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麥可・關 Michael Quan
- 譯者: 鍾榕芳
- 出版社:方言文化
- 出版日期:2024/12/13
大綱
這是本介紹財務自由觀念想法的入門書,說明FIRE財務自由的意義是什麼。
Finance財務
Independence獨立
Retire退休
Early提早
所以本書從挖掘自己花費習慣、內心對退休生活的想像著手介紹,說明如何調整理財觀念、介紹增加被動收入的方法、擺脫現有債務錢坑、創造現金流、擬定計畫到加強心態,書中有不少問答,可以了解自己適合什麼樣的方式進行,最重要的是,自己希望的財務自由內涵到底是什麼。
這方面的書市面很多,就不仔細贅述。
那,選這本書當讀書會主題,卻又不好好介紹,是想做什麼呢?
動機
讀書會的宗旨在於誠實,我會直接闡述內心真實的想法。
個人已經很久不曾看過類似這樣的書籍了,以前讀過許多理財投資觀念的書,但近年較常看的都是歷史和小說類別。最近讀過關於財富自由的書是數年前楊應超的《財務自由的人生》,對於理財我認為自己已經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且這方面的書內容大多大同小異,介紹觀念→導入實例→養成心態和方法,但能不能實踐還是在個人。
這幾日因為工作的關係,想轉換跑道,又在hamibook中看到這標題,便翻閱看看。一看之下,沒有驚為天人(?),但裡面問答的方式倒是想要回答看看,加上我對自己理財觀念也許太過有自信,卻遲遲未能達到目標,也想看看書中有沒有新的方式,也藉此檢視自己內心的想法,所以決定用這本書當作新讀書會的第一本書。
書中有一句話是我非常認同的:
信念→行動→結果
如果要改變現況,沒有行動,就不會有任何結果。
問答開始
以下的A是我的答案,如果可以的話,也請正在觀看這篇文章的您一起寫寫看,回覆在底下留言也好,在自己的部落格書寫也好(別忘了tag一下),一起來分享彼此的看法。
目標
Q:追求財務自由的理由是什麼?
A:我想要的財務自由是,不用大富大貴,但有想買想要的東西不需要省吃儉用,甚至影響生活,也不會為了錢被逼迫著做任何事,包括需要工作,或被貸款綁住變得生活無從選擇。個人消費從不奢侈,但在合理的範圍內,或是偶爾突發的購買慾中,消費能自由自在,不用考慮太多,像書中提的:「不受金錢束縛地運用自己的時間」。
Q:理想人生是什麼模樣?
A:因為我的興趣很廣泛,理想人生很單純就不為錢所苦,然後做有興趣的事情,包含旅遊、運動、寫作、音樂、甚至開店,坦白說沒有認真想過什麼是理想人生,這問題讓我腦中瞬間空白,退休或不用工作後就是理想人生嗎?還是和另一伴健康終老?什麼叫做理想?我沒認真思考過。
Q:你有能力達成財務自由嗎?為什麼?
A:我覺得有能力,但開始理財到現在16年了,沒達到預期的成果,所以變得不太有自信,不知道能不能達到想要的生活,雖然每天都抱持著期待,然後在現實中繼續為工作所苦。當初畢業時預期退休是40歲,現在改到45歲,未來會不會到50歲,已經開始往這方面想了。
Q:你的財務自由旅程,可以讓你有什麼新的方式為他人付出?
A:曾經有朋友不曾接觸過類似的書籍,透過分享「收入-儲蓄=支出」的基本觀念,和自己從理財小白到慢慢實踐的過程,幫助朋友從月光負債卡費族,變成能克制消費,現金流從負轉正,這樣就很高興了。
理財中有個觀念是保險,用最小的保險支出,獲得最大的保障,也就是透過保險進行風險管理。曾經協助過身旁許多人重新檢視自己的保險內容,加上自己罹癌治療過程中靠保險支應不少費用的實例。
這些是我學習這些過程中,實際幫助到身旁一些朋友,能發揮些用途其實很快樂。
Q:如果金錢不再是困擾,你會想給這個世界什麼?
A:年輕時我想學習台東的陳爸,無償幫助一些因家庭關係,徬徨但本性不壞的孩子,可以到我的空間看書、學習音樂之類的,把自己所學來幫助一些人。
現在發覺自己能力不足,如果財務自由,我想開間店,將自己的興趣能在這間店中呈現,結合藝文展覽,結交有共同喜好的朋友。
Q:如果正面信念都到位了,你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有什麼事情是你會繼續做下去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模樣?
A:想像中的自己,應該是不會變,現在做的事都會繼續做下去,只是不再為工作困擾,能更自由隨心所欲,時間更加自由。
我會想過更規律的生活,固定時間起床,固定時間運動,固定閱讀寫作,奇怪的是,這些明明現在就可以開始做,為什麼要等到財務自由才能規律呢?
寫到這,發現了我想要的生活不用等到財務自由才能開始做,現在就能開始執行實現。那麼回到問題源頭,為何我需要財務自由?最大的問題點可能是,現在的工作佔據太多時間和精力,回到家只想放鬆,沒辦法過隨心所欲的日子,還是,這只是理由?
