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拉克·德瓦舍尔《巴基斯坦的俾路支难题》(第11章 瓜达尔)
翻译:James X

“瓜达尔”(Gwadar)一词由两个俾路支语词汇组成:Gwat(空气)和Darr(大门或入口)。合在一起,瓜达尔的意思是“风的入口”。
瓜达尔位于一个天然的锤头形状的半岛上,该半岛在巴基斯坦西南部的阿拉伯海沿岸形成了两个半圆形海湾。西边的海湾被称为帕迪齐尔(Paddi Zirr),通常较浅,平均深度为12英尺,最大深度为30英尺。东边的海湾是深水的德米齐尔(Demi Zirr)港,瓜达尔港就建造在那里。
从历史上看,瓜达尔是印度河谷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之间贸易的枢纽点。15世纪,由瓦斯科·达·伽马领导的葡萄牙人试图将其烧毁。1783年,当时的卡拉特汗将瓜达尔赠送给一位马斯喀特(Muscat)苏丹。[1]阿曼帝国统治该市多年,在其统治期间,瓜达尔是一个活跃的港口。即使在今天,也可以在城市周围看到阿曼人建造的遗迹。1958年,瓜达尔成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当时政府正式从阿曼以300万美元购买。[2]
从十九世纪的电报站、一棵孤独的矮树[3],到二十世纪经济落后的渔村,瓜达尔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路。如今,它有可能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大都市之一。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认为,“如果我们能想到过去的伟大地名——迦太基、底比斯、特洛伊、撒马尔罕、吴哥窟——以及现在的伟大地名——迪拜、新加坡、德黑兰、北京、华盛顿——那么,瓜达尔应该有资格成为未来的伟大地名。”然而,他警告称,巴基斯坦命运的关键在于瓜达尔的未来,“瓜达尔的发展要么将开启中亚的财富之门,要么将使巴基斯坦陷入一场野蛮的内战,甚至可能陷入致命的内战。”他补充说,历史既是一系列重大计划,也是一系列意外事故和失败的计划。瓜达尔是否会成为新丝绸之路的枢纽,取决于巴基斯坦自己能否避免成为一个失败国家。[4]
然而,目前瓜达尔的状况离“伟大地名”相距甚远。据阿卜杜勒·瓦利(Abdul Wali)2016 年在《国家》杂志上撰文称,“目前,瓜达尔没有水,没有像样的学校、医院、女子学院,甚至没有一所大学,更别提互联网设施了;那么,它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特大城市吗?”瓜达尔的女孩在男子学院的晚班学习;没有大学;严重缺水,海水淡化厂无法运转。[5]2016 年9月,法鲁克·萨利姆(Farrukh Saleem)援引巴基斯坦统计局的数据写道,瓜达尔共有33,680个住房单元,其中只有20%是坚固的住房;只有35%有电;只有45%有自来水,只有0.86%有燃气可用于做饭。由瓜达尔开发局经营的一家医院在过去8年里一直处于闲置状态。[6]
瓜达尔和阿曼
18世纪中叶,卡拉特可汗米尔·纳西尔·汗(Mir Nasir Khan)在击败吉吉人(Gichkis)后占领了瓜达尔及其周边地区,并将其纳入卡拉特汗国。然而,当地吉吉人的首领被允许保留对该地区的行政控制权,以换取征收一半的税收。与此同时,由于与兄长的内部权力斗争,马斯喀特赛义德王朝的苏丹·本·艾哈迈德(Sultan bin Ahmad)于1783年从马斯喀特逃到瓜达尔。到达瓜达尔后,他请求纳西尔·汗的帮助。结果1784年纳西尔·汗将瓜达尔交给他管理,条件是该地区在苏丹·本·艾哈迈德获得马斯喀特王位后将归还给卡拉特。苏丹·本·艾哈迈德于1797年登上马斯喀特苏丹国王位,却没有将瓜达尔归还给卡拉特汗国。他任命了一位瓦利(总督),并下令在那里建造一座堡垒。苏丹·本·艾哈迈德和卡拉特汗国的继承者之间对瓜达尔的争夺使英国得以介入。在从苏丹那里获得使用该地区的特许权后,英国帮助马斯喀特保留瓜达尔。1863年,作为印欧电报网的一部分,英国人在卡拉奇和瓜达尔之间架设了第一条电报线路。1894年,瓜达尔开设了一家邮局,瓜达尔成为英国轮船的停靠港,也是船身式水上飞机的重要基地。
尽管卡拉特汗国不断重申对瓜达尔的主权,但由于该地区实际处于英国控制之下,因此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在英国的战略规划中,如果印度局势变得不友好,在陆地上拥有一个立足点至关重要。调查还表明该地区有石油,英国意识到瓜达尔将来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港口。1939年,一家英美背景的公司——印度石油特许有限公司获得了该地区的石油勘探合同,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勘探工作被暂停。英国外交部也不确定独立后的印度是否会加入英联邦,因此认为将该地区保留在马斯喀特手中符合他们的利益,毕竟英国有与马斯喀特签署的关于瓜达尔的排他性协议。
这些协议不仅允许英国将瓜达尔用于军事和其他目的,而且还限制苏丹将统治下的地区出售或出租给英国以外的任何国家。因此,即使在成立之后,巴基斯坦也必须向英国政府提出购买瓜达尔的要求,而不是与马斯喀特之间作为两个主权政府之间的谈判。
1954年,巴基斯坦聘请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对其海岸线进行勘测。USGS委派勘测员沃斯·康德里克(Worth Condrick)进行勘测,他认定瓜达尔的锤头形半岛是建设新深水港天然合适的地点。这促使巴基斯坦开始要求收回瓜达尔。英国继续阻止这笔交易,直到1958年8月,英国才通过一项秘密协议允许将瓜达尔移交给巴基斯坦。该协议为从苏丹手中购买瓜达尔和几处特许权铺平了道路。
根据协议,如果瓜达尔发现大量石油,巴基斯坦政府必须向苏丹支付一定比例的总收入。其他规定包括保留瓜达尔居民的马斯喀特公民身份,而不损害他们作为巴基斯坦公民享有的任何权利;为苏丹武装部队在该地区征兵提供便利;在巴基斯坦的技术学校为军事人员提供培训设施等。[7]在阿曼统治174年后,瓜达尔于1958年9月7日正式成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
