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網找育幼院的資料及口碑,想捐款支持。
無意間看到多篇自稱從小在育幼院長大的孩子發文,共通點是自卑、不敢提起自己的出身。
還有一位曾被同學當面嘲笑:「你身上穿的、用的,都是靠別人捐錢才有的」云云,看了讓人很心疼!
「世界上到處都有這種酸民,
你放心,這種人碰到任何人,就算面對富二代,
他也一樣,狗嘴吐不出象牙。
你不需要自卑,
我的貴人之一,就是在育幼院長大,
英雄不怕出身低,只要有實力,
大家不敢輕看你!」
我想起大學時代,參加救國團活動,
同組一個男生,每次用餐總是固定坐在同一位置,
我好奇的問他原因,自此開啟話題,成了朋友。
後來他主動提起,自己在孤兒院長大,
我剛開始不相信,以為他在開玩笑,
他才娓娓道來,
他爸媽是當年從大陸撤退的大陳義胞,
父母過世後,他跟姊姊從小就住在華興育幼院。
我很震撼,他很自信、陽光笑容,
跟我們想像中孤兒院長大的孩子不一樣,也不搞悲情。
而且他人緣好,不管男女,只要跟他聊過天,都喜歡跟他在一起。
他聰明、見識廣博、做事勤快、朋友多、幽默風趣,
跟他相處很愉快。
回家後,自己反省很久,
大約小學時代,我就立志,將來長大賺了錢要蓋老人院、孤兒院,
幫助他們,不要過苦日子。
他看似一無所有,但活得快意灑脫,
我的意思是說,雖然我也有原生家庭的問題,
為何我卻這樣不快樂?

受到他的啟發,
後來我變了,變得勇敢、有自信、敢挑戰。
看電影《鐵達尼號》時,
我完全懂女主角蘿絲的心情。
她倖存後,脫胎換骨,再也不是以前那個悶悶不樂的女子,
到了美國展開新生活,勇於冒險、活出自我。
在那個年代,就是新女性。
先聲明,我跟他的關係不是「傑克與蘿絲」(請不要腦補!)
他一開始就說他有女朋友,
我們不是男女關係。
救國團活動之後,原本還有聯絡幾次,
但幾年之後就失聯了。
細數我後來的改變:
1.畢業後,我又去唸了完全不同領域的學科,拿到第二學位。
也通過國考。
2.加強英語,及學習其他外語,
還學了精油調香、有氧舞蹈、彼拉提斯、佛朗明哥舞、品酒課、咖啡課程。
還有花藝設計師資格、丙級烘焙證照。
2.跨領域,換了幾個很有挑戰性的工作,
看到不一樣的人與世界,
從億萬富翁、立委到弱勢,各行各業,我都有機會深入了解。
3.原本對旅行完全沒興趣的我,終於嘗試出國觀光,
沒想到後來竟然上癮了,
因為沒錢跟團,
所以開始自助旅行,自己找資料、訂機票,
(早期網路不發達,中文旅遊書不多,旅遊資料要看《米其林旅遊指南》等原文書)
每次到歐洲,自己背著10公斤的背包,定點旅行。
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也有機會跟不同國家的人,交換心得,視野大開。
別人出國是狂掃名牌、吃米其林大餐、大採購,
我是衝到羅浮宮、大英博物館、奧賽美術館等博物館,
泡上一整天,細看名畫古物,就心滿意足,覺得此生無憾!
我比較「不食人間煙火」,屬於「無欲則剛」那種人,哈哈!
當然,改變後的我,這一路上,
我又碰到很多貴人的幫助與啟發。
用現代的術語,就是讓我「不斷升級」。
大感恩!
你別以為我順風順水,
我身邊也是反對聲音不斷:唸書有什麼用?出國旅行有什麼用?賺錢才重要.......等等。
根本沒人挺我,
要堅持走自己的路,並不容易。
如果跟當年的我說,
「將來會有重大改變,一直在跨界、全世界走透透」
19歲的我一定不信。
如今回頭看,
非常感謝他,
他沒有跟我說過什麼大道理,
就是以身作則,讓我看到該怎樣過日子。
如果沒有遇見他,我的人生不會有這樣大的轉變。
尤其在傳統保守的家庭,
我不可能變得勇敢、敢挑戰,沒有經歷過磨練、不付諸行動,人哪會有自信?
後來的我開朗自信,走出自己的路,擁有自己的天空,
都要感謝他!他是我的貴人!
他讓我變得更好!

最後,以《小甜甜》歌詞,跟大家共勉:每一個孩子都勇敢,
每一個孩子都樂觀,
自立自強有信心,前途光明又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