心態習慣
科技是很好的工具,但因為社群媒體在科技中大行其道,我們常陷入其中,效率不彰,很多閒暇時間沒有好好利用,只要發現了,就可以改變,把精力拿回來,放在追求財務自由上。
A:我有發現自己越來越難專心在做一件事上。工作也是,看電視也是,閱讀也是,寫作也是,三不五時就想拿手機來滑一下,明明上面都是隨機的訊息,不看也不會怎樣,但就是克制不住想滑個兩下。就連寫這篇文章也是一樣,寫沒兩段,就會想看一下別的東西,或是突然想到要查什麼資料但之前忘了查,太多太多事情讓自己分心。
回想上一次進入心流是上個月受訓的時候(詳情參閱這篇文章),受訓的時候我是選擇住宿的,在那簡陋的空間裡,只有自己帶的一台性能不佳的筆電和手機,沒有其它任何娛樂,加上限時一個月內要完成的團體報告和考試,當時很容易就進入心流狀態-鑽研報告哪邊需要修改,和看懂教材的內容以學以致用。
除了短期目標,知道自己只需要竭盡所能渡過一個月外,還有外部環境的關係,少了很多干擾自己的人事物。原本工作的事可以一概不理,也沒有其它誘惑,全心全意地投入受訓。
有時會懷念當時的自己,雖然疲倦,但單純有成就。
現在回來了,想改變什麼,但慢慢地又被原本的生活步調拉住,千萬別再回到原點。
財務自由的重要習慣:
簡單至上:習慣不能太複雜難以維持
創造滿足感
老習慣帶新習慣:把新習慣加在原有習慣上
社會契約:目標公諸於眾,讓別人監督自己
趨樂避苦的天性
Q:你的理財好習慣有哪些?哪些可以繼續增強,發揮更多影響力?
A:有堅持記帳的習慣,並定期統計分析,也確定投資方式是可行的,只是不像別人迅速且大富大貴,慢慢也是累積了資產。
我不確定自己的理財方式能對別人發揮多大的影響力,但在人生各個面向,如果能幫助到人,都是很開心的一件事。
Q:你的理財壞習慣有哪些?目前有哪些對你有害無益?
A:需要加強的也許是對分析的信心,常常會受市場情緒影響,決策有時不夠果斷。
理財方面應該是常常會突然被某種新鮮的事物燒到,就會想嘗試、蒐集或購買,一但體驗過可能很快就消失興趣,如果能減少這些非必要開銷就好了,但有時能多體驗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有點兩難。
Q:你有什麼可以賺錢的技能?包括現在工作用到的,以及還沒拿來賺錢的。
A:現在工作擅長的是書寫計畫,創意發想,但我現實的工作摻雜更多庶務執行。
如果到其它行業,不夠有信心能跟現在的年輕人競爭。以前的話對寫作有信心,現在詞不達意狀況有越來越嚴重,投過幾次獎項也無疾而終,也不夠恆心持續創作。
吉他的話大概也是遇到了瓶頸,如果要靠它當生財工具,是遠遠不足,得過且過的生活無法持之以恆學習進步。
好像越寫越悲觀了,我真的行嗎?
思維及核心價值
空有願景,沒有行動,就只是做白日夢;
做足行動,但沒有願景,就只是虛度光陰;
抱持願景,起身行動,則可以改變世界。
A:透過這次問答,似乎真的釐清了一些自身的問題狀況,總是不夠有耐心完成一件事,每當持續一陣子且狀況不錯時,總有其它事物打擾,接著擱置一段期間後重頭來過。心中的願景想法也不夠清晰,興趣太廣泛沒有全心全意的投入,該是限縮聚焦的時刻了。
Q:勾勒專屬於自己的自由理想未來,請寫下工作之外,能讓你享受人生的所有方法。你會做些什麼好玩又能發揮創意的事情?對於提早退休,你最期待的是什麼?
A:旅遊、寫作、甚至徒步環島、朝聖之路,參加一些特定聚會,多認識一些人,勇於發表想法,敢冒險嚐新,多享受大自然。
最期待的是,能睡飽之後再去做想做的事。
追尋目標,就是最快樂的時候。如果目標和你的價值觀一致,起身行動就變得輕鬆不費力,你會感覺到目標拉著你前進,而非逼著自己做一些你不真心相信的事情。
A:開始有感受到越來越強的慾望來執行想做的事,也是設立這個讀書會的主要動機,為何要等到財務自由才開始呢?何不現在就開始,我跨出了第一步,也希望每個月最少一篇讀書會內容,也期盼能看到這的您一起來書寫有興趣的主題,分享交流彼此的看法。
結語
清晰的願景、具體的計畫,能給你強大的自信與自我能量。
成功,是在你想要的時間、想要的地點、跟你想要的對象,跟隨你的心,做你想做的事。
世界很大,沒有絕對的答案,只有不同的觀點,期待您的參與。
---
💡謝謝您願意花時間讀完我的文章,歡迎追蹤、加入我的沙龍,一起聊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如果您願意,也歡迎請我喝杯咖啡,幫助我在文字的路上更有動力走得更遠,謝謝每一位花時間觀看的您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