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蘋果在美國本土市場幾乎是所向披靡,地位穩如泰山。但現在,這份長期以來的優勢,正被一個意想不到的「秘密武器」給動搖了!
蘋果的美國神話,正被三星改寫?
各位有沒有發現,智慧型手機的銷售數據正在透露一個驚人的事實?就在2025年第二季,長期稱霸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蘋果,市佔率竟然從原來的56%大幅下滑到49%!這可不是小幅波動,而是過去十年來,蘋果在美國市場少見的「大退步」!反觀三星,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逆勢上揚,市佔率從23%飆升至31%,成功縮小了與蘋果之間的巨大差距!這種市場份額的轉變,是「近期記憶中最大的一次單季轉變」,讓蘋果在本土市場的地位,首次顯得搖搖欲墜。
你可能會問,到底是什麼讓三星在這場看似不可能的戰役中,打出了一記漂亮的絕殺球呢?其實,這並非蘋果首次遭遇挑戰。回溯到2014年,當三星率先推出大螢幕手機,而蘋果仍抱持觀望態度時,市場就曾出現過類似的轉變。當時,蘋果最終以iPhone 6的大螢幕設計成功追趕,甚至反超。但這一次,戰場的焦點轉向了「折疊螢幕」!當三星大刀闊斧地將螢幕對摺,蘋果卻還在原地踏步。更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先生也用「真金白銀」投票了!今年以來,三星的股價已飆升了約35%,而蘋果卻罕見地回落了7.5%,是美國大型科技公司中表現第二差的(僅次於特斯拉)。這強烈暗示著,投資者已經將他們的賭注,壓在了未來更具彈性的螢幕型態上。這種變化,難道不預示著一場劃時代的科技變革,正在悄然發生嗎?
折疊機大爆發:不只吸睛,更要「耐操」!
是的,答案很簡單,關鍵就在於「折疊機」!三星深耕折疊技術多年,如今終於迎來了豐收期。最新的兩款折疊手機——Galaxy Z Fold 7 和 Galaxy Z Flip 7,不只是外型更輕薄、設計更精緻,它們的耐用度更是打破了過往的疑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Galaxy Z Fold 7更是該系列中最薄、最輕的機型,在顯示、鏡頭、性能、電池續航和耐用性方面都有了「巨大改進」,讓它成為市場上表現最優秀的機型之一。
還記得網路上那支瘋傳的影片嗎?一台Galaxy Z Fold 7被連續折疊超過20萬次,卻依然完好如初!這段「暴力測試」影片在YouTube上吸引了驚人的1500萬次觀看,成功扭轉了消費者對折疊手機「不耐用」的刻板印象。三星電子美國移動產品管理副總裁Drew Blackard更信心滿滿地表示:「擁有折疊裝置已經不再有任何妥協。」
市場的反應也印證了這一點。三星宣布,Galaxy Z Fold 7在美國的預購量,超越了歷來任何一款Galaxy Z Fold裝置的紀錄!與去年的型號相比,Galaxy Z Fold 7和Galaxy Z Flip 7的預購量高出了25%。更令人振奮的是,網絡運營商預購這兩款裝置的數量,更是其前身的60%!自7月25日正式上市以來,Galaxy Z Fold 7的銷售速度甚至比前代型號快了將近50%。
就連消費者對顏色的偏好也發生了變化,過去Z Fold系列最受歡迎的黑色,現在被「藍影」(Blue Shadow)色取代,佔了近一半的預購量;而Z Flip 7的「珊瑚紅」(Coralred)色選項也超出預期,佔了25%的預購量。社群媒體上的討論也熱度不減,在過去一個月,三星高端手機被提及超過5萬次,其中83%的提及是中性或正面的。這些數據都明確指出,折疊機不再是炫耀的玩物,而是真正能走入大眾市場的實用工具。這也讓三星在高端市場的獲利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儘管折疊機在其總出貨量中佔比不高,但利潤豐厚。
AI智慧加持:折疊螢幕如何讓體驗更上層樓?
