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才,我看了一部大約四分鐘的剪輯影片,那是部我一直想看、卻始終找不到好時機觀看的二創作品。
之所以找不到時機,是因為我一直期待著能在精神與心靈狀態最理想的情況下,去欣賞這部影片。
然而,如果按照這個想法,或許我永遠也不會去觀看它也說不定……染上灰白色調的我們,始終追尋著獲得滿足。
現代社會中,人們雖然擁有比幾世紀前更複雜的娛樂和文化,然而多數人內心總是感到空虛,渴望獲得某種能填滿自我靈魂的事物。
無論大小、每個人心中都一定有著空洞,那是需要花上一輩子的時間去想辦法填上、猶如詛咒般的使命與憧憬。
人類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生物,我們活著並非只為了繁衍後代、對於死亡的恐懼、同時也是為了尋求下一個更美好的『瞬間』。
『活下去』這件事,與其說是為了延續生命,不如說是為了填滿自己的心靈……正因為相信著下一個瞬間或許會發生什麼好事,人們才能無數次地從泥濘中艱難地站起身,狼狽地踽踽而行。
我的一生中,曾有幾次認為,自己或許就是為了那個瞬間才會活在這個世上,自己也許就是為了與這部電影、這首歌、又或是這位作家相遇,才會努力活到今天。
正是為了與你相遇,我才會活到現在。
如上文提到,我認為創作的優秀,能透過這種方式來進行辨別。
當某個人相信──『自己就是為了與它邂逅,才會活到現在。』
這時候這部作品無疑就是那個人心目中、獨一無二的神作。
我總是在尋找自己的理想狀態、渴望令自己在完全狀態下接受改變,成為最理想的自我……但或許我一直都錯了。
真正優秀的創作,不是另一顆清澈透明的心更加純淨璀璨,而是將一個在萬千世界中苦苦掙扎、疲倦不已、混濁不堪的腐敗之心,注入哪怕一點點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