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看了一部tiktok影片(連結),是一名女子拍4.5個警察到家裡的蒐證影片。
一開頭原以為又是警察執法過當,女子情緒激動說另一名女子(後來推論大概是姊姊或妹妹)包包裡有電子菸,警察不察嗎? 警察冷回幾句,反而要她乖乖多休息。接下來,鏡頭拍向老婦(大概是她同住的媽媽),一臉驚恐,問警察可以請她離開家裡嗎? 不然連睡覺都不安穩,警察低聲回說,她要有攻擊行為才能行動(所謂的壓制送醫),這時候我才留意到,旁邊的警察,抱著醫院LOGO的涼被,看起來是準備用來綁住約束用的
影片最後,警察也沒辦法,大概準備要離開,留下繼續驚恐的家屬...
身為30年身心疾病的家屬,從不到六分鐘的影片,大致上就可以判斷出,是"躁症發作"。有時候,壓制送醫,真的是無奈之舉,但是處理的時候,要有更多的耐心與智慧
Case 1.刻意引發小衝突,出言挑釁: "不然打我啊",肢體衝突是病友被壓制送醫,也能接受的理由,畢竟"打人就是不對"
Case 2.耐心引導運動: 我曾PO文,陪著躁症的寶貝弟爬鐵砧山的櫻花步道,經歷約兩個小時,沿路,就是冷回、陪伴,也不吵架,但是爬山,靜靜等他放電,直到累了,睡個好覺,心理的躁,也就可能暫時消失
Case 3.保護家人暫時離開: 因為媽媽行動不便,所以在寶貝弟躁鬱症病徵尚不明顯時,最是可能被暴力攻擊。這時候,我會帶媽媽到清水紫雲巖拜拜,暫時離開。另外一方面,也讓媽媽的情緒,有個出口
30年過去了,"陪伴"兩個字,表面上輕鬆寫意,但卻包含了多少犧牲與忍耐,但是為了世界上少少的幾個家人,"十年修得同船渡",一切都會是值得的
~~歡迎加入我的付費會員,每年30元,暢讀關於躁鬱症家屬的照護辛勞以及與病魔纏鬥經驗,您的支持,讓躁鬱症得到更多正確的關注,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