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手作 § 和菓子の學習心得

Chloe-avatar-img
發佈於書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起心動念

我看過不少的老師或是同好在自己的社群頁面都有提到過,表示關於和菓子的作品,從後台觀察流量都不是那麼好,這個我自己也是有同感的,我想,可能是因為和菓子這樣的豆沙食物,並不是台灣常見的食物,豆沙食物中比較流行的應該是擠花吧!

因為不常見,甚至是不知道這樣這樣的食物,所以無法產生共鳴。但我想,這個美好、漂亮的作品,可以在慢慢的推廣下,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樣的食物與仿真作品。我自己喜歡的不只是因為它美美的外表,更多的是製作人的心意。

基於前陣子不斷看到的課程推廣(可能是因為演算法的關係,讓同溫層更同溫了),我自己也有上過一些課程,想說整理一下目前知道的訊息,也方便有興趣的朋友們更快找到相關的資訊。另外,因為我是自己找的資訊,有很大的機率不夠完整,因此非常歡迎朋友們在留言區補充,或是可以私訊我把相關的資料補上喲~

對於不熟悉和菓子朋友們,讓我們在看學習資源前,先簡單的認識一下和菓子吧!

簡單介紹和菓子🍡

和菓子(わがし wagashi)是「日式糕點」的總稱,有「日本飲食之花」的稱號。

歷史演變

  • 啟蒙期 - 奈良時代:原型是唐朝的「唐菓子」,日本遣唐使者學習後將製作方法帶入日本。
  • 發展期 - 鎌倉時代:於宋朝學法的僧人將「喝茶配點心」的習慣帶入日本。
  • 開花期 - 江戶時代:日本國內戰亂稍停,加上京都與江戶傳統點心競爭而精進點心工藝。
    • 京菓子:注重五感體驗。
    • 江戶菓子:外表較平實、風格自由。
  • 成熟期 - 明治時代:因砂糖食用平民化,及為了區分歐式甜點,而出現「和」的稱呼。

和菓子的分類:依照含水量區分

  • 生菓子:含水量 30% ↑
  • 半生菓子:含水量 10% ~ 30%
  • 乾菓子:含水量 10% ↓
圖片來源:全国和菓子協会

圖片來源:全国和菓子協会

和菓子是感官的藝術

  • 視覺:傳達了四季的變化、時令的改變
  • 觸覺:切下、拿起的感受,放入口中咀嚼點心質感的感受
  • 嗅覺:日本菓子都有種淡淡的香氣,可能是豆香、米香、糖果香、食材香…
  • 味覺:甜甜的感受、食材的味道…
知道什麼是和菓子後,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學習的資源吧!

公開影片

網路中有很多資源,其中 YT 跟 IG 有很多教學影片資源,下面列舉一些給大家參考。

付費課程

有些課程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開,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直接到黏土老師或是相關協會機構的網站聯絡諮詢。

實體課程

線上課程

很多線上的黏土課程中,也都有包含和菓子甜點的教學,大家都可以參考看看。

書籍 & 講義

這裡也提供一下我自己有找到的書籍、課程講義,多翻一翻相關的內容,有助於開放視野🤭。

心得感想

不同的樹脂黏土與調色

許多朋友們在學習這個黏土捏塑時,會碰到的一個重要課題 - 選土

基於和菓子看起來是有點粉粉的、透透的特性,在製作擬真食物時,多是以「樹脂黏土」為主。這裡我要強調一下,不同的課程或是教學,他們會用到的樹脂黏土不一樣,再多說就是商業機密了,所以不要私訊詢問那些課程是用哪家樹脂黏土,或是有什麼配比喲~基於樹脂黏土的特性,乾燥後會有點透透的,這樣做出來的漸層感很漂亮,如果是使用超輕土這種不會變透的土,就不太適合。不過若是想要做可愛風格的,那也是可以試試看的,請根據想要呈現的感覺,去挑選適合的黏土。

