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雞湯】世間萬物,皆是禪中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時候,我們總覺得禪意遙不可及,彷彿必須坐在古寺的青石蒲團上,閉目靜坐數個時辰,才算踏進了禪的世界。然而,若真正靜下心來觀察,會發現禪並不只存在於經卷與木魚聲中,而是無所不在——世間萬物,皆是禪中景。

raw-image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從窗簾的縫隙中溜進來,照在還帶著睡意的臉龐上。那溫暖的觸感,不急不緩,正如人生的某些時刻,不必追趕,也不必抗拒,只需接受與感受。禪,不就是這樣的接納嗎?陽光不會因為你的不情願而停下腳步,你也無需強求它多停留一會兒。當下的每一秒,便是最好的安排。

推開窗,微風送來花香與鳥鳴。你或許正忙著趕路,或許正為一份未完成的工作焦慮,但鳥兒並不知你的煩惱,它們只專注於自己的歌唱。這是一種單純的存在,不計較、不比較。若我們也能像鳥兒般,在自己的節奏中生活,不被外界的紛擾牽動,那麼每一天都是禪境。

禪,不是刻意的離群索居,而是能在喧囂裡保持心的安定。菜市場裡,攤販的叫賣聲、鍋鏟的敲擊聲交織成一曲生活交響。有人覺得吵,有人卻聽出其中的韻律。這取決於我們的心境——是抱怨,還是欣賞。當我們換一個角度,將喧鬧視為生命的活力,那麼再擁擠的街道,也能成為修行的道場。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並非僅是詩意的說法。走在公園的小徑上,看見一朵野花在石縫中盛開,並不抱怨自己生長的地方艱難,反而用盡全力開放,將美好獻給路過的人。這何嘗不是禪的啟示?我們的處境,或許並非自己選擇,但我們能選擇如何面對。與其怨嘆,不如安住於當下,讓生命在任何環境中綻放。

禪中景,並非總是柔美的。暴雨中,街道泥濘,行人狼狽,甚至有些人因此摔倒。但雨水也在滋養萬物,洗去塵埃,讓世界煥然一新。人生也是如此,困境與挫折未必是詛咒,它們或許正是生命為你安排的一場洗禮。當我們不再只看到苦,而能看見苦後的淨化,那一刻,心中便有了禪意。

當夜幕降臨,城市的燈火像星河般閃爍,你或許正獨坐窗前,或與摯友輕談。無論白天多麼忙碌,夜色終將提醒你,萬物都在更替,沒有一成不變的憂愁,也沒有永不消逝的快樂。禪告訴我們,喜也好、悲也好,都只是雲煙——看見它,接受它,然後放下它。

有人說,禪是「在世而出世」,是「看破不說破」,也是「行住坐臥皆是修」。你不必追尋特定的時機或地點才能感受禪,只要有心,抬頭望天是禪,低頭觀花是禪,甚至在地鐵的擁擠與等候中,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安然。

世間萬物皆是禪中景,差別只在於我們是否願意停下片刻,去看、去聽、去感受。當我們學會用禪的眼睛看世界,就會發現——山川湖海是禪,風雨雷電是禪,歡笑與眼淚也是禪。如此,生命的每一天,便不再只是過日子,而是在靜靜地修行。