总理马利克·费罗兹·汗·努恩(Malik Feroze Khan Noon)在巴基斯坦广播电台向全国发表讲话时说:“我欢迎瓜达尔居民加入巴基斯坦共和国,我要向他们保证,他们将享有与所有其他巴基斯坦国民平等的权利和特权,无论其宗教、种姓或信仰如何。他们将完全享有他们现在所属的共和国的荣耀和繁荣。”(毫无疑问,瓜达尔居民和其他俾路支人如今听到这些话会皱起眉头。)他还感谢英国政府“……在成功结束我们与马斯喀特和阿曼苏丹殿下关于其瓜达尔权利转移的谈判方面提供的协助和帮助。过去六个月里,谈判一直进行得非常顺利,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从联合王国女王陛下政府那里得到了宝贵的建议。”[8]
当时瓜达尔是一个人口只有几千人而且经济落后的渔村,并入巴基斯坦后,瓜达尔成为前西巴基斯坦省的莫克兰(Markran)县的一个乡(tehsil)。后来,随着莫克兰升格为专区,瓜达尔成为该区的一个县。
瓜达尔发展史
自1958年从阿曼手中获得该港口以来,巴基斯坦一直在为它的使用制定宏伟的计划。在 20世纪60年代阿尤布·汗(Ayub Khan)担任总统期间,那时设想是将瓜达尔发展为卡拉奇的替代品。瓜达尔以及东部的帕斯尼(Pasni)港,被视为将使巴基斯坦成为印度洋的强权的基础。然而,鉴于该国当时的经济状况,此类计划仍停留在纸面上。
20世纪70年代,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试图让美国对瓜达尔港的开发产生兴趣,并主动向美国海军示好,但以失败告终。1974年,布托再次向美国示好,但美国仍无动于衷。1980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前主席、海军上将托马斯·穆尔(Thomas Moorer)提议在瓜达尔设立海军基地[9],但该提议并未引起多大反响。
20世纪80年代,苏联对瓜达尔表现出兴趣,将其视为他们一直在寻找的温暖水域出海口,这将使他们能够出口中亚的矿产财富。然而,由于无法控制阿富汗,这些计划失败了。1988年,比利时试图开发瓜达尔港,但该港口无法吸引大量交通。[10]
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瓜达尔被匆忙定位为新独立的几个中亚共和国的过境点。纳瓦兹·谢里夫(Nawaz Sharif)在他的第一个任期以及贝娜齐尔·布托(Benazir Bhutto)的第二个任期中都试图让瓜达尔有很高的知名度,并将其作为通往中亚共和国的大门。然而,这一次,也没有发生太多事情。在他的第二个任期中,纳瓦兹·谢尔夫与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CHEC)签署了一项协议,以建设瓜达尔深水港的第一阶段。然而,在1999年10月佩尔韦兹·穆沙拉夫(Pervez Musharraf)将军发动政变罢免他之后,该计划被搁置。该项目终于在2001年5月中国总理朱镕基访问巴基斯坦期间走上正轨,朱镕基批准中国为开发瓜达尔深水港提供资金。根据协议,中国将提供2.5亿美元、巴基斯坦将提供5000万美元用于建设。2002年3月,施工工作开始。2006年6月,第一阶段完工。2007年2月,港口管理权被移交给新加坡港务局(PSA),为期40年。[11]PSA承诺在5年内投资5.5亿美元,进一步开发港口。前参议员、现任俾路支省议会成员萨纳乌拉·俾路支(Sanaullah Baloch)表示,巴基斯坦政府故意误导媒体和公众,造成新加坡港务局接管瓜达尔港的印象。然而,根据他的说法,在2007年签署的特许权协议中,没有出现“新加坡港务局”的任何名称。相反,这是一家成立仅 3 周的公司新加坡港务局瓜达尔港私人有限公司(PSA Gwadar Pte Ltd)。该公司在投标时甚至不存在;投标是由其“赞助商”完成的。[12]
这个港口一开始并没有一帆风顺。2008年3月,第一艘抵达的船只——“邮政荣耀”号——无法停靠。由于淤塞,2007年3月港口正式启用时的14米水深已降至12.5米。另一艘船不得不被租来卸下部分小麦,以减轻“邮政荣耀”号的载重量。时任航运部长卡马尔·鲁扎曼·凯拉(Qamarruzzaman Kaira)不得不承认,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通信网络和水电,港口需要三年时间才能投入运营。[12]尽管如此,该港口在2008年12月仍被宣布为“具备完整运营能力”。
瓜达尔港的运营受到了很多批评,最终,在2013年1月30日大选前夕,巴基斯坦人民党政府将瓜达尔港的运营权移交给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COPHCL)。根据协议,COPHCL将通过其三家主要子公司——瓜达尔国际码头有限公司(GIT)、瓜达尔港务服务有限公司(GMS)和瓜达尔自由贸易区有限公司(GFZ)——来执行港口事务。GIT将负责处理与港口业务有关的事务,GMS将提供港口服务,而GFZ将服务于自贸区内的投资公司发展并提供相关设施。在自由贸易区正式移交后,只有中国才能执行港口的所有业务事务。[14]
战略位置
瓜达尔港的潜力在于其位于俾路支省的莫克兰海岸,距离霍尔木兹海峡约250海里,全球40%的石油供应都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瓜达尔港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出海口,为中国内陆的新疆提供了通往波斯湾的商业通道。此外,瓜达尔港还有潜力成为中亚地区货物转运枢纽,成为卡拉奇港的替代港口。
除了贸易,该港口对巴基斯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距离印度边境比卡拉奇远450公里。目前,卡拉奇处理了巴基斯坦大部分海上贸易。预计瓜达尔港将缓解卡拉奇的拥堵。它也将使印度更加难以封锁,就像它在1971年印巴战争所做的那样,并在1999年卡吉尔危机期间再次威胁过这样做。因此,瓜达尔港将为巴基斯坦沿着其海岸线提供重要的战略纵深。
通过将瓜达尔港作为地区贸易的枢纽,巴基斯坦声称这将为其最欠发达的省份俾路支省吸引大量投资。从理论上讲,这些资金将用于建设连接沿海地区与巴基斯坦其他地区、伊朗、阿富汗的公路和铁路;开发该地区广阔而未完全开发的自然资源;并通过各种发展项目实现当地俾路支人的社会经济提升。虽然这在纸面上听起来不错,但现实却大不相同。
中国的利益
除了通往阿拉伯海的门户,瓜达尔港还将为北京提供一个监听站,以监视该地区印度和美国海军的海上战略联系以及军事活动。它还将提供军民两用设施,可以被用作中国船只和潜艇的基地。中国在瓜达尔的存在将使中国能够确保其沿现有路线的能源相关运输的安全。
