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熱午後縮小的一桌盛宴

盛夏的下午,我滿頭大汗走進文創園區,心裡只想著:這溫度大概能把我烤成香腸。

熱鬧的人群,有的野餐、有的參加當期的多肉市集
走進桃藝工坊時,看到桌上整整齊齊排著黏土和工具,我忍不住笑了,幻想今天會當什麼樣的「廚師」。
老師先示範熱狗。她把樹脂土揉進紅黃的壓克力顏料,手指一搓,長條立刻有模有樣。還特地用保鮮膜轉出收口紋路,活像一顆糖果。
我也跟著做,結果一開始搓太快,做出來像「胖香腸」。只好趕緊重來,拿尺量到 3.5 公分才安心。
接著是小熊麵包。六個小小的部位被我擺在桌上,耳朵歪了一邊,差點變成小怪獸。


還好海綿拍上土黃色後,看起來真像剛出爐的麵包,最後牙籤點上眼睛鼻子,小熊才總算恢復正常。

鋁箔紙抓皺,再把綠色黏土壓在表面
桌面越來越有趣:鋁箔紙壓出菜葉紋路,甜甜圈被我用鑷子夾得坑坑疤疤,意外很像麵包屑。薯條切得整齊俐落,排起來像迷你薯條山。當大家擠上番茄醬、刷上亮光漆時,還有人笑說:「這能不能直接拿去賣?」
我低頭看著自己那一盤袖珍餐點,突然覺得,這炎熱的午後並不可怕,反而被縮小成了一場好玩的小盛宴。

製作說明(給想體驗的你)

快來動手做做看吧!
- 熱狗:樹脂土加紅黃顏料 → 搓 3.5 公分長條 → 兩端捏尖 → 保鮮膜旋轉收口。
- 小熊麵包:混土+輕黏土捏身體 → 海綿拍土黃、咖啡色 → 牙籤點眼鼻。
- 蔬菜:黏土壓扁 → 壓在塗嬰兒油的鋁箔紙上 → 印出葉片紋路。
- 甜甜圈:土黃色黏土揉條 → 圈起黏合 → 鑷子夾表面。
- 薯條:黏土壓片 → 切條修斜角 → 適度修短。
- 番茄醬:液態土混紅+黃 → 夾鏈袋擠出。
- 收尾:白膠固定食物 → 炸物塗亮光漆。
給手作人的筆記(細節補充)
熱狗
- 先將黏土搓成圓球,再慢慢拉長,避免裂縫。
- 長度精準控制在 3.5 公分,過長可直接捏掉。
- 兩端捏尖後,用紙片壓出 5 條線,增加真實感。
- 保鮮膜像糖果包裹起熱狗,並旋轉收口,使皺褶自然。
🌭小技巧:紅要多於黃,否則顏色會偏橘。
小熊麵包
- 雙手+耳朵+尾巴、鼻子共六個部位,黏合時用牙籤沾白膠固定。
- 海綿上色:先在濕紙巾上沾微濕,再沾顏料,在白紙上抹開,並拍掉多餘顏料,再拍到麵包上。
- 土黃色做底,咖啡色只輕拍邊緣,像烤焦。
- 牙籤沾黑色,點眼鼻前先在紙上測試。
- 麵包表面粗糙肌理,使用牙刷敲打出紋路。
甜甜圈
- 黏土搓成三條小長條,各約 3 公分。
- 接合處用白膠黏緊,再用牙籤沾水抹平縫隙。
- 上色分兩層:土黃色打底,咖啡色拍打少許在邊緣。
- 鑷子以斜角夾表面,製造皺、爛爛的「麵包屑」質感。
- 使用糖精:可先在黏土揉完第一次顏色時,混合糖精,模擬糖粉肌理感。
老師資訊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