除了菓子主體本身以外,有些小配件的做法可能會用其他的媒材,或是有些特別的小技巧,但這邊也不多說了,畢竟那是每位老師們的商業機密,想知道的朋友還是去上課或是買書看吧!有些小技巧不是只有在製作菓子時會用到,製作小甜點、擬真小物時都是可能可以使用的喲~

如果是單純地用日售的樹脂黏土,像是日清的 Grace、Padico 的 Modena …,記得要注意一下成品放久一點的顏色變化,或是可以在一開始調色時,混入適量的白色顏料,但我總是拿捏的不是那麼好,總是多加或是少加(下方的圖就是多加了😑)。

有些課程的調色方法是要用顏料調色的,建議大家要慎選顏料,盡量要找透明度較好的顏料,不然就要使用同樣是樹脂土的色土調色,避免做不出來和菓子那種透透粉粉的感覺,畢竟一般壓克力顏料加多了,整體會較不透的感覺。

這裡就談談我自己使用過最喜歡的黏土配方,我想應該是 Sweet Dream 小米老師的雲土,主要是因為方便,不需要擔心顏料調色問題。雖說買過幾次,有發現雲土捏起來的感覺不太一樣,有時做完的作品會比較白,有時又比較透(也可能是每次的手感還不太穩定?!),但整體而言,製作的過程體驗是最好的,成品也會有點粉粉的,更像是真的和菓子呢🍡,不過價格方面就大家自行考慮了🤣。

raw-image

靈感來源

我非常喜歡在 Instagram 或是 Pinterest 上面找尋靈感,平常有關注的是宍倉京子、三日月和菓子楊裕明老師,如果想要找可愛的動物風格菓子,我就很喜歡ぽぼっと。Pobot.Laura's Handmade 的作品~~

造型的學習

和菓子是對周圍生活環境、季節變遷等的一種藝術展現,以常見的「櫻花」為例,有做出單朵櫻花、花瓣、繁花花簇…,還有結合環境、意境的作品,像是夜櫻、水流中的櫻花、扇子上的櫻花…,從樣式百百種中,大家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歡的樣子,再去找找看有沒有製作過程的影片或是教學,我自己就在 Youtube 找到很多菓子師傅的影片,現在做菓子的不只有日本和菓子,還有中國唐菓子、韓國菓子,連西方世界都有,資源很多的。(以下圖片皆來自 Pinterest)

raw-image

小小結論

如果你是新手,加上非常喜歡這個,很想要好好地做出漂亮的作品,不是玩玩的心態,我還是建議可以有系統地去學習。不要看這個小小的作品好像很簡單,等你做了就知道挫折了。(啊~我忘了要排除天才🤭,天才的你一定可以很快就學會的💪)我有拿過一些黏土給朋友玩,有些人一開始還鄙視(?!)的看著我捏土,等(較真的)他們做完就知道捏土的難了🤣。

如果你是捏土的老手,只是還沒有做過和菓子這個主題,我會建議先看看菓子師傅的製作影片,我想這是最省錢的方式,只需要一點實驗、練習的時間,說不定會有其他新穎的技法也不一定。

如果你是之後有想要教學,使用他人的教材上課的,那就一定要去找那些老師學習啦~有的老師還有自己的黏土,說不定以後購土還有打折呢~雖然加起來會有點小貴,但哪張證書不都是一個門票呢🤭。

最後,你如果想問我是哪一種,我可以告訴你~我算是第一種,我有上過課程(不是那種整套的,也沒有拿證書),也看過書,當我學習了 30+ 顆的菓子製作方法後,其實大部分的菓子都能做出來了,相信大家也都能從多個練習中找出規律,並且嘗試練習不同的技法與媒材做出可愛、漂亮的作品的~~~期待未來你也可以跟我分享你的巨作🎉🎉🎉。

PS. 我覺得台灣的老師很厲害,這個不是我們的主流的食物,但很多老師們的作品都很漂亮呀,有的設計我甚至覺得做得比日本老師好🤭,大家都互相學習,彼此一定都可以有進步的!!!

