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摘要
- **K 桌模(DS 系統)**是一種將支撐與樓板模板一體化,並標配升降裝置與移動推車的桌模系統。
- 組裝 → 澆置 → 降下 → 移動 → 再安裝,形成一套流程,大幅減少每層重複的安裝與拆卸作業。
- 同時相容鋼甲板/膠合板樓板,並透過與柱、梁模板的鋁合金楔塊接口,使界面標準化。
成果:施工流程簡化、人力與設備投入最小化、安全裕度提升、板面品質穩定性同步達成。
2) 系統概要
模組規格(示例):2,400×2,400 / 2,400×3,600 / 3,000×3,600 等,可依現場需求客製製作。
核心構成:
- 升降裝置:精確調整作業高度,拆模時降下。
- 移動推車(腳輪):最小化設備依賴,實現現場水平移動。
- 鋁合金楔塊接口:與牆體、梁模板快速連接(標準化接頭)。
- 預留支撐選項:搭配預先支撐計劃以便提前移送。



3) 為何「獨一無二」— 四大差異化亮點
- 完全一體化(升降+移動)
桌模本體內建升降與移動功能,將「降下-拆出-轉移-再立起」的流程整合為單一裝置完成。 - 施工損耗最小化
大幅減少拆模臨時構件、臨時支撐、額外移動輔助設備的使用,將重複組裝/拆卸時間從流程中刪除。 - 雙向相容鋼甲板/膠合板
可對應鋼甲板樓板與膠合板樓板,懸臂、核心筒周邊等困難區域也可用輔助支架與標準接口解決。 - 標準化確保品質穩定
相同模組重複使用 → 垂直度、平整度誤差減少 → 修補與補模工程量下降 → 最終裝修階段風險降低。
圖示為 K 桌模透過鋁合金楔塊與牆體、梁模板結合的施工畫面。
4) 現場施工情境
- 組裝:於地面或甲板上組裝桌模模組(事先檢查鋁合金楔塊與牆、梁接口)。
- 定位/高度調整:使用升降裝置設定設計標高,檢查樓板與開口部位加固。
- 澆置:分區澆置混凝土並管理橫向荷載。
- 提前移送準備:在澆置前於指定位置預先安裝支撐(高強度千斤頂支撐)。
- 拆模與移動:達到設計強度後降下桌模 → 脫離 → 使用移動推車移送至指定區域 → 再安裝。
- 循環:重複相同流程,固定化施工循環時間。
示範影片顯示混凝土澆置後,桌模透過升降裝置完成安裝、拆卸與移動的過程。
5) 成本與工期效益
案例條件:3,000㎡ 樓板重複平面,層高 4.2m,施工難度相同。
- 傳統/一般桌模:安裝與拆卸重複+設備費+運出/整理 → 實際施工日數 6~7 天。
- K 桌模:一體化升降/移動 → 實際施工日數 45 天,縮短 2050%。
- 人力:減少重複拆卸/整理與運出,單人產能提升 25~40%(視熟練度而定)。
※ 實際數據依投入規模、層高、形狀、難度會有差異。
6) 為何安全與品質能同時達成
- 荷重路徑明確化:從升降部 → 框架 → 支撐點,荷重一致傳遞。
- 降低高處作業風險:減少為拆模而進行的過度高空作業與臨時支撐安裝。
- 板面品質穩定:相同模組反覆使用 → 易於控制撓度與扭曲,鋼甲板/膠合板拼接部位加固體系化。
7) 常見問答(FAQ)
Q1. 提前移送從何時開始?
A. 依現場結構檢討基準(強度、變形)達成時啟動,通常需事先安裝預留支撐。
Q2. 不用設備也能移動嗎?
A. 水平移動可用移動推車完成,垂直移送需配合現場設備計畫(塔吊、升降機等)。
Q3. 培訓或初期安裝是否複雜?
A. 只需前 1~2 個循環進行示範施工,之後即可重複運用。
結語
**K 桌模(DS 系統)**改變了「桌模=反覆安裝與拆卸」的公式。
透過將升降與移動一體化,簡化施工流程,同時兼顧安全、品質與成本,讓現場能真實感受到差異。
請將其納入下一個工地的標準施工方法考量。
🤝 技術諮詢
DS產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方式: 孫小姐
https://line.me/ti/p/E1AVBk-NZ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