十年前,当穆沙拉夫向中国提出在瓜达尔建港时,参考的模板是迪拜。中国为瓜达尔设计的模板不是迪拜,而是他们自己的深圳港。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赵立坚表示,“35年前,深圳和瓜达尔一样,只是一个小渔村。如今,它已发展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市。”然而,挑战是巨大的。深圳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毗邻香港的地理位置。香港GDP比巴基斯坦全国还高。瓜达尔距离最近的大城市卡拉奇有450公里。[15]
许多国防分析人士将瓜达尔视为中国所谓“珍珠链”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有趣的是,“珍珠链”的说法是美国人发明的,而不是中国人。2004年,美国咨询公司博思艾伦为美国国防部制作了一份名为《亚洲能源前景》的报告。据《华盛顿时报》报道,该报告推测“中国正在从中东到南中国海的海上航线上建立战略关系,这表明中国正在采取防御和进攻的定位来保护中国的能源利益,同时也服务于更广泛的安全目标。”该报告将“珍珠链”上的两颗珍珠列为吉大港和瓜达尔,然后推测窃听基地、泰国的一条运河、缅甸的一条输油管道和柬埔寨的一条铁路线也将包括在内。此后,“珍珠链”的想法激发了战略家的想象力,并被视为包围印度的战略。中国的项目包括:缅甸的实兑、孟加拉国的吉大港、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马尔代夫的马累和西沙群岛附近的永兴岛。[16]
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
2017年11月20日,在伊斯兰堡举行的一次高级官员会议上,中方提议将人民币作为瓜达尔的法定货币。这确实耐人寻味。如果这是为了帮助人民币国际化,那为什么人民币只在瓜达尔是法定货币,在巴基斯坦其他地区就不是呢?[17]目前,巴基斯坦拒绝了这一提议,称任何此类举动都会损害其“经济主权”。[18]然而,这显然不会是人们最后一次听到这个话题。
俾路支的视角
早在2003年,瓜达尔港建设尚处于初期阶段时,就引起了公众的不满。人权委员会报告称,批评的主要理由是:将俾路支人民及其代表排除在项目规划和执行之外;拒绝提供俾路支人配得的就业机会;对联邦政府和军方领导动机的怀疑;对莫克兰政治地位变化的担忧;对瓜达尔一带民族失衡的担心,以及担心俾路支人在俾路支斯坦变成少数民族。其他担忧包括对土地所有权安置的不合规、忽视渔业社区的传统利益、对面临流离失所威胁的人民其权利的漠不关心、新劳动力队伍中当地人代表性不足,以及当地社区担心被来自该国其他地区的定居者淹没。[19]即使在今天,也可以听到同样的论点,只是语气更加尖锐。显然,在过去15年中,没有任何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典型的强硬方式反映了联邦政府的麻木不仁和傲慢自大,普通俾路支人由于没有就该项目进行磋商而感到疏远;这是由于他们没有在该项目中持有股份,也不太可能成为该项目的受益者。该项目完全由联邦政府运营,只有少数俾路支人受雇于其建设,这些人主要是非熟练工人,即便这个领域在这里也有大量此类工人与工程师等熟练工人一起从外部引进。[20]因此,瓜达尔问题已成为俾路支人的一个象征,表明他们受到了多么错误的对待。
然后是省和联邦政府对瓜达尔港的控制问题。尽管通过了第十八修正案,权力下放给了各省,但联邦政府一直在瓜达尔港指手画脚。省政府得到了一些权力,比如让省政府提名的候选人担任港口管理局主席,但关键决策权仍掌握在联邦政府手中。因此,俾路支人感到该项目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正如俾路支民族党-蒙加尔派(BNP-M)领袖萨尔达尔·阿赫塔尔·蒙加尔(Sardar Akhtar Mengal)所言:“除非将瓜达尔港的控制权移交给俾路支省,否则俾路支人的权利将无法得到保护,俾路支斯坦的繁荣梦想也将无法实现。”[21]
俾路支斯坦的批评声浪进一步高涨,因为与中国签订的40年瓜达尔港运营协议的细节被曝光。时任港口和航运部长米尔·哈西勒汗·比赞约(Mir Hasil Khan Bizenjo)告知参议院,根据协议,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COPHC)将负责港口的所有开发工作,并且根据特许权协议,该公司有权从码头和海运业务的总收入中收取91%的收入,以及从自由贸易区业务的总收入中收取85%的收入。其余部分归联邦政府所有,而俾路支省在2048年之前无法从该港口获得任何收入。[22]
大约在同一时间,斯里兰卡将其南部港口汉班托塔租给中国,租期为99年。这是在斯里兰卡未能偿还其积欠中国的债务后采取的强制措施。这一发展也在巴基斯坦敲响了警钟,特别是在俾路支省。人们担心的是,如果巴基斯坦未能偿还中国债务,瓜达尔港最终将与汉班托塔港有相同的命运。[23]
俾路支民族主义者认为,由于非俾路支人涌入该地区占据主要工作,俾路支人在自己的省份中将成为少数民族,该项目将对俾路支斯坦的人口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然而,数据各不相同。根据瓜达尔发展局的数据,根据该计划,现有8万名居民(大多数是渔民)将在未来20年内再增加20万人,其中包括2万名中国居民。然而,俾路支人担心,从目前的人口来看,瓜达尔将成为一座拥有千万人口的城市,这将给该省的人口结构带来重大变化。俾路支人的担忧在国家和甚至国际媒体上的广告中得到了证实,这些广告邀请对瓜达尔市进行投资,该市最初设想的人口为250万,但后来增加到500万。鉴于俾路支斯坦(包括普什图人)的总人口约为600万,俾路支人对其在民族家园的沦为少数民族地位及其身份认同受到侵蚀的担忧显然是有道理的。[24]