附上我可愛的手毬們❤️

附上我可愛的手毬們❤️

參考資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loe小窩
227會員
137內容數
小小的細縫裡,夢想的小苗也會萌芽。 我想在餘生中,體會生命的感動和奧秘。 透過仔細觀察,將發現世界不同的美好。 歡迎你來到 ~ ♡ Chloe 的小世界 ♡
Chloe小窩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線上黏土課《小熊洋食屋》的學習與製作心得分享,製作可愛的微型日式餐廳場景,分享作品的保存作品方法。
Thumbnail
2025/04/03
線上黏土課《小熊洋食屋》的學習與製作心得分享,製作可愛的微型日式餐廳場景,分享作品的保存作品方法。
Thumbnail
2025/03/20
當指尖一遍遍捏出細長的松針時,我忽然在「松生不易」的感悟之下,理解了——風骨與市井其實可以共生,就像松枝與銅錢的奇妙組合,既有詩意,也貼近現實。
Thumbnail
2025/03/20
當指尖一遍遍捏出細長的松針時,我忽然在「松生不易」的感悟之下,理解了——風骨與市井其實可以共生,就像松枝與銅錢的奇妙組合,既有詩意,也貼近現實。
Thumbnail
2025/01/30
傳統年節零食有哪些文化寓意呢?除了吃吃零嘴以外,也讓我們來製作迷你袖珍版的零食吧!
Thumbnail
2025/01/30
傳統年節零食有哪些文化寓意呢?除了吃吃零嘴以外,也讓我們來製作迷你袖珍版的零食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惠香食品將台灣花磚之美和滿滿的祝福做結合,打造出具有台灣古典雅致之美的台灣花磚手工蛋捲禮盒,無論是當作逢年過節送禮,還是外出拜訪友人的伴手禮,都是體面又大方的最佳選擇。
Thumbnail
惠香食品將台灣花磚之美和滿滿的祝福做結合,打造出具有台灣古典雅致之美的台灣花磚手工蛋捲禮盒,無論是當作逢年過節送禮,還是外出拜訪友人的伴手禮,都是體面又大方的最佳選擇。
Thumbnail
真的是我覺得吃過最好吃的最中,真心推薦 其實Norika是一個不愛喜歡紅豆的人,對紅豆湯的記憶連結到幼稚園以前每天睡醒午覺起來,都會有紅豆湯或是綠豆湯,但這樣喝了三年後來看到這兩種湯都會怕,從小到大如果甜點口味有選擇那一定不會選紅豆,刨冰也不會選紅豆料, 來日本後發現日本也是有好多紅豆餡的甜點,
Thumbnail
真的是我覺得吃過最好吃的最中,真心推薦 其實Norika是一個不愛喜歡紅豆的人,對紅豆湯的記憶連結到幼稚園以前每天睡醒午覺起來,都會有紅豆湯或是綠豆湯,但這樣喝了三年後來看到這兩種湯都會怕,從小到大如果甜點口味有選擇那一定不會選紅豆,刨冰也不會選紅豆料, 來日本後發現日本也是有好多紅豆餡的甜點,
Thumbnail
日語的片假名有許多的外來語,都是直接音譯而來,多為西化之後的新事物,如「冰淇淋」(aisukuri-mu)、蛋糕(ke-ki)、咖啡(ko-hi-)、果汁(ju-su)、巧克力(chokore-to)、番茄(tomato)、麵包(pan)、檸檬(remon)、襯衫(shatsu)、手帕(hankac
Thumbnail
日語的片假名有許多的外來語,都是直接音譯而來,多為西化之後的新事物,如「冰淇淋」(aisukuri-mu)、蛋糕(ke-ki)、咖啡(ko-hi-)、果汁(ju-su)、巧克力(chokore-to)、番茄(tomato)、麵包(pan)、檸檬(remon)、襯衫(shatsu)、手帕(hankac
Thumbnail
