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覺醒「適度飲酒」有害健康!飲酒率創下歷史新低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告別酒杯時代?美國人「不喝了」!

你可能難以置信,但數字會說話:美國人的飲酒率,正在創下歷史新低!根據2025/8/13所發布的最新蓋洛普民調,現在只有約五成四的美國成年人表示他們會飲酒,這個數字不僅是自1939年追蹤以來的最低點,更是對過去我們習以為常的飲酒文化投下了一顆震撼彈。更令人跌破眼鏡的是,多數美國人——整整五成三——竟然認為每天一兩杯的「適度飲酒」,對健康是有害的!這簡直是顛覆了我們長久以來對酒精的認知,過去總說「小酌怡情、有益心臟」,難道這些觀念都錯了嗎?這股「不喝酒」的新浪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它對我們的健康觀念和生活方式,又將帶來什麼影響?這不再只是少數人的選擇,而是一場正在美國社會發酵的健康意識大革命,值得我們所有人深思。

顛覆常識!「小酌怡情」已是過時觀念?

為何人們對酒精的態度會有如此劇烈的轉變?答案就在於科學證據的「最新共識」。過去,我們或許聽過紅酒對心臟有益的說法,但最新的研究已明確指出,這些所謂的「益處」,很可能只是「相關性」而非「因果關係」。換句話說,那些健康的人可能恰好有適度飲酒的習慣,但這不代表酒精本身帶來了健康。一旦剔除這些混淆因素,科學家們現在幾乎一致認為,任何劑量的酒精,都可能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心臟病學會的新版血壓指南,就已經不再建議飲酒,甚至敦促人們戒酒。前任美國衛生部長穆爾蒂博士更直接點出酒精會增加罹癌風險,呼籲在酒類產品上加註健康警示標籤。這些權威機構的發聲,無疑加速了「適度飲酒有害」這個訊息的普及,讓「無酒不歡」的時代,漸漸走到盡頭。

Z世代不買單!年輕人為何成為「戒酒急先鋒」?

在這場飲酒習慣的巨大轉變中,年輕世代扮演了關鍵角色。數據顯示,Z世代的飲酒量遠低於他們的長輩,而且他們對「適度飲酒有害」的信念也更為堅定,幾乎有三分之二的18到34歲年輕人抱持這種看法。這或許是因為他們成長的環境,從一開始就接收到更明確的「無安全飲酒量」訊息。更重要的是,不喝酒在年輕人之間已經變得越來越「酷」!「乾一月」(Dry January)、「清醒十月」(Sober October)等無酒精挑戰風靡一時,「清醒好奇」(sober curious)的生活方式也蔚為流行。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無酒精雞尾酒、無酒精啤酒問世,不再需要酒精也能展現成熟與社交。除了健康意識抬頭,經濟因素也可能是年輕人選擇戒酒的原因之一。在當前的就業市場中,酒精被視為一種奢侈品,而非必需品。此外,性別差異也值得關注,女性飲酒量的下降幅度比男性更顯著,而她們對葡萄酒的偏好也遠高於男性。這些多重因素交織,共同塑造了美國社會飲酒習慣的全新面貌。

健康新趨勢:你該如何看待手中的那杯酒?

