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法鼓山結緣甚早,多年前外婆往生時,
我參加安和分院的「念佛共修」,
法會開始前,到櫃台登記往生者姓名,
法會結束時,法師會一一唸出往生者姓名,
我們家屬就向大家行禮,感謝大家念經迴向!
整個過程非常莊嚴。
後來家中幾位長輩往生,我都依照這模式。
而且,我覺得法鼓山很好的是,不會藉著辦法會亂收錢。

7月份,參加了法鼓山安和分院的幾場法會,
事前,我還在線上登記了雲端法會寫牌位,也捐款護持道場。
但到了法會現場,都沒有看到牌位。
法會結束後,
法師要大家在心中默念,把念經功德迴向給你想要的對象。
我問過櫃台,她們說雲端牌位會投影在兩旁的電視,
但從頭到尾,兩旁的電視只有正對著正前方大殿、主持法師的畫面。
所以,雲端牌位到底在哪裡?
還是已經簡化到,連現場也不會有投影雲端牌位?
法鼓山官網上關於雲端祈福的說明:

雲端牌位
法鼓山自2007年首創光影科技投影雲端牌位,取代焚燒紙製牌位的儀式,讓法會的儀軌既如法又環保。聖嚴法師曾開示,參加法會關鍵點不只在於牌位,而是來自當下那份祝福的心念,運用共修的力量,與佛菩薩慈悲願力感應道交,進而達到消災超薦的圓滿力量。超度不執著於形式,瞭解無常與無我,放下執著,不拘泥於時代媒材的演變,提起心力虔誠祝福,雲端牌位功效亦是無遠弗屆。
當初我很認同雲端祈福的觀點,才會報名。
只是不知道到最後連牌位也省去,會有效嗎?
佛教儀軌儀式這樣的改革,是創舉,
我找了佛教相關資料,依舊沒有答案。
如果你有用過雲端祈福,也歡迎你留言分享你的心得
多年來,我一直推薦法鼓山給親友參考。
但經此事,我不敢再推薦。
幸好,我有親自參加法會,要不然我不會發現這問題。
不知道往生的親友能不能收到我的祝福?
我也花了時間、金錢,
萬一對方沒收到.....那?
很煩惱,因為這問題無解。
(畢竟我還跟長輩說我有寫牌位,事情沒辦好,我很自責)
接下來農曆七月的法會、梁皇寶懺、水陸法會等等,
我也不敢再嘗試雲端牌位。
若真是「超度不執著於形式」,不一定要有牌位,
在家自己念經迴向就好,何必花錢報名法會?
要不是因為長輩身體不好,無法前往,
我也不會代替他們參加法會,也算是安長輩的心。
想來只有我們這代人會祭祖,年輕人哪信這些?
像我這種單身的、沒子女的,
往生後根本沒人記得我,早就看開了。
無意間,查到原始佛教(上座部佛教)的相關資料,
根本沒有「超渡」這件事。
我才想到,
我們(中日韓)信仰大乘佛教,與原始佛教的教義不一樣。
難怪之前看佛教相關書籍,總覺得好像有點怪怪的?
現在恍然大悟,用原始佛教去解釋,那就通了。
當然,宗教自由,這就看個人的選擇。
(結果,我看了一堆原始佛教的教義影片,
也是意料之外的收穫,心情平靜多了,感恩!)
印度製作電視劇《佛陀》(我找到的這版,有中文配音及字幕)
有一段劇情是:(請從23:20開始收看)
有人問佛陀,「儀式能讓亡者從生死輪迴中解脫嗎?」
佛陀說:任何祭祀、儀式、禱文,都不能改變亡者生前所作之業,
唯有善行能打開解脫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