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橫跨六季正傳影集、兩部電影、三季續作,總計將近三十年的時光,《慾望城市 Sex and the City》這部關於女性與城市的現代神話,終於迎來最終章。HBO Max 在《慾望城市:華麗下半場 And Just Like That…》第三季播出最後一集前夕,宣布這將是全系列的完結季。對許多 X 世代(我想應該也不只是女性)而言,這不只是一齣劇或一個角色的告別,而是青春的退場、一段時代語彙的終止。

在 1990 年代以前,HBO 雖已有「付費頻道」的先行者地位,但主要靠電影首播與脫口秀內容撐場。到了 1998 年,《慾望城市》的推出強調質感與尺度並重,突破當時三大美國電視網與有線電視的限制,以「不打碼」的性愛描寫與談話尺度震撼主流電視文化;同時也樹立「觀眾為主」的品牌聲音。比起迎合廣告商,《慾望城市》明顯以觀眾共鳴與文化對話為核心,使 HBO 逐步形成「做給成人看的精品劇」的形象,這與後來《六呎風雲》、《黑道家族》、《火線重案組》等成人向劇集的策略一脈相承。
《慾望城市》不是唯一造就 HBO 的影集,但它是第一部讓 HBO 成為「品牌化」代名詞的原創劇。《慾望城市》的出現,讓 HBO 從「有預算的電視電影」,晉升為邀請觀眾參與文化對話的話題創造者。更重要的是,它打開了一個空間,讓女性角色主導故事,談慾望、談自主、談友情的真實樣貌。對一整個世代的觀眾來說,這是一場準備上場的生命彩排,她們在凱莉、米蘭達、夏綠蒂和莎曼珊身上,看見了自己,或是那個自己想要成為的版本。

為什麼《華麗下半場》讓人不想接續?
從1997年的小說,1998年到2004年的影集,2008年和2010年的電影版,在疫情期間,2021 年開播的續作《華麗下半場 》,少了莎曼珊,眾角色們進入人生下半場,面對著時代變遷帶來的一連串尷尬。凱莉不再使用打字機,專欄也沒有了,改為錄podcast。從時髦的都會女郎變成黃金女郎版本,身體病痛、伴侶失落、人生的不確定與重構,加入各類型的族群光譜,表面上似乎擁抱更開放的情感觀,但在傳遞政治正確的過程中,卻喪失了過往那種隨性揮灑的魅力。彷彿人生進入下半場,帶來的只有失落、遺憾、混亂與失敗。
過去的《慾望城市》表面談慾望,內在追求愛。如今,《華麗下半場》卻像一份充滿責任與焦慮的生活報告書,每段對話像是經過反覆潤稿的聲明稿,生怕踩到任何文化地雷,卻也因此少了人味。

登場的新角色「只是出現」,卻沒有「活過」,這種被多元文化壓扁的敘事深度,尤其在莎曼珊這樣的自由分子缺席之後更為明顯。她不只是代表「性」,而是象徵自我肯定與情感主導權的靈魂角色,她的離開,也許正說明了這齣劇已無法再承載那樣的自由靈魂,現在角色們,雖看似更包容、多元,所謂「華麗」,實際上卻陷入另一種新的僵化…曾經那些能夠將痛苦轉化為機智的女人,如今腳步變得沉重、步履蹣跚。
我幾次試圖追《華麗下半場》,但總是不忍接續…失去愛人、婚姻、自信、健康、美貌的過程,真正令人遺憾的不是角色變老,而是創作者團隊似乎也不知道如何陪她們好好老去,想與年輕觀眾對話,卻仍使用舊時代語法,那種跟不上時代腳步的無力感…或許,我只是不想面對自己也變得如此這般吧。

X 世代的 27 年:這句「再見」,說得出口嗎?
看《華麗下半場》,我期待的是從熟齡人生中淬鍊出的幽默感與灑脫感,能夠給觀眾當成範本,甚至成為指引。畢竟,《慾望城市》的長壽與成功,某種程度正是因為它總能站在女性生命的轉折點,20多歲談性、談自由,30多歲談婚姻、談選擇、40歲以後,談失落與療癒。而今來到 2025年,許多觀眾也與劇中人一樣,正在學會告別:告別某段愛情、某種生活方式,甚至告別自己曾經的樣子。
在這場近三十年的影像陪伴裡,觀眾從「女人能不能像男人一樣玩弄愛情」的提問,走到「人該如何與時間共處」的深層對話,《慾望城市》系列是屬於 X 世代的劇集。如今《華麗下半場》的落幕,或許象徵一個更宏觀的趨勢…影視內容不再追求單一主角的神話,而是朝向群像敘事、多元視角發展。這不僅是一場結束,更是世代話語權的轉移與重整。年輕觀眾不再單靠凱莉語錄找尋解答,而是從更多樣的聲音中學會提問。

在串流世代,觀眾的陪伴時間變得碎片化,我們不再關注凱莉和她的好友們,每週末Brunch的話題。社群媒體讓每個人都能自述人生,《慾望城市》系列這樣橫跨三十年的情感連結,將成為難以複製的經典記憶。只是活到這把年紀,我們終究得道別…不只是對凱莉,也不只是對《慾望城市》,是對那些曾在午夜街頭穿著高跟鞋奔跑、以為人生所有問題都能用姐妹聚會解決的自己,說聲再見。
影集最終,凱莉接受了人生沒有愛情的現實,她決心不把這件事看作「悲劇」,「獨自一人並不代表孤單」。女主角莎拉潔西卡派克也在社群媒體上正式告別凱莉這個角色:「Carrie Bradshaw 在我生命中佔據了 27 年。我想我愛她甚於一切。Carrie Bradshaw has dominated my professional heartbeat for 27 years, I think I have loved her most of all.」這不只是一位演員對角色的告別,也是一場橫跨虛構與現實的鏡像對望,一路看《慾望城市》的觀眾,在這場送別裡,也悄悄送走了某一個版本的自己,真正難以割捨的,從來不是角色,而是我們曾經相信人生可以充滿無限可能的那段時光。
《華麗下半場》結束了,《慾望城市》終結了,面對最後一集的演職員人員表,按下暫停鍵,空出三分鐘,哀弔一下,紀念終將退場的我的青春!

雖然過時,但我還是很樂意重看SATC的六季影集版。重溫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