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一座沉靜的城市,靠著海,也擁有歷史的痕跡。
鎌倉,若你熟悉日本旅遊,大概不會陌生——
從東京市區搭電車約莫一個多小時就能抵達,這裡既有寺廟古蹟林立的老街風貌,也有湘南海岸的陽光與海浪。
它不單只是觀光勝地,
曾經,日本第一個武家政權「鎌倉幕府」便在此誕生,
而開創這一切的,就是源賴朝。
我第一次來鎌倉,是在2016年,那年是我人生第一趟日本獨旅。
當時的我還不太熟悉怎麼安排行程,也不太知道該如何獨處旅行,
卻很篤定地把鎌倉列進了路線裡。
江之島的海岸風景、鶴岡八幡宮的華麗莊嚴,都是熱門景點,
但有一個地方,是我心裡真正想去的目的地。
"源賴朝之墓"一個不太起眼、甚至有些冷門的景點,
卻是我心中非去不可的地方。
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
我總會想實地走訪那些只存在歷史故事與歷史電玩遊戲裡的人物足跡。
想像著當時的大人物是生活環境以及看到的各種人事物。
八年後的2024年,我又來了。
但這次的我,已經不是當年那個第一次獨旅很緊張的旅人。
這八年間,發生了太多事,
影響的層面可以說到人生層級,此時的心情與第一次充滿未知的興奮感完全不同。
這次重訪鎌倉,我心裡只默默對自己說了一句話:
「我來履約了,賴朝公。」
回顧2016年的鎌倉
那天的鎌倉,天氣非常好,那時候是六月的夏天,非常炎熱。
我下了電車,背著熟悉的背包,走在還不熟悉的街道上。
鶴岡八幡宮的人很多,江之電電鐵也一路滿滿的觀光客,
好不熱鬧。
而我則悄悄繞過這些鬧區,走進一條不起眼的巷子。
我印象深刻,那是個兩旁都是住宅區的巷子,而且還有一座小型公園。
當這個住宅巷子走到盡頭,看到一座石階梯,
源賴朝的墳墓,就藏在這樣一個地方。
石階斜斜地往上延伸,兩側是低矮的竹林,空氣忽然變得寧靜起來。
幾乎沒有遊客,有看到一兩個伯伯擦身而過,感覺像是住在當地的居民。
我慢慢走上石階,邊走邊想著:
「一個開創幕府政權的人,墳墓居然在這麼不起眼的地方。」
走到最上方時,我看到了一座簡單的石塔。
沒有華麗的飾品擺設,只有旁邊有個標示牌寫著"源賴朝之墓"。
如此的樸實不起眼,就這樣呈現在我眼前。
我雙手合十,低頭鞠躬,然後停了一會兒。
我對他的認識其實不如戰國時代的將領熟悉,
但知道他是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他創立了第一個武士政權,
但他也殺了幫助他取得政權的最大幫手,也是他的弟弟"鐮倉戰神 源義經"。
我在墳墓前,帶有一點敬意、一點浪漫,還有一點五味雜陳的心情,
說著自己從哪裡認識賴朝公、也分享了一些獨旅的一些趣事。
離開前,我站在石階上回頭看了一眼那座墓。
心裡想著:「如果有機會再來,我會再來看你。」
這句話,當時只是隨口說的,或許有可能不會再來。
沒想到,真的過了八年,我又再度踏上了這裡。
2024年:再訪之時
八年後的鎌倉,看起來和當年差不多。
車站前依舊擠滿觀光客,鶴岡八幡宮人潮依舊絡繹不絕。
江之電仍舊持續在海岸沿路奔走。
改變的,不是這座城市,而是我。
這次的旅行,不再像第一次那樣充滿新鮮與興奮。
心中反而多了一份沈著,甚至有點嚴肅。
我知道自己不是單純的來走馬看花的,
而是帶著一個約定回來的。
我又來到了兩旁都是住宅區的巷子裡,走到底又見得曾經熟悉的石階入口。
再一次走上那條石階,但腳步比當年慢了許多。
兩旁的竹林還在,石塔也還在,感覺時間從未流動。
只是,這回站在墓前的我,心裡已經多了太多故事。
這八年間,經歷過一些悲傷的事情,但也得到過一些東西。
有些事讓人覺得自己像是被推著走,無法控制;
有些事卻又在回顧時,才發現原來是自己內心早已改變了。
我站在那裡,沒有多說什麼,只在心裡默念:
「我來履約了,賴朝公。」
說完這句話,我坐在石地板上,手上帶著兩瓶寶特瓶綠茶。
一瓶放在我旁邊,另一瓶放在石塔前。
說著「賴朝公,我帶了一瓶茶,不介意的話,聽我說說話吧」。
我就像跟朋友聊天般的,訴說著這八年發生的事情以及心境的轉變。
確認自己即使經歷了變化,仍然願意與過去的自己相遇。
要準備離開的時候,我對著石塔面前說:
「賴朝公 我還會再來,下次見面的時候 就是我小有成就的時候,說定了!」
石塔依舊安靜,只有風聲。
但我帶著雀躍、愉快且堅毅的心情,離開了這裡。
心裡期待著下次見面的情景。
餘韻
離開源賴朝的墓,我順著石階往下走。
鎌倉依舊是鎌倉。
車站裡的觀光人潮不會因為我的心境而有任何不同。
但在我心裡,這座城市卻被深深刻下一層新的意義。
八年前的我,在這裡許下一個天真的約定;
八年後的我,帶著悲傷與改變,把這個約定完成。
人生也許就該如此:
有時候在不經意的一句話裡,藏著一條未來會回頭走過的路。
我搭上了前往橫濱的JR電車。
電車慢慢駛離鎌倉,窗外的海閃過片刻。
我想起那座墓,想起自己這些年的轉變,
心裡卻出奇地安靜。
也許有些事不需要急著找尋,
因為答案,會在時間裡慢慢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