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歲那一年,一位太太來到阿貞先生開設的鑲牙診所做假牙,那位太太是志工,說了很多扶弱濟貧的事,讓阿貞聽了心神嚮往。先生知道太太的心事,便跟她說,「妳也去做,這是好事,沒有人會嫌好事做太多。」阿貞就這樣投入志工領域,一做就是三十年。
老智者說,真正的孝順不是供養他們山珍海味、住豪宅,而是陪伴,帶他們入善門,為自己修善修福。阿貞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把媽媽帶在身邊,陪她做志工,陪她散步,陪她吃飯看電視。阿貞的先生除了鼓勵她出來做志工,也出資買了一輛小貨車讓阿貞載回收,雖然沒有親自加入,卻是阿貞最堅強的後盾。
十年前,阿貞的先生過世,阿貞一度走不出來,所幸曾受她恩惠的朋友和志工天天上門陪伴,終於讓阿貞有勇氣揮別失去的痛苦,重新站起來。十年後,阿貞說起先生除了感念只剩祝福,她說,人生就是這樣,越老越要懂得看淡,家庭責任已盡,就應該回歸自己的本心,放下身外之物,修清淨心,將來才不會互相綑綁、彼此牽掛和牽制。
阿貞除了度老媽媽做志工,也把大姊和大哥帶出來一起行善積德。當年環保站搬了六次家,每一次都是地主要賣地,後來阿貞的哥哥心疼老人家搬來搬去,乾脆提供自己的檳榔園做資源回收,從此,那群老阿公老阿嬤安住下來了,不再擔心何時要被趕。老智者說,做福不求福,行善不記善,不記不求也不會不見,而是功不唐捐,點點滴滴都會匯入福報小金庫,功德財富可敵國。
#自修自得
#自度度親
#行善行善不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