面對這些令人深思的趨勢,你是否也開始重新評估自己與酒精的關係了呢?美國飲酒率的下降並非偶然,它反映了公眾對酒精健康風險認知度的顯著提升。即使是那些仍然飲酒的人,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減少飲酒量和頻率。這一切都指向一個明確的未來:我們正在告別一個酒精無處不在的時代,轉向一個更注重身心健康的「清醒時代」。美國聯邦政府目前正在重新審視自1990年以來一直沿用的飲食指南中關於酒精的建議,預計將在今年底發布新的指導方針。雖然具體內容尚未明朗,但專家普遍認為,新的指南將會進一步下調建議的酒精攝取量,以反映「任何酒精攝取量都存在風險」的最新科學共識。這場由科學、文化和世代共同推動的變革,或許才剛剛開始。未來,選擇無酒精、低酒精的生活方式將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殊偏好,而是成為一種主流的健康趨勢。你準備好加入這場健康革命了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蛙摘」科技報急
2會員
65內容數
累積知識財富,充實優勢人生。
2025/08/14
AI 人工智慧正以驚人的速度,從手機、電腦,一路走進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現在,這股風潮更吹向了你最貼身的配件——眼鏡。說到智慧眼鏡,你腦中可能浮現的是那些科幻電影裡的酷炫場景,但別懷疑,宏達電(HTC)這次推出的 VIVE Eagle AI 眼鏡,就是要讓你親身體驗什麼叫做「未來已來」!
Thumbnail
2025/08/14
AI 人工智慧正以驚人的速度,從手機、電腦,一路走進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現在,這股風潮更吹向了你最貼身的配件——眼鏡。說到智慧眼鏡,你腦中可能浮現的是那些科幻電影裡的酷炫場景,但別懷疑,宏達電(HTC)這次推出的 VIVE Eagle AI 眼鏡,就是要讓你親身體驗什麼叫做「未來已來」!
Thumbnail
2025/08/14
手上的智慧型手機、夢寐以求的電動車、甚至我們國家的國防系統,它們的運作核心都藏著被稱為「關鍵礦物」的稀有元素!這些不起眼的金屬,包括稀土、鋰、鈷、石墨等等,是現代工業和未來科技不可或缺的基石。沒有它們,我們的數位生活、清潔能源轉型,甚至國家安全都將面臨嚴峻挑戰。
Thumbnail
2025/08/14
手上的智慧型手機、夢寐以求的電動車、甚至我們國家的國防系統,它們的運作核心都藏著被稱為「關鍵礦物」的稀有元素!這些不起眼的金屬,包括稀土、鋰、鈷、石墨等等,是現代工業和未來科技不可或缺的基石。沒有它們,我們的數位生活、清潔能源轉型,甚至國家安全都將面臨嚴峻挑戰。
Thumbnail
2025/08/13
人性深處,或許都藏著一個不甘平凡的靈魂。我們渴望打破現實的枷鎖,挑戰命運的安排。而修仙小說,恰恰為這種渴望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宣洩出口。它的核心精神,不是佛系的「順其自然」,而是極具攻擊性的四個字——「逆天改命」。
Thumbnail
2025/08/13
人性深處,或許都藏著一個不甘平凡的靈魂。我們渴望打破現實的枷鎖,挑戰命運的安排。而修仙小說,恰恰為這種渴望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宣洩出口。它的核心精神,不是佛系的「順其自然」,而是極具攻擊性的四個字——「逆天改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酒精似乎已經成為許多社交場合的必備品。然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酒精的必要性,並轉向無酒生活。這一健康生活新風潮並非偶然,而是因為無酒生活帶來了多方面的好處。本文將探討選擇無酒生活的五大理由,並深入分析這種生活方式如何促進身心健康,改善生活品質。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酒精似乎已經成為許多社交場合的必備品。然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酒精的必要性,並轉向無酒生活。這一健康生活新風潮並非偶然,而是因為無酒生活帶來了多方面的好處。本文將探討選擇無酒生活的五大理由,並深入分析這種生活方式如何促進身心健康,改善生活品質。
