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兩個禮拜,一次三集的長度,六集的《鋼鐵心》上線了,漫威一整個就是清庫存的概念,趕快播完,當作沒事。罵歸罵,下禮拜就忘了這齣戲存在過。對於漫威電影/影集失落的遺憾,《鋼鐵心》不會是第一部,我想也不會是最後一部。身為「鋼鐵人」精神繼承人的莉莉威廉斯Riri Williams,本該承接東尼史塔克的智慧、幽默與傷痕感,卻在這齣劇中,失去了核心。她像是一具空心裝甲,在公式化的劇情與生硬的對話中迷走,連帶讓這部作品的存在意義也顯得模糊起來。
整部影集像是「設計給某個觀眾群」的產物,但當你追問這群觀眾到底是誰,大概漫威自己也回答不上來,整齣劇節奏跳躍不定,時而想當少年英雄成長,時而又想碰撞社會議題,沒有真正咬住觀眾的情感線,反派設定模糊,動機飄忽,將裝甲和魔法綁在一起,根本就像是AI根據大數據寫出來的劇本,即使當年錢少成本低的《鋼鐵人1》,都比這精緻太多。

整體而言,《鋼鐵心》最糟的是角色設定虛弱,原本應該是少女版東尼史塔克的莉莉威廉斯,從《黑豹2》登場,就少了那份少年英雄的魅力,這次影集版,且無論那種一廂情願的莽撞個性,只會劫富不願濟貧的自私,多了許多尷尬的台詞,一直複製貼上「青春版鋼鐵人」,卻沒了靈魂。
整齣《鋼鐵心》像是一場徘徊在成人向還是青少年向的影集實驗,弄得每一集的節奏、氛圍和調性都不一樣,別說英雄旅程,連迷走青春都拍不出來…讓人困惑的地方,就是科技與魔法的對撞,原本應該成為這部影集最有張力的核心主題,卻反而變成了最混亂、最無說服力的橋段,讓這原本有機會發展成一種有趣的哲學探問:「科學與神秘」能否共存?或是,莉莉能否以純粹的工程邏輯,破解超自然之謎?影集從頭到尾沒有清楚交代魔法如何存在於這個世界裡,自己創造的東西是否真的能改變世界,還是只是另一種幻想?

從《汪達幻視》到現在,梅菲斯托Mephisto變成了MCU 最會「釣魚」卻永遠不上鉤的傳奇角色,如今在《鋼鐵心》草率登場,讓MCU宇宙最具話題性的惡魔角色,變成打醬油的路人甲。缺少明確動機與劇情貢獻,對於推動主線或角色轉變,一點實質作用都沒有,浪費掉了話題能量與角色潛力。
《鋼鐵心》是一部關於年輕天才機械師的英雄旅程,背景是現實中的MIT與現代科技,梅菲斯托的惡魔論述出現在這樣的敘事中,就像在搖滾音樂裡,硬插一段歌劇演唱;看完,我當下第一個感覺是:萊恩庫格勒去哪了?

掛著《黑豹》導演萊恩庫格勒是製作人之一的名號,在《鋼鐵心》裡,萊恩庫格勒的風格幾乎無跡可尋,沒有《黑豹》那種文化質感、沒有角色深層掙扎、沒有敘事的重心,原以為他可以為這位非裔年輕女英雄注入文化厚度與角色深度,延續他過去擅長的「情感政治張力」與「角色心理矛盾」,如今看來,《罪人》隨便挑一場戲,都比《鋼鐵心》全六集來得真情實感,雖然我也明白他的名字只是漫威背書的工具,但是現在淪為蓋章騙錢的功能,真得大可不必,你不缺漫威這塊餅。
看完《鋼鐵心》,我不想在未來的《少年復仇者》,再看到一次莉莉威廉斯;原本應該要讓新世代英雄登場、接棒鋼鐵人,卻少了傳承重量,只看到一個角色在公式化敘事裡掙扎,外加一個被浪費的反派與視覺疲勞的特效,雖然不見得要說出:「I am Iron Man」這種石破天驚的台詞,但也別讓她變成一個用3D列印,就以為可以登天的自私混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