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非常喜歡看小說,隨著他看越多故事和電影,愈來愈能理解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成長背景和相處模式,期盼透過閱讀,能讓他理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的難處,學習尊重他人的想法,以下開箱分享張友漁作品—《記恨家族》小說。

《記恨家族》以14歲青少年,楊吉星的角度撰寫,開頭以我們家醃製仇恨切入,隨著故事開展,讓讀者認識楊家族的仇恨與孤寂。


《記恨家族》取材生活化,不同於兒子之前讀過的奇幻小說,書中角色遇到的困境與疑惑,是可能真實地出現在於現實生活中,讀來十分親切,也能體會手足間的情感,雖然楊吉星的哥哥和姊姊們鮮少回家,但對這個小弟,皆是親切且照顧的。
楊吉星的角色背景設定於高雄,楊吉星與同學會去駁二藝術特區逛逛,出門也會搭捷運和計程車,楊吉星的家,也就是「洋洋得意自行車行」位於九如四路上,有修車區和自動打氣設備,人物形象立體且鮮明。
楊吉星在一個得知楊吉星伯父病重的夜晚,疑惑爸爸不願放下心結去探望伯父,不解兄弟間有何深仇大恨需要這樣不相往來,楊吉星想著爸爸孤獨的背影,於是下定決心,對自己提出一項不恨任何人的挑戰,即刻生效。

《記恨家族》後記收錄了楊吉星「我的挑戰–我不恨任何人」,以楊吉星角度書寫自己選擇這個挑戰的理由。這篇文章在故事設定中,獲得了「臺灣青少年文學新秀創作大獎」國中組散文類首獎。

楊吉星做了不恨任何人的挑戰決定後,他心情非常愉快,覺得自己是個全新的人。結果第一天就遇到惡意勒索的學長,楊吉星不願把自己買雞排和奶茶的錢交給學長,結果被學長找麻煩,楊吉星不甘於一天還沒結束,挑戰就失敗,於是想起專家演講的內容,他說我們的大腦很神奇,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大量的、不同類型的情緒,無法同時快樂又憤怒,一次只能處理一種情緒,鼓勵大家露出微笑,感受微笑的力量。楊吉星試著揚起嘴角,微笑著,趕走憤怒的情緒。之後楊吉星後續和學長之間還有許多互動與交集,小說也會交代學長的真實身份。
另一方面,同校的女同學柳青青,某天牽著單車進入「洋洋得意自行車行」打氣,主動找楊吉星,提議兩人每個月找一本書給對方讀,對方一定要讀,讀完就分享閱讀心得,這樣就能有機會讀到自己不感興趣,或是從來不會主動閱讀的書,這樣的提議讓楊吉星覺得有趣,因此就答應了!也認真地去圖書館找書與柳青青交換。
除了校園生活,某天楊吉星在家偶然接到自稱為堂姪女的電話,就讀國小四年級的楊也行想做一份學校作業,完成家族關係圖,楊吉星也希望能藉此多了解親戚的事,於是兩人互加了LINE,相約在麥當勞見面。故事就在這幾條支線中展開,讓楊吉星原本平淡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小説之所以引入入勝,在於讀者可以透過主角的視角,體驗另一種人生,進而感受世間豐富的情感,常言道:「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人們的情感是複雜多變的,或許我們無法認同小說裡人物們的思維與作法,但透過閱讀,能學著以不同人物的視野看待世界,是很棒的收穫與經驗!
《記恨家族》推薦閱讀年齡為10~13歲,屬青少年小說,全書無注音,兒子因平日有閱讀小說的習慣,因此不會覺得內容太多,我也跟著兒子利用閒暇時間將《記恨家族》看完,非常推薦可以作為親子共讀的小說,鼓勵孩子學著楊吉星,以不同角度思考,試著以微笑角度看世界。
書籍資訊:
作者:張友漁
繪者:阿飄
出版社:親子天下
購入網址:【張友漁最新作品】記恨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