2017年10月,中国-巴基斯坦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CPIC) 在伦敦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在瓜达尔建设大型住宅项目“中巴山”(China–Pak Hills),这种担忧进一步加剧。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郑建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计划为该住宅项目的第一阶段提供5亿美元资金,到2023年将有近50万中国白领居住在这里。该开发项目将包括超过1000万平方英尺的建筑面积。它将是一个“专为瓜达尔中国专业人士量身定制的混合用途封闭式开发项目,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方式,包括居住、工作和娱乐,以及一系列将设定未来开发基准的设施。”然而,联邦政府称该报告是伪造的,否认瓜达尔港务局曾给予任何此类许可。尽管如此,中国-巴基斯坦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提出文件证据,显示该公司已从有关当局获得“无异议”证书。[25]
俾路支人知道信德省首府卡拉奇的历史。1947年,卡拉奇有五十万人口,但现在人口已超过1400万,其中近90%都不是信德人,这使得信德人在他们的首府城市中成为少数民族。[26]
目前,俾路支省有51名成员的省级议会是根据人口比例设立的。预计的人口流入将导致立法机构增加席位,使俾路支人在各个方面都成为少数民族。“甚至连首席部长也将是一个外来者,”俾路支民族党-蒙加尔派参议员贾汉泽布·贾马尔迪尼(Jahanzeb Jamaldini)担心道[27]。因此,俾路支人想要的是立法保障,例如禁止外来者获得当地计算机化国民身份证(CNICs)、户籍证明和选民登记资格,以保持目前的人口结构。
据阿塔乌拉·蒙加尔(Attaullah Mengal)称,“如果瓜达尔有工作机会,人们会蜂拥而至,包括巴基斯坦人和外国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获得投票权。问题是,在瓜达尔建设一个卡拉奇就足以使整个俾路支省的人口成为少数民族。瓜达尔最终将派出比俾路支省其他地区更多的成员进入议会。我们将失去我们的身份、我们的语言,失去一切。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接受这些大型项目。”[28]
认识到这一威胁,巴基斯坦参议院在2019年1月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瓜达尔当地的人口平衡和所有权,并保护他们免受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后预计将涌入瓜达尔的大规模移民的影响。[29]然而,在撰写本文时,在这方面似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此外,瓜达尔正被连接到卡拉奇,但有人担心联邦政府在通过图巴(Turbat)、潘杰古尔(Panjgur)和胡兹达尔(Khuzdar)连接瓜达尔到奎达(Quetta)方面行动迟缓。因此,该省其他地区不会从该项目中受益太多。这使人们感到不安,因为他们觉得他们正在变成一个内陆省份,尽管他们拥有该国最长的海岸线。[30]
因此,当地居民成了瓜达尔港最大的反对者。正如卡普兰所指出的,贫穷且未受教育的俾路支人已被挡在瓜达尔港未来的繁荣之外。因此,瓜达尔港成了俾路支人仇恨旁遮普人主导巴基斯坦的出气筒。事实上,瓜达尔港作为阿拉伯海-中亚枢纽的远大前景,可能会让巴基斯坦四分五裂。[31]毫不奇怪,当前规划部长阿赫桑·伊克巴尔(Ahsan Iqbal)在2018年1月的一次活动中大言不惭地宣称“瓜达尔将彻底改变俾路支人的生活”时,很少有人买账。[32]
饮用水问题
缺乏饮用水是瓜达尔的一个关键问题。虽然瓜达尔被吹捧为开启巴基斯坦财富的钥匙,但今天瓜达尔居民唯一寻找的钥匙是足够的饮用水供应。
根据官方估计,人均每日用水量约为18加仑。据此,瓜达尔在2012年需要约550万加仑的用水量,到2017年底需要600万加仑。[33]主要的供水来源是阿克拉水坝,该水坝可向瓜达尔及周边地区(包括朱韦尼、佩什坎、苏尔班达尔、甘兹和巴尔纳戈尔)供应约 300-350万加仑。600万加仑的用水需求是在瓜达尔尚未完全开发完毕的情况下提出的。随着城市的发展,由于各种项目和人口的大量增加,对水的需求将成倍增长。250万人口的需求将意味着至少1.5亿加仑的用水,最终数字甚至可能高达2.5亿加仑。然而,瓜达尔是一个以持续干旱而闻名的干旱地区。由于降雨周期性地稀少,阿克拉水坝在2012年干涸,供水危机持续了大约175天,仅在该水坝集水区降雨后才得以缓解。由于缺水,居民被迫依赖私人运水车,每辆运水车费用为15000卢比。在缺水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每加仑水卖到1000卢比的高价。[34]2017年9月,每辆运水车的价格至少为17000卢比或每加仑水6卢比。[35]这些运水车从贝拉尔水坝(Belar dam)取水,该水坝的集水区从西面与伊朗接壤的达兰姆山获得水源。这些运水车每月(除周五外)往返27次,为苏尔班达尔、佩舒卡、瓜达尔和吉瓦尼的居民提供水源。[36]危机变得如此严重,以至于巴基斯坦海军不得不用两辆运水车运送大约30万加仑的水。2015年12月,阿克拉大坝的水位急剧下降,瓜达尔再次发生供水危机。这次危机持续了80天,直到2016年3月。2016年12月,瓜达尔再次发生供水危机,这次危机持续了40 天。为了克服这一危机,当局用价值10亿卢比的水罐车向人们供水。[37]
2017年,由于缺乏降雨和随之而来的干旱情况,瓜达尔再次遭受严重的供水危机。水必须从距离瓜达尔142公里远的米拉尼大坝(Mirani dam)运来。水通过油罐车运到瓜达尔。首先运送到有水厂的地区,然后通过油罐车供应给居民。[38]每个家庭每周只能获得30-40加仑的水。[39]米拉尼大坝本应是图尔巴特(Turbat)的主要供水来源。图尔巴特人民开始抱怨,大坝的水被供应给瓜达尔,而图尔巴特本身却陷入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根据位于卡拉奇的巴基斯坦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 (PCSIR) 的说法,2017年7月从米拉尼大坝收集的样本水质测试显示,该水在微生物方面不适合人类使用。[40]此外,向瓜达尔供应水的油罐车与供应汽油和柴油的油罐车是同一批,这一事实将使水受到严重污染。[41]
水罐车一直存在间歇性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当局没有支付拖欠的款项。因此,水罐车车主经常不得不承担沉重的贷款负担,以支付燃料、水罐车司机的工资和其他费用,以继续将水从米拉尼大坝供应到瓜达尔。[42]
