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社企面面觀

17公開內容

社會企業的概念在台灣發展已有十年之久,卻難有一個定論。無論從社會或企業面向的角度出發,以社會創新的方式,創造人與環境與社會間的永續,或許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這裡分享我在成為社企人路上的所學所感,期待與你們分享社企的不同面向。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黃鼎詒
家樂福透過「從i開始」的永續商品計畫,結合食農教育,推動更永續的消費模式。此計畫已納入3000多種商品,並影響供應商朝永續方向發展,呼籲消費者支持並參與。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黃鼎詒
下半場我們繼續看看不同案例的永續飲食生活實踐。在餐廳、通路及校園中有有什麼相同與不同。
Thumbnail
政大裡面有間餐廳有食物轉型理念,我也聽過老闆演講,但聽到有人私底下說:我覺得他只是想把食物賣貴 雖然我不懂餐飲,無法區別他的演講內容是否為真,但我覺得一個人辛辛苦苦宣傳正面的理念,卻常常被外人一句無心甚至惡意的話抹滅
avatar-avatar
黃鼎詒
探討餐飲業、學校、社區及通路如何透過飲食改變,推進永續發展。藉由案例分析,如樂檸漢堡及三民高中食農教育,揭示綠色飲食的重要性。強調消費者在日常飲食中能夠扮演的角色,如何從微小的選擇開始,負責任地為環境與社會作出貢獻,讓永續概念真正融入生活中。
Thumbnail
老虎奶油 -avatar-img
2024/11/16
4
樂檸真的好吃🤤🍔
4
黃鼎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6
1
老虎奶油 之前路過還沒去吃過,下次要找時間去吃了xd
1
avatar-avatar
黃鼎詒
本文探討了三峽地區的文化與歷史,尤其是甘樂文創在地社會企業的運作及其對社區的貢獻。通過參與各種體驗活動,分享了對三峽的新認識,包括環保意識及社區參與的方式,並反思了地方感的建立。文章中也提到如何透過舊衣改造活動延續社會責任,邀請讀者一同關注與支持在地產業。
Thumbnail
Sylvia-avatar-img
2024/09/22
這樣真摯的介紹反而令人更能對地方文化產生連結與情感呢!
avatar-avatar
黃鼎詒
本文提供了對於School 28社會創新人才學校面試過程的詳細指南,包括團體面談及個人面談的安排與建議,幫助讀者更好地準備面試,理解面試標準。文章強調團隊合作、問題解決能力及對社會創新領域的熱情,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歷與反思,期望能對未來參加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Thomas Tang-avatar-img
2024/08/31
2
辛苦了~ 還有機會的!
2
avatar-avatar
黃鼎詒
School 28 社會創新人才學校(28S)是一個為期 6 個月的在職培訓計畫,旨在培育社會創新領域的人才,並且擴大社會正向影響力。本文提供申請前的準備要點、書面審查的建議以及個人履歷的填寫技巧,幫助申請者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特別提及經驗分享、準備策略及心態調整,助你勇敢踏出改變的第一步。
Thumbnail
老虎奶油 -avatar-img
2024/08/27
2
感謝分享資訊!很詳細🙏🏻💕
2
黃鼎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30
1
老虎奶油 謝謝^^
1
avatar-avatar
黃鼎詒
國際合作節,來聊聊合作社議題,介紹《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一書,分享大不列顛合作的多元實踐形式,反思國內是否可嫁接其經驗,解放傳統的僱傭關係,推動合作經濟。探索臺灣合作社的多元想像,加強合作教育,讓真正具有相同信念的人自然留下,引起社會對合作社的認知並擴大就業選項。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黃鼎詒
去年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最低工資法》,長達七年之久的拖延終於迎來解決。這部法案對於勞方和資方都有重大影響,同時也反映了臺灣社會勞動環境的改革。然而,法案仍有改善空間,對於罰則、調整指標和工資項目等都存在爭議。對此,臺灣勞工陣線協會將舉辦一系列講座分享,詳細探討最低工資法的實施狀況和未來發展方向。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黃鼎詒
講述一位過去在日本從事地方創生工作的人的真實紀錄,以及他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產階級脆弱性、社群連結等議題的思考。同時,也提出了對現行社會狀況的反思,經由共同行動來構建一個共同願景的新型共同體。
Thumbnail
Thomas Tang-avatar-img
2024/03/29
2
謝謝Stan邀請我來參加這場講座。我大概找到了能夠用一生去做的事情了!
