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習者而言,實際看到,更能真實體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好喜歡新加坡S.E.A生態館的這座大帆船!

這是馬斯克特之珠號,是依據9世紀阿曼帆船殘骸重建,用的是傳統工法重建,然後真實在海中航海了6500公里來到新加坡,完成了9世紀無法完成的任務!

真實看到這座帆船才能確實感受到甚麼叫做工業革命前,

孩子們跟我說,這是靠風前進?!那沒風怎麼辦?!那風向不對怎麼辦?!我終於可以跟他們說,所以為什麼在馬六甲的導覽老師說現在航行幾天會到,以前要2.3個月了!

小孩一臉不可思議,然後大女兒很可愛的說,這種船不方便,還是現代的船好!

其實我想到我的學生,我能體會他們為什麼在大航海時代的歷史聽得很專注,但是總是隔層紗!連我也是親眼看到這座帆船才能更體會什麼是大航海時代!

#可惜不能整座搬到學校,不過可以放影片🙂

#可以來找找台灣的相關資源

#歷史總讓我們更明白我們的習以為常不是別人的習以為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thy Han的沙龍
0會員
9內容數
Cathy H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8
本文探討蒙特梭利教育中的「正常化」概念,強調孩子天生具備適應社會的能力,透過理解孩子的人類傾向,創造適合的環境並給予引導,幫助孩子發揮潛能,而非單純壓制或控制。作者分享自身經驗,並比較傳統教育與蒙特梭利教育的差異,指出蒙特梭利教育重視孩子的主體性,大人扮演激盪智慧、引導孩子發揮潛能的角色。
2025/03/08
本文探討蒙特梭利教育中的「正常化」概念,強調孩子天生具備適應社會的能力,透過理解孩子的人類傾向,創造適合的環境並給予引導,幫助孩子發揮潛能,而非單純壓制或控制。作者分享自身經驗,並比較傳統教育與蒙特梭利教育的差異,指出蒙特梭利教育重視孩子的主體性,大人扮演激盪智慧、引導孩子發揮潛能的角色。
2025/01/07
《爸爸》裡有句台詞:「假如生活改變,然後我們自己不改變,生活只會越來越難。」 (以上採自公視文章) 改變有可能是心態, 有可能是實際的決定, 現代人因為年歲變長,社會更複雜, 四十不惑應該已經遞延了, 四十正惑恐怕才是正道, 正惑是因為,到底怎麼改變,往哪裡去?
Thumbnail
2025/01/07
《爸爸》裡有句台詞:「假如生活改變,然後我們自己不改變,生活只會越來越難。」 (以上採自公視文章) 改變有可能是心態, 有可能是實際的決定, 現代人因為年歲變長,社會更複雜, 四十不惑應該已經遞延了, 四十正惑恐怕才是正道, 正惑是因為,到底怎麼改變,往哪裡去?
Thumbnail
2025/01/06
凌遲母親的抱怨聲
Thumbnail
2025/01/06
凌遲母親的抱怨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前陣子遊覽南美二館 體驗了熱蘭遮城擴增實境 觀賞了河神聯境、洪水神話等影音及裝置藝術 忽然對古蹟很感興趣 前幾天就想重遊迪化街 而一步步走完 似乎也比從前有更深的感觸 隔天又登上基隆嶼 對基隆多一分認識 也就對其人文歷史多一分興趣 恰好友人買新車 就放棄看拳擊金牌戰
Thumbnail
前陣子遊覽南美二館 體驗了熱蘭遮城擴增實境 觀賞了河神聯境、洪水神話等影音及裝置藝術 忽然對古蹟很感興趣 前幾天就想重遊迪化街 而一步步走完 似乎也比從前有更深的感觸 隔天又登上基隆嶼 對基隆多一分認識 也就對其人文歷史多一分興趣 恰好友人買新車 就放棄看拳擊金牌戰
Thumbnail
一、海洋歷史與水下考古_李其霖(淡江歷史系系主任) 1.海洋史研究方法,從真實的船舶遺骸,思考背後由誰打造的?何時打造的?航行路線為何?航行目的為何?船具有哪些功能?船的構造為何?及背後特定國家、特定時代的行政制度、軍事制度?等 2.台灣周邊16世紀成為海上熱區,因沿著海岸線走。 3.廈門
Thumbnail