中国建造了一座小型海水淡化厂,为瓜达尔港的工人提供100万加仑的水。穆沙拉夫执政期间建造的两座海水淡化厂未能正常运行,并深陷腐败泥潭。此外,海水淡化厂需要消耗大量电力,而瓜达尔地区电力严重短缺。[43]2017年3月,参议院被告知,“维修和重新运行”海水淡化厂将需要多达7亿卢比。[44]
俾路支省首席部长的前经济顾问凯撒·班加尼(Kaiser Bengali)问道,“你们如何在没有水的地方建造一个主要港口和一座大城市?”他补充说,“任何事情都没有答案。透明度严重不足。”虽然有建造更多大坝和海水淡化工厂的讨论,但观察人士持怀疑态度,因为该国的电网距离这里约640公里,电力从邻国伊朗进口,这种体系导致该地区每天定时停电。[45]
就目前而言,外国投资者和巴基斯坦国内的公司没有受到严重影响,因为他们可以得到瓶装水。最严重的受害者是当地人,即贫穷的渔民。根据一个末世论色彩浓厚的故事,在瓜达尔发生入室盗窃案时,唯一被偷走的物品是装满淡水的容器——自从水库干涸以来,这种必需品的价值飙升。据瓜达尔市的一名立法者称,“瓜达尔因中巴经济走廊项目而闻名于世,但没有人知道由于缺水,当地人是如何受苦的。”[46]
如果今天的情况就已经如此,那未来的情况便容易想象了。如果供水失败,瓜达尔可能会面临与莫卧儿帝国旧都法泰赫普尔西克里(Fatehpur Sikri)[47]或缅甸历史上著名的都城蒲甘(Bagan)相同的命运。
受影响的渔民
受瓜达尔港开发影响最大的是渔民,他们占当地人口的近80%。他们失去了位于东部海湾的主要渔场,因为港口就建在东部海湾。如果瓜达尔港的总体规划得以实施,当地人可能失去家园,因为他们将被安置在距离港口约15至20公里的地方,而该总体规划是在没有征求当地意见的情况下制定的。[48]
在瓜达尔港最近的发展之前,该镇的边界基本上仅限于旧城区。2005年,瓜达尔开发局(GDA)为瓜达尔的扩张创建了一个总体规划,旧城区的全部地区成为港口的一部分。几个住宅项目和市场将取代旧城区。旧城区的居民将被转移到北部,靠近沿海公路。然而,现在甚至总体规划也被废弃,一家中国公司被委托创建一个瓜达尔智能港口城市。在撰写本文时,旧城区的命运仍不得而知。[49]
东湾快速路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的组成部分,它将连接起位于莫克兰的沿海公路和位于瓜达尔港的自由贸易区。东湾快速路的开发也威胁着当地渔民出海捕鱼的权利。该项目将阻止他们在瓜达尔东部的港口捕鱼。几个世纪以来,该港口一直是该社区许多成员的唯一收入来源。尽管与俾路支省政府和瓜达尔港管理局达成协议,渔民于2018年停止了抗议和罢工,但高速公路的建设仍按原计划继续进行。[50]
自联邦海洋渔业部计划在其专属经济区(20海里至200海里)发放约100份不同类型渔船的许可证以来,紧张局势也在不断升级。巴基斯坦渔业出口商协会和巴基斯坦渔民论坛立即谴责向外国发放许可证,因为这可能耗尽该国的海洋资源。关闭瓜达尔传统渔港,以及将原有定居人口从其历史栖息地迁出,可能会遭到强烈抵制。[51]
最近的报告表明,来自信德省的拖网渔船正在耗尽鱼类资源,破坏该省的海洋生态系统。在俾路支省,拖网捕鱼是非法的,但据媒体报道,向俾路支省和信德省的渔业部门、高级官员、政客和其他有影响力的人行贿,每月高达50亿卢比,使这种做法不受限制。据一位官员称,中国也在这些水域拖网捕捞,将鱼运回中国,进一步耗尽鱼类资源。[52]
正如《每日时报》所指出的,“……当地社区在未来几年内不会从该项目中获得经济利益,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施工期间必须保护旧生计的原因。俾路支省政府和瓜达尔港务局必须履行承诺,确保渔民进入阿拉伯海的渠道得到保护。”[53]
土地骗局
在瓜达尔有大量的房地产投机行为。罗伯特·卡普兰引用了《先驱报》2008年6月刊的封面故事《巨大的土地掠夺》,该杂志是总部位于卡拉奇的调查性新闻杂志,它声称瓜达尔项目“导致了巴基斯坦历史上最大的土地骗局之一”。当地人世代拥有土地,但没有所有权文件。有影响力的人利用这一点,贿赂税务官员,将土地登记在他们的名下。然后将土地出售给来自卡拉奇和拉合尔等城市的开发商,用于住宅和工业项目。数十万英亩的土地被非法分配给居住在其他地方的文职和军事官僚。[54]
对土地的投机导致价格飙升,但很少有当地人从中受益。官员、文职和军事人员以及政客们占据了大部分土地。[55]据报道,巴基斯坦海军占领了大片土地。在某些情况下,土地以极低的价格从当地人手中购买,然后以十到二十倍的价格出售;政府将土地分给其亲信,他们通过将土地转售给投资者而获得巨额利润。然而,由于港口在最初几年未能启动,价格暴跌,许多人损失惨重。[56]
瓜达尔港务局(GPA)的一名官员说:“瓜达尔的土地已被国家机构、海岸警卫队、海军和准军事部队占领。每个将军都在瓜达尔有一块地。他们说,这些地块是作为联邦项目分配的。但这是一场土地掠夺。”[57]事实上,军方曾寻求在瓜达尔获得超过11,000英亩的土地,以建造其所称的“联合防御设施”。[58]
最近,根据国家问责局(NAB)主席贾韦德·伊克巴尔(Javed Iqbal)发布的新闻声明,调查表明,瓜达尔工业区开发管理局完全无视瓜达尔商业和工业地块的分配规则。在税务当局和省政府官员的帮助下,地块被分配给政府亲信及其亲属。声明指出,这样做使得合格的工业和其他投资者的申请被拒绝。甚至连俾路支省高等法院也被迫发表评论:“没有人知道国家拥有的定居土地是如何被转让给私营部门的,而且转让价格非常低。”它还做出了并不令人意外的评论:“……省政府和税务局不能推卸这方面的责任。”[59]
瓜达尔有多安全?
莫克兰海沟位于巴基斯坦海岸附近,靠近瓜达尔,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地区。该海沟是阿拉伯海的一个地震活跃区,是两个构造板块——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交汇点,其中一个板块在“俯冲带”之下缓缓移动。该地区上一次发生大地震是在70多年前的1945年,地震震级为里氏8.1级,引发的海啸袭击了伊朗、现在的巴基斯坦、阿曼和印度,造成约四千人死亡。2017年,该地区发生了里氏6.3级地震。
尽管破坏严重,但人们对这一区域知之甚少。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的一组科学家已经开始对这一地区进行勘测。勘测可以提供关键数据,并评估潜在危险。虽然只是假设,但考虑到瓜达尔与海沟的接近程度,另一场大地震或海啸可能会对港口运营造成不利影响,造成严重破坏。[60]
瓜达尔:军事项目还是商业项目?