因為,真正的禪,不在別處,就在我們的呼吸之間,在我們與世界的每一次溫柔對望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494會員
4.2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8/14
人生在世,總會遇見許多暗夜。那或許是失去至親的孤寂,是事業受挫的茫然,是人際關係的冰冷,也可能是來自內心深處,一種無法言說的焦慮與不安。在這些漫長的黑夜裡,我們常常感到無助,彷彿迷失了方向,看不見任何出路。我們掙扎、哭泣,甚至懷疑自己是否還有力量走下去。然而,正如萬物皆有其規律,黑夜終將過去,光
Thumbnail
2025/08/14
人生在世,總會遇見許多暗夜。那或許是失去至親的孤寂,是事業受挫的茫然,是人際關係的冰冷,也可能是來自內心深處,一種無法言說的焦慮與不安。在這些漫長的黑夜裡,我們常常感到無助,彷彿迷失了方向,看不見任何出路。我們掙扎、哭泣,甚至懷疑自己是否還有力量走下去。然而,正如萬物皆有其規律,黑夜終將過去,光
Thumbnail
2025/08/13
在喧囂塵世中,我們像陀螺般不停轉動,追逐著時間的腳步,被無止盡的資訊與慾望淹沒。然而,在每一個匆忙的瞬間,是否曾有過一絲疑問:我們所追尋的,真的是內心深處渴望的平靜嗎?當我們放慢腳步,練習「靜觀人生」,便會發現,真正能撫慰人心的力量,早已在我們身邊,甚至就在我們之內,靜待被喚醒。 「靜觀」,並非消
Thumbnail
2025/08/13
在喧囂塵世中,我們像陀螺般不停轉動,追逐著時間的腳步,被無止盡的資訊與慾望淹沒。然而,在每一個匆忙的瞬間,是否曾有過一絲疑問:我們所追尋的,真的是內心深處渴望的平靜嗎?當我們放慢腳步,練習「靜觀人生」,便會發現,真正能撫慰人心的力量,早已在我們身邊,甚至就在我們之內,靜待被喚醒。 「靜觀」,並非消
Thumbnail
2025/08/12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彷彿被捲入一場永不停歇的洪流之中。資訊爆炸、生活節奏急促,每一天,我們的思緒都被無數的聲音和影像所佔據。焦慮與迷惘,如同盤旋在心頭的烏雲,時而遮蔽了我們原本清澈的視野。我們努力追趕,卻常常忘了停下腳步,傾聽內在的聲音,感受存在的本質。然而,在喧囂之外,有一種古老而深刻的智慧
Thumbnail
2025/08/12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彷彿被捲入一場永不停歇的洪流之中。資訊爆炸、生活節奏急促,每一天,我們的思緒都被無數的聲音和影像所佔據。焦慮與迷惘,如同盤旋在心頭的烏雲,時而遮蔽了我們原本清澈的視野。我們努力追趕,卻常常忘了停下腳步,傾聽內在的聲音,感受存在的本質。然而,在喧囂之外,有一種古老而深刻的智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攝身守意,柔和自安;施與無畏,相融無礙。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Thumbnail
攝身守意,柔和自安;施與無畏,相融無礙。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Thumbnail
歷世間紅塵萬劫 勘破婆娑浮生相 阿難拈花藏禪意 佛陀含笑不作語   學庸93.11.26
Thumbnail
歷世間紅塵萬劫 勘破婆娑浮生相 阿難拈花藏禪意 佛陀含笑不作語   學庸93.11.26
Thumbnail
禪師示頌曰: 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 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這首詩深刻表達了禪宗關於覺性本質和解脫道的教導。 它強調放棄執著、成見和二元思維的重要性,以便體驗超越一切形式和區別的現實的真實本質。
Thumbnail
禪師示頌曰: 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 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這首詩深刻表達了禪宗關於覺性本質和解脫道的教導。 它強調放棄執著、成見和二元思維的重要性,以便體驗超越一切形式和區別的現實的真實本質。
Thumbnail
本文將分享有關禪修對世俗生活的好處、禪修在科學上的作用,以及一些建立理性或感性認知的可能方法。文章還會討論刻板印象和錯誤認知關於禪修的問題,以及禪修對解決情緒問題和壓力的重要意義。
Thumbnail
本文將分享有關禪修對世俗生活的好處、禪修在科學上的作用,以及一些建立理性或感性認知的可能方法。文章還會討論刻板印象和錯誤認知關於禪修的問題,以及禪修對解決情緒問題和壓力的重要意義。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送僧歸日本 唐代錢起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隨緣住」是佛教用語,意思是隨機緣而居住,不執著於某個地方。這在中國隨緣居住,來時的路途就像在夢中行進一樣。天海茫茫,歸途遙遠,但乘著法舟,就會感到輕快。水月映照著禪寂的
Thumbnail
送僧歸日本 唐代錢起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隨緣住」是佛教用語,意思是隨機緣而居住,不執著於某個地方。這在中國隨緣居住,來時的路途就像在夢中行進一樣。天海茫茫,歸途遙遠,但乘著法舟,就會感到輕快。水月映照著禪寂的
Thumbnail
冷靜是智慧的門戶,勤勞是成功的種籽; 感恩是幸福的泉源,懺悔是改過的妙方。
Thumbnail
冷靜是智慧的門戶,勤勞是成功的種籽; 感恩是幸福的泉源,懺悔是改過的妙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