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酒杯時代?美國人「不喝了」!
你可能難以置信,但數字會說話:美國人的飲酒率,正在創下歷史新低!根據2025/8/13所發布的最新蓋洛普民調,現在只有約五成四的美國成年人表示他們會飲酒,這個數字不僅是自1939年追蹤以來的最低點,更是對過去我們習以為常的飲酒文化投下了一顆震撼彈。更令人跌破眼鏡的是,多數美國人——整整五成三——竟然認為每天一兩杯的「適度飲酒」,對健康是有害的!這簡直是顛覆了我們長久以來對酒精的認知,過去總說「小酌怡情、有益心臟」,難道這些觀念都錯了嗎?這股「不喝酒」的新浪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它對我們的健康觀念和生活方式,又將帶來什麼影響?這不再只是少數人的選擇,而是一場正在美國社會發酵的健康意識大革命,值得我們所有人深思。
顛覆常識!「小酌怡情」已是過時觀念?
為何人們對酒精的態度會有如此劇烈的轉變?答案就在於科學證據的「最新共識」。過去,我們或許聽過紅酒對心臟有益的說法,但最新的研究已明確指出,這些所謂的「益處」,很可能只是「相關性」而非「因果關係」。換句話說,那些健康的人可能恰好有適度飲酒的習慣,但這不代表酒精本身帶來了健康。一旦剔除這些混淆因素,科學家們現在幾乎一致認為,任何劑量的酒精,都可能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心臟病學會的新版血壓指南,就已經不再建議飲酒,甚至敦促人們戒酒。前任美國衛生部長穆爾蒂博士更直接點出酒精會增加罹癌風險,呼籲在酒類產品上加註健康警示標籤。這些權威機構的發聲,無疑加速了「適度飲酒有害」這個訊息的普及,讓「無酒不歡」的時代,漸漸走到盡頭。
Z世代不買單!年輕人為何成為「戒酒急先鋒」?
在這場飲酒習慣的巨大轉變中,年輕世代扮演了關鍵角色。數據顯示,Z世代的飲酒量遠低於他們的長輩,而且他們對「適度飲酒有害」的信念也更為堅定,幾乎有三分之二的18到34歲年輕人抱持這種看法。這或許是因為他們成長的環境,從一開始就接收到更明確的「無安全飲酒量」訊息。更重要的是,不喝酒在年輕人之間已經變得越來越「酷」!「乾一月」(Dry January)、「清醒十月」(Sober October)等無酒精挑戰風靡一時,「清醒好奇」(sober curious)的生活方式也蔚為流行。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無酒精雞尾酒、無酒精啤酒問世,不再需要酒精也能展現成熟與社交。除了健康意識抬頭,經濟因素也可能是年輕人選擇戒酒的原因之一。在當前的就業市場中,酒精被視為一種奢侈品,而非必需品。此外,性別差異也值得關注,女性飲酒量的下降幅度比男性更顯著,而她們對葡萄酒的偏好也遠高於男性。這些多重因素交織,共同塑造了美國社會飲酒習慣的全新面貌。健康新趨勢:你該如何看待手中的那杯酒?
面對這些令人深思的趨勢,你是否也開始重新評估自己與酒精的關係了呢?美國飲酒率的下降並非偶然,它反映了公眾對酒精健康風險認知度的顯著提升。即使是那些仍然飲酒的人,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減少飲酒量和頻率。這一切都指向一個明確的未來:我們正在告別一個酒精無處不在的時代,轉向一個更注重身心健康的「清醒時代」。美國聯邦政府目前正在重新審視自1990年以來一直沿用的飲食指南中關於酒精的建議,預計將在今年底發布新的指導方針。雖然具體內容尚未明朗,但專家普遍認為,新的指南將會進一步下調建議的酒精攝取量,以反映「任何酒精攝取量都存在風險」的最新科學共識。這場由科學、文化和世代共同推動的變革,或許才剛剛開始。未來,選擇無酒精、低酒精的生活方式將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殊偏好,而是成為一種主流的健康趨勢。你準備好加入這場健康革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