巴基斯坦政府一直强调瓜达尔是一个商业和民用项目。然而,有人指出,瓜达尔机场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军事基地。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在购买6600英亩的新瓜达尔机场土地时无视正常程序?是奎达的军事地产官(MEO)而不是民航局(CAA)以10.5亿卢比的价格购买了土地。任何由军用土地与驻地部(MLC)获得的土地都使其成为巴基斯坦军队的财产,这一事实本身就彻底揭穿了瓜达尔是一个纯粹商业项目的说法。[61]
穆罕默德·阿里·塔尔布尔(Mohammad Ali Talpur)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自1998年以来,亚特兰大的哈茨菲尔德-杰克逊机场一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吸引了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机场都多的旅客,2014年有96,178,899名乘客通过。它管理的飞机起降次数(起飞和降落)也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机场,2014年为881,933次,而占地面积仅为4,700英亩。瓜达尔机场的规模是伦敦希思罗机场(2,965英亩)的两倍,在繁忙时段,希思罗机场每46秒就有一架飞机起降,2014年的旅客吞吐量为73,408,442人次,飞机起降为472,817次。瓜达尔机场显然规模过大,其建设目的与公开宣传的并不一致。它显然会有很大的军事成分。[62]
据《卫报》报道,从理论上讲,新疆的出口将比通过中国东部港口更短地到达阿拉伯海和国际市场。在实践中,对项目的怀疑论者质疑,通过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运输货物是否比现有的海上航线更便宜。他们怀疑中国更感兴趣的是瓜达尔作为海湾石油供应要冲附近建设潜在的海军基地。这与收购比民用机场所需的面积大得多的地区符合。[63]
事实上,即使在喀喇昆仑公路(KKH)修建时,当时的军事统治者阿尤布·汗就曾说过,“按照优先顺序,第一要务是它立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公路的经济和商业重要性”只是巴基斯坦的“次级目标”。[64]
恰巴哈尔
自进入新千年以来,巴基斯坦一直担心伊朗恰巴哈尔港的发展会对瓜达尔港的潜力造成不利影响,因为一旦需要,瓜达尔港可以成为中亚共和国(CARs)和中国的主要海上通道。多年来,印度一直试图说服巴基斯坦允许其通过陆路将货物运往阿富汗,但巴基斯坦不同意。2002年,印度帮助伊朗开发了恰巴哈尔港,该港位于瓜达尔港以西72公里处。恰巴哈尔港为印度提供了通过阿拉伯海进入阿富汗的通道,绕开了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从其与印度的关系的角度看待恰巴哈尔港的问题,因此担心该伊朗港口除了结束阿富汗对巴基斯坦过境问题的依赖之外,还会成为中亚的另一个门户。2016年5月23日,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和阿富汗总统阿什拉夫·加尼在恰巴哈尔签署了三方过境协议。印度将投资5亿美元开发恰巴哈尔港,两国还计划启动几个价值数亿美元的项目。[65]该协议不仅将把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且,正如伊朗总统所说,该三方协议“……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文件,也是一个政治和地区文件”。[66]
另外三件事加剧了巴基斯坦的担忧。2017年10月,印度通过恰巴哈尔港向阿富汗运送了一船小麦,标志着该港口开始运营,用于从印度向这个内陆国家转运货物。这表明阿富汗不再仅仅依赖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进行贸易,印度现在可以绕过巴基斯坦将货物运往阿富汗。其次,2018年2月,印度和伊朗签署了恰巴哈尔港第一阶段沙希德·贝赫什提港(Hahid Beheshti Port)的短期租约。[67]根据协议,伊朗将该港口的一部分租给印度18个月,以接管该港口开发项目第一阶段现有港口设施的运营。印度已承诺为沙希德·贝赫什提港的开发提供8500万美元。第三,阿富汗于2019年2月24日开始通过恰巴哈尔港对印度出口。据报道,23辆卡车从阿富汗西部城市扎兰杰运往恰巴哈尔港,车上载有57吨干果、纺织品、地毯和矿产。[68]
在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和伊朗之间的联盟”被视为“安全威胁”,人们担心这样一个集团会影响巴基斯坦的地区经济一体化计划、恢复国内和平和维护边界和平的计划,以及中巴经济走廊的时间表。一些人主张,“打破这种包围行动”的处方是巴基斯坦正式确定其与中国的防务和战略关系,而不是保持这种不成文关系。[69]
巴基斯坦的担忧有三点。首先,它担心一旦恰巴哈尔港和通往阿富汗及更远地区的公路/铁路投入使用,印度对阿富汗投资的大门可能打开。这也将改善印度与中亚国家之间的交通联系和经济合作。其次,这条海陆联运通道使印度可以绕过巴基斯坦,直接进入阿富汗,这是巴基斯坦迄今一直阻止的。同样,它为内陆的阿富汗提供了一条通往外部世界的替代路线,而不再仅仅依赖巴基斯坦的意愿。这使巴基斯坦感到担忧,因为这可能是阿富汗摆脱对邻国依赖的第一步。第三,巴基斯坦的担忧是,其“全天候的朋友”中国可能会对冲其对中巴经济走廊的押注。中国官方在《环球时报》表示,“中国没有理由嫉妒印度和伊朗之间签署的里程碑式协议。进一步认为,印度可以促进基础设施的发展,这将有利于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70]中国总理李克强随后表示,这些项目(恰巴哈尔和瓜达尔)有可能在促进该地区原本低迷的经济方面相互补充,而中国并不认为恰巴哈尔的发展是为了破坏瓜达尔项目或中巴经济走廊。[71]
总的来说,瓜达尔和恰巴哈尔的同步发展引起了评论员的想象,并被预测为阿拉伯海上的竞争,代表着该地区长期以来的对抗,这将导致地缘战略竞争。[72]
注释
[1] ‘The Mega Follies’, Dawn, 31 January 2008, https://www.dawn.com/news/409575,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2] Naseer Memon, ‘Killing fields of Balochistan’, The News, https://www.thenews.com.pk/tns/detail/563375-killing-fields-balochistan,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3] Captain Harry Willes Darell de Windt, A Ride to India across Persia and Baluchistan, 1891, cited in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Rights and Security (IFFRAS), Balochistan: Denial of Destiny, London: European Media Ltd., 2012, p. xxiv.
[4] Robert D. Kaplan, ‘Pakistan’s Fatal Shore’, The Atlantic, May 2009, http://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09/05/pakistans-fatal-shore/307385/,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5] Abdul Wali, ‘Gwadar isn’t a “mega city”, it isn’t even a city yet!’, The Express Tribune, 20 March 2016. http://blogs.tribune.com.pk/story/32247/gwadar-isnt-a-mega-city-it-isnt-even-a-city-yet/,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6] Farrukh Saleem, ‘Gwadar’, The News, 11 September 2016, https://www.thenews.com.pk/print/149434-Gwadar, (accessed 27 February 2018).
