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似乎沒有聽到什麼電力吃警的狀況,又不是今年天氣宜人,熱也是從六月開始就好熱,冷氣還是照常每天開。
有些工廠還因為川普的任性導致有些出貨要加緊全面趕出貨以避免關稅問題。原本機台運轉稼動率還嫌不夠,現在搞不好還嫌機台不夠來不及吃單出貨。這樣的情況下,難道都不怕沒電嗎?
這也讓我延伸想到一個問題:
我們現在的工作高度依賴電腦以及網路,沒網路甚至連基本電力都沒有的話,我們還能有工作嗎?
我問過一些同事,或是朋友。
有些的回答很好玩,就不用工作啊。(那人家也不用付你薪水,因為你沒有產出,有聽過無薪價這個偉大的發明吧)
如果公司沒電,我大概可以理解是小區域型斷電,是意外或事前已知的維修。
同樣的,沒有網路也是,都是可以找到B計畫來解決這樣的事情。
這讓我覺得我們其實應該盡早應對沒有網路,沒有電力或網路時生產力要怎麼出來。
現在儲能系統越來越普及,不是因為我做電池才這麼說。能夠取得能源的方式很多,所以我們應該不太怕沒電。
因為專案上的需求,我得到核可去上過工研院產學課程:表後儲能應用與發展,所以知道政府對於積極布局綠色能源與再生能源有一定的決心,也願意花錢做各式各樣的嘗試。
上個颱風壞掉的水上儲能電廠就是產學合作的一個撒錢例子,雖然失敗了被颱風弄垮,也得到個經驗,廠商和政府各虧一點錢繼續前進。
課程當中也提到一個關鍵的指標,原本預計的表前儲能2025年的需求設備與廠家供應已經達標,這意味著各家廠商已經建設完畢並且能有效供應台電預計今年的電力需量。
政府對於2050零排碳計畫有設定一堆的目標和分批的排程和做法。
不是空講,其中一項綠能光電就是針對輔助商家綠電設備建置與提供台電轉換需量。2025年要做什麼,要有多少設備,要有多少商家備轉電力要多少等等。
2030-2035-2040-2045-2050全部都有個明顯數字和指標,計畫做法也都平鋪開來有節點。
跟以往喊口號不同,有數字,有作法,商家有錢賺~~有道是賠錢生意沒人做,殺頭生意有人做,既然是政府扶植的趨勢,各商家好像都有默契一樣,積極從事這個賺錢的好機會。
所以我去上這門課,遇到的不是那些興意闌珊的學子,全都是各廠中的PM經理或總經理等級。
有學員問作法怎麼符合政府作獎勵套利,另外一個人就搶著老師幫他回答那個要怎麼做才能符合政策。或是已經沒市場了,要轉作XXX等。(都講關鍵字大家都懂??) (我只是來學習什麼叫做表後儲能而已)
而談回我們今年的電力問題,很明顯地,限電斷電的情況你已經沒有在新聞上聽過。
看看這都八月了,以往常常就是聽到那裡說電力警戒變紅色了,然後政府長官要來台電開會限電之類的。現在沒有喔!因為各家綠色能源廠開始有足夠的儲電設備以及在白天需電量大的時候,饋電給台電再回給消費者大眾。
台電有了因應做法和輔助廠商的電力供應平台,不是台電自己做,政府錢再多也沒辦法那樣花,但是透過給你電價獎勵,給你賺錢機會,自己在出一點,就達成了三方皆贏的效果。
政府沒有限電危機,商家賺錢又不用負擔全部風險(政府幫忙出一點基礎建設錢),用電消費者(工廠/民間)不再有限電或停電狀況。
這件事情至少今年看到現在,我覺得是有效果的。
改天再來談談如果有電沒有網路該怎麼辦。海底電纜常常被挖斷,如果有一天真的不能聯網路,你原本都靠CHATGPT工作的,以後不能用的話要趕快想方法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