一、海洋歷史與水下考古_李其霖(淡江歷史系系主任) 1.海洋史研究方法,從真實的船舶遺骸,思考背後由誰打造的?何時打造的?航行路線為何?航行目的為何?船具有哪些功能?船的構造為何?及背後特定國家、特定時代的行政制度、軍事制度?等 2.台灣周邊16世紀成為海上熱區,因沿著海岸線走。 3.廈門
Thumbnail
因受到凱米颱風的影響而擱淺在喜樹黃金海岸的「蘇菲亞號」,蘇菲亞號的擱淺成了一個拍照景點,現場人山人海,大家都來朝聖,好奇心的驅使下我也來跟風了,難得可以近距離看到這麼大的船隻,夕陽做背景真的襯托出航海的美,看著夕陽從海平面慢慢落下直到消失,讓陸地上不知曉的人們見識到這浩瀚的美,碩大的船+無際的海+豔
Thumbnail
因受到凱米颱風的影響而擱淺在喜樹黃金海岸的「蘇菲亞號」,蘇菲亞號的擱淺成了一個拍照景點,現場人山人海,大家都來朝聖,好奇心的驅使下我也來跟風了,難得可以近距離看到這麼大的船隻,夕陽做背景真的襯托出航海的美,看著夕陽從海平面慢慢落下直到消失,讓陸地上不知曉的人們見識到這浩瀚的美,碩大的船+無際的海+豔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我從以前就很想搭台馬輪站在甲板上看船舶慢慢離開基隆港的英姿! 想不到這個夢想在歌詩達郵輪莎倫娜號上實現了! 我們的船是船頭朝基隆市區的方向停泊! 所以離港時郵輪要180度調頭! 如此一來船頭才能朝向出港的位置! 我們的船駛離基隆港時下起了大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我從以前就很想搭台馬輪站在甲板上看船舶慢慢離開基隆港的英姿! 想不到這個夢想在歌詩達郵輪莎倫娜號上實現了! 我們的船是船頭朝基隆市區的方向停泊! 所以離港時郵輪要180度調頭! 如此一來船頭才能朝向出港的位置! 我們的船駛離基隆港時下起了大
Thumbnail
高雄港的歷史及各種船艦的介紹,從海面船上的角度看見高雄港灣周邊建築,是一種特別的體驗。欣賞港灣沿岸風光,聽取導遊的介紹。 離開船時還能看到港灣中艘多艘遊艇仍在行駛作業中。 這是在港口獨特的體驗,值得一試。
Thumbnail
高雄港的歷史及各種船艦的介紹,從海面船上的角度看見高雄港灣周邊建築,是一種特別的體驗。欣賞港灣沿岸風光,聽取導遊的介紹。 離開船時還能看到港灣中艘多艘遊艇仍在行駛作業中。 這是在港口獨特的體驗,值得一試。
Thumbnail
海港城鎮的發展,也是國力、經濟發展的象徵。 在有著西子灣與旗津渡輪的城鎮,也時常在高雄港灣走踏嬉遊,這是我的童年時光中,最鮮明且難以抹滅的景致建築一景;也難怪走訪異國的時候,最喜歡觀察當地的海港城鎮。 是否,你也覺得,看著大船入港,在孩子的眼裡,是件相當新奇且歡欣的事呢? 話說橫濱 那時第一
Thumbnail
海港城鎮的發展,也是國力、經濟發展的象徵。 在有著西子灣與旗津渡輪的城鎮,也時常在高雄港灣走踏嬉遊,這是我的童年時光中,最鮮明且難以抹滅的景致建築一景;也難怪走訪異國的時候,最喜歡觀察當地的海港城鎮。 是否,你也覺得,看著大船入港,在孩子的眼裡,是件相當新奇且歡欣的事呢? 話說橫濱 那時第一
Thumbnail
上篇手記歸納了船難十年後的疑問與未完成課題,以及政府態度轉變。下篇將討論訪問者對極端保守派的看法,並探討其面臨的運營困難。同時也提及香港對事件的觀感,多被陰謀論影響。
Thumbnail
上篇手記歸納了船難十年後的疑問與未完成課題,以及政府態度轉變。下篇將討論訪問者對極端保守派的看法,並探討其面臨的運營困難。同時也提及香港對事件的觀感,多被陰謀論影響。
Thumbnail
強勁海風不停銷蝕容顏,不過上島幾個小時,她覺得自己被吹乾了好幾歲。眼前似曾相似,卻又有物換星移之感,多年經緯度不變,卻恍如隔世,認也認不出。她極力在枯石蒼海間搜索回憶,幸好地貌雖有些相異,曲折海岸倒與從前一樣。 不認得的建築一棟棟興起,那時候還未如斯繁華,說繁榮是和往日記憶相比,否則這片風土怎
Thumbnail
強勁海風不停銷蝕容顏,不過上島幾個小時,她覺得自己被吹乾了好幾歲。眼前似曾相似,卻又有物換星移之感,多年經緯度不變,卻恍如隔世,認也認不出。她極力在枯石蒼海間搜索回憶,幸好地貌雖有些相異,曲折海岸倒與從前一樣。 不認得的建築一棟棟興起,那時候還未如斯繁華,說繁榮是和往日記憶相比,否則這片風土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