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
乾卦卦辭:元亨利貞。
彖曰卦辭: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成寧。
本章開始講易經卦,周文王是聖人,孔子是聖人,相差幾百年,勘為聖人講聖人的經典之作,可惜了後代學者多有不解其意,參雜其中,使得後世,一統天下無法順應天地,福澤天下蒼生。所有的易經之卦都是由乾坤兩卦所組合而成的,在繫辭傳裡有說大衍之數五十有五,三五數變,二四變數,懂得乾坤兩卦的變化,就幾乎懂得卦象的變易了。
彖傳短短五十七個字描寫:「元亨利貞」四個字。一切萬物之始,天地運行之道。述說春秋冬四時及春夏秋冬方位,亦或者人道之項,禮義仁慈四品德統領萬物,福澤天下。
天地之始,萬物之首,是為乾。守其中道運行,各種雲雨流入,品物形體,交流運行,宇宙循環的開始與終結,一切定形,時勢驟然駕馭各個方位,功能參雜其中,變化萬千,萬物各司其職,調和狀態,堅定不移堅守中道,創造宇宙天地萬事太平,蒼生得以安寧度日。
以颱風為例。
每逢颱風季節總是在四季交接之象,來臨,來時的方位也按照天地宇宙的方向,有的時候也因時因地的差別而改變。例如萬物滋長的的多寡,氣溫的濕熱還有那地理環境的改變,雨水多,雨水少,山澤變異等等都是保合太和,乃利貞的大地之始,萬物居安的現象。
乾卦說明天道運行,地震不會因為極權共產國家還是民主社會國家就不地震了;颱風(颶風)也是,龍捲風亦是如此。本著天體運行,宇宙變化,春夏秋冬,日月陰陽而走,此乃,四時變化,萬物也由此極勝與衰弱,萬物有凋落死亡,出生與死亡之像,此乃宇宙萬物變化之象。
人道之行,也是如此,春夏秋冬好比禮義仁慈四德,隨著四德運行,披澤天下蒼生,如風雨潤澤山林一般的福澤天下子民。在上位者依循正道而行,不怕被萬民拋棄,時時將四德之行謹記在心,作為天下萬民的準則,世世代代都留下萬國鈞安的太平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