Thumbnail
孟硯老師回饋:這篇科普也帶給老師一個從來沒聽過的知識收穫耶!原來從解剖學上的觀察,有飲酒的人的血管內壁的粥狀硬化,又或是更直接的「肉眼觀察」,會「比較乾淨」?這個觀察是我第一次聽到!但這篇科普報告是2003年的,這21年來應該有更多實驗對這個題目做研究,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新資訊推翻或修正了這個實驗?
Thumbnail
孟硯老師回饋:這篇科普也帶給老師一個從來沒聽過的知識收穫耶!原來從解剖學上的觀察,有飲酒的人的血管內壁的粥狀硬化,又或是更直接的「肉眼觀察」,會「比較乾淨」?這個觀察是我第一次聽到!但這篇科普報告是2003年的,這21年來應該有更多實驗對這個題目做研究,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新資訊推翻或修正了這個實驗?
Thumbnail
很多人都講著喝酒對身體多不好,而且啤酒又寒很傷身,喝多了還會有啤酒肚,巴拉巴拉一大堆負面評論。 我這邊來幫大家平反一下,並不是所有的酒都代表傷身,只要適量飲用,對身體反而沒有壞處,而是益處多多! 早年媒體不是一直流傳著,在你睡前喝一小杯紅酒,或者威士忌,可以促進新陳代謝,達到有益身心的品飲。
Thumbnail
很多人都講著喝酒對身體多不好,而且啤酒又寒很傷身,喝多了還會有啤酒肚,巴拉巴拉一大堆負面評論。 我這邊來幫大家平反一下,並不是所有的酒都代表傷身,只要適量飲用,對身體反而沒有壞處,而是益處多多! 早年媒體不是一直流傳著,在你睡前喝一小杯紅酒,或者威士忌,可以促進新陳代謝,達到有益身心的品飲。
Thumbnail
#喝咖啡加不加糖會影響人們的健康嗎 一份跨國研究發現,含糖咖啡與茶飲相較無糖品項,並沒有顯著影響人們健康。該怎麼解讀這份研究?我們已經被灌輸了許多糖分攝取有害健康的觀念,過量攝取糖分對健康有多種不利影響,攝取過多糖會傷害牙齒健康、升高身體發炎反應、導致肥胖,也會帶來心臟問題等都有關聯。 根據衛福
Thumbnail
#喝咖啡加不加糖會影響人們的健康嗎 一份跨國研究發現,含糖咖啡與茶飲相較無糖品項,並沒有顯著影響人們健康。該怎麼解讀這份研究?我們已經被灌輸了許多糖分攝取有害健康的觀念,過量攝取糖分對健康有多種不利影響,攝取過多糖會傷害牙齒健康、升高身體發炎反應、導致肥胖,也會帶來心臟問題等都有關聯。 根據衛福
Thumbnail
俄國史期末考題:「試論造成俄國人民普遍得酗酒問題及原因為何?俄國政府採取的政策為何?成效為何?」
Thumbnail
俄國史期末考題:「試論造成俄國人民普遍得酗酒問題及原因為何?俄國政府採取的政策為何?成效為何?」
Thumbnail
自從在20世紀中期發現吸煙與肺癌的關連後,吸煙已經從一種時尚行為、轉大人的宣示,轉向一種不負責任與戕害自己健康的行為。尤其是「二手煙」、「三手煙」(殘留在家具、衣物上的香菸產物)的危害被發現後,吸煙更是被「另眼看待」的行為。 最近有一個台灣的研究發現,就算有藥物幫助,還是有六成的人戒不了煙喔!
Thumbnail
自從在20世紀中期發現吸煙與肺癌的關連後,吸煙已經從一種時尚行為、轉大人的宣示,轉向一種不負責任與戕害自己健康的行為。尤其是「二手煙」、「三手煙」(殘留在家具、衣物上的香菸產物)的危害被發現後,吸煙更是被「另眼看待」的行為。 最近有一個台灣的研究發現,就算有藥物幫助,還是有六成的人戒不了煙喔!
Thumbnail
現代人沒用香精好像會死 事實是 香精會讓你更早死
Thumbnail
現代人沒用香精好像會死 事實是 香精會讓你更早死
Thumbnail
Reducing Access to Sugary Beverages Among Young People 減少年輕人接觸含糖飲料的機會
Thumbnail
Reducing Access to Sugary Beverages Among Young People 減少年輕人接觸含糖飲料的機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