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對於機器人的第一印象,是來自於卡通哆啦A夢,是一隻來自22世紀的保母型機器人,但哆啦A夢較人性,有自己的情緒與愛好,與毫無情感、只聽命於指令的AI機器人截然不同。在《老艾爺爺與機器人》一書中,以天使阿光和負責照顧老艾爺爺的AI機器人小艾互動為主軸,述說8個不同的人生故事,以下開箱分享。

《老艾爺爺與機器人》一書講述了8個關於長者的生活故事,敘述口吻溫柔,有些故事又帶著奇幻與想像,因此在每個故事結尾,會安排AI機器人小艾與天使阿光的對話,期待讀者們也能從對話中讀懂故事主角的心情與溫馨。透過陪伴與分享,老艾爺爺開始寫下了一篇又一篇的童話故事。

《老艾爺爺與機器人》裡兒子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不記得老婆婆和記得老爺爺」,從篇章名稱就能知道這是一篇在談「失智」狀況的故事,老婆婆的記憶會躲進霧裡,老爺爺總是翻出相簿,泡好茉莉花茶,在茶几旁耐心地一遍又一遍重複地述說,甚至重新演一遍讓老婆婆想起來。
看了這篇故事後,兒子好奇地問:「人老了一定會失智嗎?」我說不一定,失智是一種疾病而非正常的老化,不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有了正確的認識後,兒子也安心許多。其餘「老房子」、「一公克的記憶」等7篇故事,各自述說了獨居、失能照護狀況,呈現出長者老年生活的種種樣貌。

繪者畫出了天使阿光、AI機器人小艾與老艾爺爺的模樣,兒子覺得天使阿光畫得很可愛,和他心目中的小天使一樣,我也覺得很符合讀者們的期待與想像。

《老艾爺爺與機器人》尾聲以老艾爺爺的新書發表會作結,老艾爺爺感謝AI機器人小艾的陪伴,讓他可以對人生重新燃起希望,讓他可以去育幼院跟孩子們說故事,也讓他寫出了許多的故事。也讓人相信,只要有心,就能透過書寫、透過文字,傳達他的想法與意念!

《老艾爺爺與機器人》適讀年齡為8~12歲,以老艾爺爺和AI機器人小艾為主角,述說8個長者的生命故事,屬AI機器人繪本,適合小學生親子共讀,為【樂讀456系列】初階書籍,屬兩萬到四萬字中篇故事,可按章節分段閱讀,培養孩子的閱讀續航力。即將升上四年級的兒子,讀起來毫不費力,兒子雖然沒有見過天使,但也好奇AI機器人的問世。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長照的議題也十分獲得大家的重視,透過閱讀《老艾爺爺與機器人》一書,讓孩子能認識長者們的生活樣貌,並更加珍惜與長輩們相處的時光!暑假期間,兒子除了每晚會與爺爺下象棋,也會和爺爺一起去外地抓寶可夢,回外公外婆家時,也會和外公一起組裝多美列車軌道,常常會去關心外婆準備什麼菜色和水果,期盼這些與長輩們相處的美好經驗與回憶,都能成為孩子成長中的愛與陪伴!
書籍資訊:
作者:林世仁
繪者:詹廸薾Deer
出版社:親子天下
購入網址:老艾爺爺與機器人:人生冬夜裡的8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