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間,逐漸開始有遍地開花的「食物銀行/實物銀行」,更能與在地區域連結。
大白話來說就是:「能在家裡附近真的太太太方便了!」
●衛生福利部各縣市實(食)物銀行捐贈及申請窗口家裡逐漸越來越少吃零食、麵類食品,但是法會共修時收到的各類供品,再喜歡都吃很慢,還沒吃完下個法會共修又來啦!
好幾年前就知道有「食物銀行」,覺得這也太棒了吧!但一查,怎麼都離我家好遠......每次都要累積到一大堆後特別跑一趟。偶而會祈願一下希望能有間離家近點的食物銀行/實物銀行就太理想了!
登登!今年家附近真的開了一間「食物銀行/實物銀行」,整個環境跟人員都非常讚!馬上把喜歡的好吃的整理三大包直送分享去。
他們手上有非常專業的媒合管道,各種生活用品、保存期限內的美食(不確定能分享什麼的話可以事先聯絡確認,每個單位可能都會有自己劃定的範圍),總是能很棒的分享給需要的人。有些單位還有更多慈善業務或各種活動等,不管是想要分享的人,或是需要幫助的人,想來都能圓滿的各取所需。
飢餓這件事,真的是基礎中的基礎生存需求。餓上一天看什麼都好吃,餵飽肚子後感覺就可以再多走兩步。尤其台灣目前是個剩食爆炸多的時代,一方是生存基礎都有點危險的族群,一方常常是還未拆封就已放到過期的剩食製造者,如果能有管道媒合起來,感覺就很美好。
果然再次印證一件事:一旦真心想要斷捨離,整個宇宙都會秒參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