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外看的人,做著夢;向內看的人,清醒著】
我時常覺得,自己的身體就像一個水杯、一個容器。
如果這個杯子裡是混濁的,裝滿了雜質與毒素,即便我想倒進去最清澈的水,它也無法呈現真正的清澈,所以,我必須先洗乾淨這個杯子。
思想與情緒,也是如此。
從小到大,身邊的人教會我許多認識世界的方法,哪些事是危險的,哪些話不能說,哪些界線不能越過。
然而,成年之後,我才開始覺察到那些陳年累積的東西,比如:情緒的毒素、壓抑的感受、為過往的失去而傷春悲秋的執著。
隨著一點一滴地打掃,我感覺心變得更輕盈了,也才明白,真正的「找回自己」不是靠頭腦。
頭腦,太容易讓我走回老路了。
我曾經盲目地追求靈性知識,以為學得越多,就能越「提升」。 然而,頭腦得到的知識越多,反而越催促我:「你應該要去做些更進步的事。」
如果永遠被外在形式框住,連「勤拂拭」也可能只是演給別人看。
我開始學會看清自己的意圖。
如果我去提醒別人,只是因為看不慣、批判,或想證明自己對,那仍然是小我的遊戲。
於是我學會提醒自己,不要對號入座,不要強迫別人一定要改變、一定要照著自己說的做。
關心,而非控制;引導,而非恐嚇。
靈性的生活,不是去滿足頭腦的貪求,也不是一堂又一堂課程的累積。
它是平安、自在、寧靜,是能處理自己情緒、真誠關心、並且有慈悲心,無論是對自己或是別人。
觀照我的言語、行為、想法,儼然成為我每天的功課,說是功課也不太對,因為它已然向內紮根,成為我的習慣。
真正活在當下的人,即使身處風暴之中,也能安然自得,因為他聽見的不是紛亂,而是自己的心聲。
我開始問自己:「這個想要,真的是需要嗎?還是只是慾望與匱乏?」
很多時候,所謂的缺乏,其實是沒有安全感,或者想證明自己。
我也警覺到,頭腦經常喋喋不休地告訴我「這不是我想要的」。 那並不是心的聲音,而是過往習氣的回聲。 我不再與頭腦抗戰,而是與自己同在。
有時,我會觀想自己是一道來去自如的風,我把多餘的想法、情緒、感受融入後,隨著呼吸飄逸在空氣中,再散去。
只要順著風走,一切都會明媚起來的。
沉澱一段時日後,我坐在書桌前,打開《寫心經》,雙手合十後,再提筆。
我一筆一畫地抄寫《心經》,讓經文穿透我的手、我的呼吸、我的心。 每一個字,都像在清洗我那思緒紛飛的杯子。
抄著抄著,我忽然想起那句話:「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後空空無大千。」
這不就是我們人生的全部嗎?
過去那些執著、得失、喜怒、愛恨,就像夢裡的輪迴,看似真實,醒來卻是一場空。
抄到最後,我發現自己不再急著求什麼結果,因為,抄寫心經,為我帶來了自在無罣礙的力量。
是的,我的水杯澄澈透明,盛得住鏡花水月、盛得住空夢一場,也盛得住當下的我。

#寫心經 #漫遊者文化 #抄經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