2
avatar-avatar
黃鼎詒
探討臺灣另類食物網絡如何建立反對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並強調觀點需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實作方式。公民食物網絡(Civic food network)也被提出,探討了各地方對工業化生產的反思,以及對社會正義和環境永續等議題的關注。此篇文章對於人類世的影響、在地生活實踐以及地球的未來也提出了思考。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黃鼎詒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
Thumbnail
5/5《二地居:地方創生未來式》
王韻雅-avatar-img
2024/02/03
1
我之前也有參加地方創生的營隊耶~
1
黃鼎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04
王韻雅 太棒了~ 我也想參加!
avatar-avatar
黃鼎詒
時序拉回去年12月,在 社會性農場初探過後,很幸運的有了再訪的機會,這次由思凡社會性農場在肯納莊園籌辦的森林餐桌-星光下的饗宴,以貼近生活的食物作媒,分享肯納家庭的故事,透過「食」與「療」的雙向建立,讓我們得以窺探肯納家庭部分的生活樣貌。
Thumbnail
Thomas Tang-avatar-img
2024/01/04
1
原來肯納孩童是指自閉症的孩子們,長知識了
1
avatar-avatar
黃鼎詒
今年10月初,因為「社會參與」的課程,跟著研究所的小夥伴們一同來到位在桃園大溪的「思凡農園」,認識了創辦人崇軒,聽他娓娓道來農場的長遠規劃及期許。抵達農園的交通興許不甚方便,卻也不是什麼難抵達的地方,倒是像久久未歸的鄉下老家,私藏的一片靜謐,與簡單規整的植栽相佐,足以待上一整個下午。
Thumbnail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3/12/25
1
真的是美如世外淨土。社會性農場雖然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但祝福它能柳暗花明,在台灣伸根茁壯。謝謝黃鼎詒分享。耶誕快樂!
1
黃鼎詒-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26
1
陽台觀察者 如果能永續經營,那真的會是臺灣新典範
1
avatar-avatar
黃鼎詒
面對超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長者總總的需求與問題一直都是我們不得不正視的議題。我們來看看銀色大門專案行銷經理明慧為何毅然決然跳入陌生的社創領域,運用社企精神與科技創新,做出不一樣的老人送餐服務。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黃鼎詒
社會參與一直是輔大社會企業學程的授課重點,上週參與了碩二學長姊的社參成果發表會,一來當作提前的見習,二來也想感受一下一年時光各自的精彩。短短半天從學長姐的分享內容當中,整理出我對社會參與的收穫與啟發。
Thumbnail
Thomas Tang-avatar-img
2023/01/11
幸好你當初選擇讀研究所,才能有更多這樣子的社會參與經驗!
avatar-avatar
黃鼎詒
最近因為某些原因會需要與參與某個單位合作,起初的起心動念很單純,我出人力,對方提供資源,各取所需的配合,讓自己在短時間內有一些新領域的接觸,也希望藉由實戰累積經驗,去驗證一些書本上的知識,然想像很美好,事實卻很殘酷。
Thumbnail
在台灣NPO的營運跟捐款人的捐款流向基本上還是大者恆大,最受關心的還是兒少議題(容易激發捐款人同理心、沒有什麼政治利益衝突,也沒有什麼意見對立的領域)。 大型NPO基本上都蠻企業化發展,但小型的NPO有礙於議題特定(性別、街友、移工),人員員額且專業分工不足(多是一人多工),基層人員流動率高,通常都是幾個核心幹部帶頭策劃與帶頭衝,但長期來說要培養中階幹部相對不易(也跟NPO職涯發展路徑有限有關),這一點跟公關公司的成員組成面臨的挑戰也有點類似(總監之下難有穩定的中堅幹部,基層AE又一直流動)~ 以下《公益觀察 2021 暨臺灣捐款人行為調查報告》供參考:https://www.apa-tw.org/observation2021
avatar-avatar
黃鼎詒
今年9月,除了社畜這個身分外,又為自己安插了另一個身分,也就是菸酒生。位於新莊的天主教學校輔仁大學,一直是我兒時的後花園,已記不清過去有多少假日,我們全家都會到校園內走走、看書、吃學餐。而現如今,我卻以學生的身分,再次回到這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開啟了上班工作,下班念書的生活。
Thumbnail
Thomas Tang-avatar-img
2022/09/25
你很有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