[7] Azhar Ahmad, ‘Unravelling Gwadar town’, The Frontier Post, 4 May 2013,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929104602/http://www.thefrontierpost.com/article/10194.htm,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8] Rai Muhammad Saleh Azam, ‘Gwadar’s Accession to Pakistan’, Pakistan Defence, 21 April 2015, https://defence.pk/pdf/threads/gwadars-accession-to-pakistan.371824/,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9] Christophe Jaffrelot, ‘A Tale of Two Ports’, Yale Global Online, 7 January 2011, ,http://yaleglobal.yale.edu/content/tale-two-ports,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10] ‘Rs 894 million Pak-Belgian contract to build Gwadar port’, Dawn, 18 July 1988; Abdul Majeed, ‘Comments: truth about Gwadar port project’, The News, 30–31 July 2006, cited in Sushant Sareen, ‘Balochistan: Forgotten War, Forsaken People’, Vivekananda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New Delhi, September 2017, http://www.vifindia.org/sites/default/files/Balochistan-Forgotten-War-Forsaken-People.pdf,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11] ‘Singapore to run Gwadar port’, The Post, 23 December 2006, cited in Sushant Sareen, ‘Balochistan: Forgotten War, Forsaken People’.
[12] Sanaullah Baloch, ‘The Gwadar deal’ The News, 13 February 2016, http://www.thenews.com.pk/print/97926-The-Gwadar-deal,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13] Syed Fazl-e-Haider, ‘Non-functional Gwadar Port’, Dawn, 30 June 2008, https://www.dawn.com/news/309512,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14] Peer Muhammad, ‘Gwadar’s free-trade zone: Pakistan to hand over 2,281 acres to Chinese on Nov 11’, The Express Tribune, 10 November 2015, http://tribune.com.pk/story/988331/gwadars-free-trade-zone-pakistan-to-hand-over-2281-acres-to-chinese-on-nov-11/,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Chinese firm gets land for free-trade zone in Gwadar’, The Express Tribune, 12 November 2015, http://tribune.com.pk/story/989763/chinese-firm-gets-land-for-free-trade-zone-in-gwadar/,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15] Saheed Shah, ‘Big Chinese-Pakistani Project Tries to Overcome Jihadists, Droughts and Doubt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10 April 2016, http://www.wsj.com/articles/big-chinese-pakistani-project-tries-to-overcome-jihadists-droughts-and-doubts-1460274228,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16] Tim Willasey-Wilsey, ‘Gwadar and the “String of Pearls”’, Gateway House, 8 January 2016 https://www.gatewayhouse.in/gwadar-and-the-string-of-pearls-2/,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17] Khurram Husain, ‘China’s road through Pakistan’, Dawn, 23 November 2017, https://www.dawn.com/news/1372349/chinas-road-through-pakistan,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18] Shahbaz Rana, ‘Pakistan rejects use of Chinese currency’, The Express Tribune, 21 November 2017, https://tribune.com.pk/story/1564050/2-pakistan-rejects-use-chinese-currency/,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19] Human Rights Commission of Pakistan (HRCP), ‘Human Rights in Balochistan and Balochistan’s Rights’, Report of a HRCP Fact-Finding Mission, October 2003, p. 65, http://hrcp-web.org/hrcpweb/wp-content/pdf/ff/20.pd, (accessed on 3 March 2018).
[20] M.A. Niazi, ‘Running out of options’, The Nation, 19 August 2016, http://nation.com.pk/columns/19-Aug-2016/running-out-of-options,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21] ‘Mengal asks govt to hand over Gwadar port to Balochistan’, Dawn, 23 November 2015, http://www.dawn.com/news/1221621/mengal-asks-govt-to-hand-over-gwadar-port-to-balochistan,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22] Adnan Aamir, ‘The Baloch’s concerns’, The News, 31 December 2017, http://tns.thenews.com.pk/balochs-concerns/#.Wkhv7d-WbIU,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23] Ibid.
[24] Muhammad Ijaz Laif and Muhammad Amir Hamza, ‘Ethnic Nationalism in Pakistan: A Case Study of Baloch Nationalism during Musharraf Regime’, Pakistan Vision, Vol. 10, No. 1, p. 65, http://pu.edu.pk/images/journal/studies/PDF-FILES/Artical%20-%204.pdf, (accessed on 03 March 2018).
[25] Mohsin Saleem Ullah, ‘Gwadar: China’s next abode by 2023’, The Nation, 29 November 2017, http://nation.com.pk/29-Nov-2017/gwadar-china-s-next-abode-by-2023,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Murtaza Ali Shah, ‘500,000 Chinese professionals expected in Gwadar by 2023’, The News, 21 October 2017, https://www.thenews.com.pk/print/238644-500000-Chinese-professionals-expected-in-Gwadar-by-2023,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26] 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Pakistan (ICG), ‘The Worsening Conflict in Balochistan’, Asia Report No. 119, 14 September 2006, p. 15, https://d2071andvip0wj.cloudfront.net/119-pakistan-the-worsening-conflict-in-balochistan.pdf, (accessed on 3 March 2018).
[27] Irfan Ghauri, ‘Changing Demographics Fuel Ethnic Tensions—II’, The Express Tribune, 30 November 2015, https://tribune.com.pk/story/1000901/changing-demographics-fuel-ethnic-tensions-ii/,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28] Idrees Bakhtiar, ‘Mega projects are a conspiracy to turn the Balochis into a minority in their own homeland’, The Herald, August 2004, cited in Foreign Policy Centre, ‘Balochis of Pakistan: On the Margins of History’, London: Foreign Policy Centre, 2006, p. 55, https://fpc.org.uk/publications/balochis-of-pakistan-on-the-margins-of-history/, (accessed on 3 March 2018).
[29] Mumtaz Alvi, ‘Senate calls for steps to preserve Gwadar’s demographic balance’, The News, 22 January 2019 https://www.thenews.com.pk/print/421930-senate-calls-for-steps-to-preserve-gwadar-s-demographic-balance,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9).
[30] Foreign Policy Centre, ‘Balochis of Pakistan’, p. 54.
[31] Robert Kaplan, ‘Pakistan’s Fatal Shore’.
[32] ‘Balochistan: Present & Future’, editorial in The Nation, 31 January 2018, https://nation.com.pk/31-Jan-2018/balochistan-present-future,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33] Kalbe Ali, ‘Govt lethargy stalls Gwadar’s projects, Senate body told’, Dawn, 30 December 2017, https://www.dawn.com/news/1379722/govt-lethargy-stalls-gwadars-projects-senate-body-told,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34] Behram Baloch, ‘Gwadar in grip of severe water crisis’, Dawn, 21 December 2015, http://www.dawn.com/news/1227817/gwadar-in-grip-of-severe-water-crisis,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35] Muhammad Akbar Notezai, ‘Thirsty in Gwadar’ Dawn, 10 September 2017, https://www.dawn.com/news/1356787/thirsty-in-gwadar,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36] Behram Baloch, ‘Gwadar in grip of severe water crisis’.