自從上次看到棉花糖吐司的作法後,看起來好像很簡單的樣子,剛好前幾天買的吐司還沒用完,就決定自己來試試看這個甜點!這次也首次跟小孩一起玩料理,原本還擔心小兒太小會不受控或沒耐心,但意外發現他很感興趣!尤其是把食材放到烤箱內,會一直想要去看看做好了沒! ◎材料準備◎ 最常見的棉花糖吐司,就是在厚片吐
Thumbnail
自從上次看到棉花糖吐司的作法後,看起來好像很簡單的樣子,剛好前幾天買的吐司還沒用完,就決定自己來試試看這個甜點!這次也首次跟小孩一起玩料理,原本還擔心小兒太小會不受控或沒耐心,但意外發現他很感興趣!尤其是把食材放到烤箱內,會一直想要去看看做好了沒! ◎材料準備◎ 最常見的棉花糖吐司,就是在厚片吐
Thumbnail
這個已經算是過期一陣子的文章了,但想想還是把這件事情記錄下來以後給孩子看看。 收涎儀式是台灣的傳統,在德國並沒有這樣的儀式存在。買不到收涎餅乾,又沒有什麼訂製服務的狀況之下,媽媽的手作魂就這樣燃起了!
Thumbnail
這個已經算是過期一陣子的文章了,但想想還是把這件事情記錄下來以後給孩子看看。 收涎儀式是台灣的傳統,在德國並沒有這樣的儀式存在。買不到收涎餅乾,又沒有什麼訂製服務的狀況之下,媽媽的手作魂就這樣燃起了!
Thumbnail
豆花! 這是一道人盡皆知且從以前到現在都從未失傳的一門甜點手藝~
Thumbnail
豆花! 這是一道人盡皆知且從以前到現在都從未失傳的一門甜點手藝~
Thumbnail
簡單介紹日本和菓子的歷史及發展,樹脂黏土製作和菓子的學習資源與心得感想,包含免費公開影片、付費實體和線上課程以及書籍、講義。
Thumbnail
簡單介紹日本和菓子的歷史及發展,樹脂黏土製作和菓子的學習資源與心得感想,包含免費公開影片、付費實體和線上課程以及書籍、講義。
Thumbnail
店名:烤醬糰子 地址:駁二藝術特區 官網:https://instagram.com/ab20050?igshid=ZjE2NGZiNDQ= 有人喜歡吃小麻糬那種黏黏的點心嗎 如果喜歡的話 那這家的糰子你應該也會喜歡喔❤️ 一直都對日本這種的小零食很好奇,剛好我朋友是從日本打工渡
Thumbnail
店名:烤醬糰子 地址:駁二藝術特區 官網:https://instagram.com/ab20050?igshid=ZjE2NGZiNDQ= 有人喜歡吃小麻糬那種黏黏的點心嗎 如果喜歡的話 那這家的糰子你應該也會喜歡喔❤️ 一直都對日本這種的小零食很好奇,剛好我朋友是從日本打工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和朋友在台灣旅行期間見面吃飯敘舊的情況。作者和朋友一同品嚐了無限續吃的豆花店和美味的車輪餅。文章中融入了食物、友情和回憶,是一篇充滿愉快和感激之情的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和朋友在台灣旅行期間見面吃飯敘舊的情況。作者和朋友一同品嚐了無限續吃的豆花店和美味的車輪餅。文章中融入了食物、友情和回憶,是一篇充滿愉快和感激之情的文章。
Thumbnail
生平第一次做糕點,就獻給了中式小喜餅,原來每一口扎實的口感都來至烘焙者的用心,才有我們喜歡吃的點心零食。 不成想一個小小的傳統手工美食來至於這麼多繁雜手續,只為了能讓人聞者心動吃者動心,自己做過才知前人的辛苦研發都是值得的。 傳承著每一道點心的心血結晶,每一代文化的精華;因應每個人不同的喜好與選
Thumbnail
生平第一次做糕點,就獻給了中式小喜餅,原來每一口扎實的口感都來至烘焙者的用心,才有我們喜歡吃的點心零食。 不成想一個小小的傳統手工美食來至於這麼多繁雜手續,只為了能讓人聞者心動吃者動心,自己做過才知前人的辛苦研發都是值得的。 傳承著每一道點心的心血結晶,每一代文化的精華;因應每個人不同的喜好與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