更令人興奮的是,折疊手機與「人工智慧」的結合,簡直是天作之合!三星旗下的Galaxy AI,透過搭載Google的Gemini模型,為折疊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智慧體驗。在大多數功能上,Gemini的表現都超越了蘋果的Siri。
想像一下,在折疊螢幕上使用「圈選搜尋」(Circle-to-Search)功能,你可以在一個螢幕上保留原始內容,同時在另一個螢幕上即時搜尋相關資訊,這種流暢的多工處理能力,是傳統直板手機難以比擬的。Drew Blackard指出,折疊手機的大螢幕非常適合AI功能,例如「圈選搜尋」就能讓使用者「同時看到原始螢幕的內容,以及另一個顯示補充資訊的螢幕」。他強調:「能夠在兩者之間來回切換,生產力大大提升。」
反觀蘋果,其下一代Siri的推出時間一再延遲,預計要到2025年或明年才能正式亮相。這引發了人們對蘋果在AI領域可能落後的擔憂,尤其當OpenAI(該公司在今年5月以65億美元收購了蘋果前首席設計師Jony Ive創立的新創公司)正積極開發「無螢幕」硬體裝置時,這種競爭壓力更為顯著。當三星在軟硬體結合上持續發力,蘋果若繼續採取「觀望策略」,恐怕會錯失AI時代的先機!折疊機與AI的完美契合,正是三星在這場科技競賽中,甩開對手的一大關鍵。
三星的「全方位」策略與蘋果的應對
除了折疊創新,三星的「全價位策略」也是其市場成功的重要因素。Canalys分析師Runar Bjorhovde形容這是「智慧數量」(smart volume)策略,目標是在實現利潤增長的同時,擴大其大眾市場的Galaxy A系列,並持續推動其高端機型的增長。
從入門款的Galaxy A系列(價格約650美元起,例如Galaxy S24 FE)到頂級的折疊旗艦(最高可達2,400美元,如1TB儲存空間的Galaxy Z Fold 7),三星幾乎涵蓋了所有價格區間,讓他們能夠觸及更廣泛的消費族群。Runar Bjorhovde直言:「這是一個巨大的設備跨度,他們可以在每一個價格點上滿足消費者,並在每個環節與他們相遇。」
而蘋果的iPhone產品線相對集中,價格大多落在829美元到1,599美元之間。這種「廣度」上的差異,讓三星能更靈活地應對市場需求。
面對三星的步步進逼,蘋果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儘管其iPhone設計自2017年以來基本保持不變(都是長方形玻璃機身),但市場預期蘋果將開始嘗試新的螢幕型態。有傳言指出,蘋果將在2025年9月推出一款更輕薄的iPhone Air,直接與三星的Galaxy S25 Edge競爭。Loop Capital的董事總經理John Donovan在5月時表示,蘋果顯然「正寄望其5.5毫米的Air型號能扭轉局面」,因為測試結果顯示市場對這種新外型有著強烈的需求。然而,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Galaxy S25 Edge的推出只為三星帶來了「輕微的同比銷售增長」,這也暗示iPhone Air的影響力可能有限。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折疊iPhone,JPMorgan分析師Samik Chatterjee預測,蘋果首款折疊手機將在2026年9月,作為iPhone 18系列的一部分推出,據說起價將高達1,999美元。這款備受期待的裝置,傳聞將具備7.8吋「幾乎無摺痕」的內折式螢幕(據悉將採用三星顯示的螢幕技術)、雙後置鏡頭,並可能搭載Touch ID而非Face ID。
儘管如此,美國消費者目前對折疊手機仍持「觀望態度」—CNET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13%的人表示感興趣。主要擔憂集中在「耐用性/壽命」方面。
但蘋果的策略一向是「後發制人」—Chatterjee解釋說,蘋果「從來都不是第一個進入市場的」,而是「觀察技術成熟,確認沒有重大障礙後,才開始行動」。這種耐心過去曾讓蘋果多次在市場上取得成功。然而,面對三星在折疊機和AI領域的積極攻勢,以及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在2025年第二季僅小幅下滑至2.889億部、全年展望持平的現實,蘋果的「觀望策略」這次是否仍能奏效,將是未來幾年最令人期待的科技戰役。各家廠商都在「將過去的高遠抱負調整為2025年的現實」,並將希望寄託在第三季「人工智慧、折疊手機和輕薄設計」的密集發布季,以重啟年末假日購物季的需求。這場手機界的「屏幕之戰」,才剛剛進入高潮,你準備好迎接這場科技大變革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