[37] ‘Water crisis again hits Gwadar’, Dawn, 22 May 2017, https://www.dawn.com/news/1334634/water-crisis-again-hits-gwadar,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38] Ibid.
[39] Syed Muhammad Abubakar, ‘Welcome to thirsty Gwadar’, The News, 1 July 2018, http://tns.thenews.com.pk/welcome-thirsty-gwadar/#.WzjJJe5AvIU, (accessed on 24 December 2018).[40] Muhammad Akbar Notezai, ‘Thirsty in Gwadar’.
[41] Syed Muhammad Abubakar, ‘Welcome to thirsty Gwadar’.
[42] Behram Baloch, ‘Gwadar water woes worsen as supply from Mirani dam halted’, Dawn, 5 February 2018, www.dawn.com/news/1387425/gwadar-water-woes-worsen-as-supply-from-mirani-dam-halted,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43] Muhammad Akbar Notezai, ‘Thirsty in Gwadar’.
[44] Maqbool Ahmed, ‘CPEC: Hopes and fears as China comes to Gwadar’, Herald, 14 March 2017, https://herald.dawn.com/news/1153685,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45] Saeed Shah, ‘Big Chinese-Pakistani Project Tries to Overcome Jihadists, Droughts and Doubts’.
[46] P.M. Baigel, ‘Gwadar port reels under water shortages’, Dawn, 16 February 2016, http://www.dawn.com/news/1239912] ,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47] Saher Baloch, ‘Gwadar’s long wait for water’, Dawn, 6 March 2016, http://www.dawn.com/news/1243899/footprints-gwadars-long-wait-for-water,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48] ‘Impact of development on fisheries sector in Gwadar’, cited in ICG Report 2006, p. 15.
[49] Maqbool Ahmed, ‘CPEC: Hopes and fears as China comes to Gwadar’.
[50] ‘CPEC and Gwadar fishermen’, editorial in Daily Times, 18 March 2019, https://dailytimes.com.pk/366412/cpec-and-gwadar-fishermen/ (accessed 21 March 2019).
[51] I.A. Rehman, ‘Baloch concerns revisited’, Dawn, 28 July 2016, http://www.dawn.com/news/1273557/baloch-concerns-revisited,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52] Shah Meer Baloch, ‘What matters most’, Dawn, 6 May 2018 https://www.dawn.com/news/1405970/what-matters-most,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53] CPEC and Gwadar fishermen’, editorial in Daily Times.
[54] Robert Kaplan, ‘Pakistan’s Fatal Shore’.
[55] Aqil Shah, ‘The brewing storm of discontent’, Dawn, 21 June 2006, http://www.dawn.com/news/1064691,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56] Malik Siraj Akbar, ‘Gwadar’s real estate boom busts’, Daily Times, 29 November 2008, http://archives.dailytimes.com.pk/national/29-Nov-2008/gwadar-s-real-estate-boom-busts,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57] ICG Report, 2006, p. 15.
[58] Arif Rana, ‘Army seeks 11,000 acres of land for “Defence Complex” at Gwadar’, Business Recorder, 6 September 2007, cited in 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ICG),‘Pakistan: The Forgotten Conflict in Balochistan’, Asia Report, 22 October 2007, p. 10, https://www.crisisgroup.org/asia/south-asia/pakistan/pakistan-forgotten-conflict-balochistan, (accessed on 2 March 2018).
[59] ‘The Gwadar land scam’, editorial in Business Recorder, 3 January 2018, https://epaper.brecorder.com/2018/01/03/20-page/691717-news.html,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60] Sarah Zheng, ‘Danger in the deep that could derail Belt and Road plan’,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1 February 2018, http://www.scmp.com/news/china/diplomacy-defence/article/2132833/danger-deep-near-chinas-multibillion-dollar-port,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61] ‘The Mega Follies’, Dawn, 31 January 2008.
[62] Mir Mohammad Ali Talpur, ‘Gwadar conundrum’, Daily Times, 22 November 2015, http://www.dailytimes.com.pk/opinion/22-Nov-2015/gwadar-conundrum,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63] Jon Boone and Kiyya Baloch, ‘A new Shenzhen? Poor Pakistan fishing town’s horror at Chinese plans’, The Guardian, 4 February 2016, http://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6/feb/04/pakistan-new-shenzhen-poor-gwadar-fishing-town-china-plans,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64] Mahnaz Isphani, Roads and Rival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9, p. 201, cited in Andrew Small, The China Pakistan Axis: Asia’s New Geopolitics, New Delhi: Random House India, 2015, paperback edition, pp. 105–06.
[65] ‘Iran, India, Afghanistan sign transit accord on Chabahar port’, Dawn, 23 May 2016, http://www.dawn.com/news/1260176,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66]‘Three-way transit accord, an isolated Pakistan’, editorial in Pakistan Today, 25 May 2016, http://www.pakistantoday.com.pk/2016/05/25/comment/three-way-transit-accord/,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67] 恰巴哈尔港包含两个独立的港口,分别称为沙希德·卡兰塔里 (Shahid Kalantari) 和沙希德·贝赫什提(Shahid Beheshti)。
[68] Saud bin Ahsen, ‘Operationalization of Chabahar Port’, Daily Times, 27 February 2019, https://dailytimes.com.pk/359138/operationalisation-of-chabahar-port/, (accessed on 31 March 2019).
[69] ‘How to Lose Friends, and add to enemies’, editorial in Pakistan Today, 1 June 2016, http://www.pakistantoday.com.pk/2016/06/01/comment/how-to-lose-friends/,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Harris Khalique, ‘Affairs Not So Foreign’, The News, 1 June 2016, http://www.thenews.com.pk/print/124238-Affairs-not-so-foreign,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70] ‘China not “jealous” of Chabahar port deal’, DNA 29 May 2016, http://www.dnaindia.com/money/report-china-not-jealous-of-chabahar-port-deal-beneficial-for-china-2217689,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71] ‘Projects in Iran, Pakistan can complement each other: China’, Dawn, 2 June 2016, http://www.dawn.com/news/1262242/projects-in-iran-pakistan, (accessed on 27 February 2018).
[72] Christophe Jaffrelot, ‘A Tale of Two 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