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顯化。
但提升頻率,並不是要強迫自己追求所謂的「高頻」,而是要保持與自己內在的連結。
對我來說,抄經正是這樣一種連結,它讓我一次又一次地回到當下,它讓我察覺到所有事物的本質,也就是幸福的源頭,原來皆出自於自己。
📌為什麼抄經
在生活中,我發現自己時常急於求解,遇到事情立刻想找答案,情緒來了立刻想解決它。
然而,頭腦的運作有時像一條永不停歇的河,我只能任憑激流捲入,無法停留在當下。
抄經對我來說,就像是「覺察的暖身」,當我一筆一劃地寫經文,我會一次又一次地問自己:
「現在,是頭腦在急著完成,還是心在安靜地體驗呢?」
這份觀察,讓我慢慢學會將注意力從繁雜的念頭抽離,回到眼前的每一筆、每一字。
抄經時,我不去求對錯,不去想會不會有所「感應」,而是把它當成一段與自己內在對話的旅程。
📌抄經為什麼有奇妙的效果
抄經的奇妙之處,不在於是否能消除煩惱,而在於它是一種能量的調頻。
當我們用心抄寫經文時,思想、情緒、呼吸會逐漸「順著覺知,往裡面走」,頻率便會從原本的浮躁或低落,慢慢趨向消融與平和。
如果不放下自我,保持一顆空杯的心,再高妙的法,也難以入心。
在那一刻,我不再被過去的糾結牽扯,也不去預演未來的擔憂。
浮生若夢,有時候,我會感覺自己像進入了一種「不沾黏、不牽絆」的無我狀態。
我不再急著完成,而是與所有感受和平共處,享受當下「心的流動」。
📌抄經的五步驟
▪️ 安頓身心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做三次深呼吸,讓身體和情緒先安靜下來,雙手合十,不急著動筆。
▪️滿心歡喜
在心裡默默發願:我抄寫的每一字,都是為了讓自己更慈悲、更覺知,並將這份善意傳遞出去。
▪️ 專注於每一筆
不追求速度與完美,只是全然地感受筆尖與紙張的接觸,把注意力放在「當下正在寫的這一劃」。
▪️觀察內在狀態
當煩躁或情緒升起時,不批判、不壓抑,只是看著它、感受它,明白每個剎那都是豐盛。
▪️讓自己處於感恩思維
抄完後,靜靜地看著自己寫下的文字,感謝這段與自己同在的時光,也感謝經文帶來的智慧與能量。

🪷結論與感想
生命本是豐盛的,只是我們經常與「眼前的事物」失去連結。
對我而言,抄經已不僅是一種儀式,而是一種回歸於心的練習:回到呼吸,回到此刻,回到本自具足的平靜。
世上沒有任何單一的方法是萬靈丹,但一顆敞開的心,絕對可以為我們創造無限的可能。
#心經 #抄經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