- 作者: 紀長興

彷彿一出生,就註定面對這一場盛大華麗的戰爭
十八歲之前的
人生意義便是為此而定義
故事簡介
矗立在台中一中大門前的水利大樓(重考補習班),儼然是教育界的白色巨塔,在風雲詭譎的時代洪流裡,這一座仰之彌高的大樓到底承載了多少人對於功成名就的慾望和野心。
主角范柏軒在心中許下了一個耀武揚威的誓言,面對最後一次的末代聯考,他和同伴們真能夠以追求渴望的勇氣突圍而出嗎?觀後感
無論是聯考還是我所經歷過的學測、指考,即便經歷了多次教改,換湯不換藥的升學主義仍充斥在台灣的社會氛圍,儼然一道無形卻不可侵犯的枷鎖,讓人無處可逃。
前幾天在圖書館書架上偶然看到這本書,就被書的標題給吸引,或許那是許多人都曾幻想過的桃花源,沒有考試與競爭,擁有更多時間去探尋自己。
我個人很喜歡作者將故事切成三個大篇章(段落)的安排,巧妙的運用經典作品內容作為襯頁,在進入主內容前讓我們能更深入作者想傳遞的故事。
上篇-師瓊瑜《記事本末》
我私下戲稱,我們飽受聯考摧殘荼毒的一代,真是「失衡」的一代,外表看起來若無其事,內心卻是千瘡百孔,宛如傷兵。但諷刺的是,若要我重新選擇一次,我想,我仍會安於公式化、機械化、甚至一成不變的生活。畢竟有些事情的代價,我們付不起,也抗爭不了。
中篇-侯文詠《危險心靈》
更精確的說,這些對你來說也許不痛不癢的事情,就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切。而我們的生活,是過完那些重要的一切之後,剩下來的。
下篇-朱少麟《傷心咖啡店之歌》
我還是同一個人,而且我領悟到了,我先前的苦惱和疑問,都是可貴的過程。這些過程造成了我,所有的經歷都有意義,包括以前的我所認為沒有意義的那些生活,都含有太多的課題讓我去經歷,去克服。我將不再躲避。
回頭看故事,或許「聯考」制度是必要之惡? 如果沒有聯考,我們真的就會過得比較快樂嗎? 人真的是一種矛盾生物,在安逸中渴望刺激,卻在變動中乞求平穩。每一種「分類」的制度都會有潛在的問題,但是不去分類,會不會反而衍生出更多問題?
聯考的本質是一種形式上的遊戲,取決於你怎麼看待它,生活的點滴、努力的過程、痛苦與淚水交織的青春可能才是它背後的價值,而唯有經歷過,你才會發覺,這些經歷都有它的存在的意義,只是此時此刻的你很難發覺或是無法看得透徹,也是這樣的過程,形塑出現在的你。
對你來說,聯考是什麼? 是青春的一場必經試煉? 還是擾亂青春的一種懲罰?
對我來說,是一場酸甜交織,交錯著自我肯定與懷疑的時光,好像得到了什麼,又丟失了什麼,但如果能回到過去,我可能會把那個主動報名補習班但又不認真的自己給臭罵一頓xD,然後告訴自己:「考試不是人生的全部,去體驗、去生活、去作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