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禮拜,我跟同事協作的網站基礎架構設施接近完工。
這個架構可以讓產品經由掃描或PC輸入後存檔資料庫。
電池產品出貨以後,客戶下載APP掃碼登入綁定裝置,就可以讓產品開始聯網,對伺服器進行連線上傳資料,客戶也能在APP即時看到資料。
查詢歷史資料也可以,控制參數也可以,只要產品裡的功能可以上網就沒有問題。
這是今年的工作願景之一,前面我花了一個月去實驗架構,並且把內部MES架構完成後,想出在外部的架構流程。
其實聽起來很普通,不過就是很常見的掃碼登入,註冊帳號密碼之類的事情。
但我們是兩個人做,負責全部架構發想與全端開發。
一周能完成到80%的進度我認為短期成果非凡,九月答應人家要可以上線演示這個東西看來可以成真,完全就是火力展示。
以前我一個人的時候,大概就會這個也想那個也想,想就不會做事。
拖拖拉拉要都想好才會開始動工,動工沒多久又會有人要我去弄產線的程式。所以常常某些令人興奮著迷的計畫都沒辦法完成。
現在有個夥伴,加上AI來幫忙。
我下了個決心,總要做個好東西讓後輩看看。
內部架構也都依靠原本使用樹梅派實驗做的MES系統套好了。
就把骨架架構在轉兜一下,改成對外服務以及一些其他API行為再做一次。
而這次跟以往我一個人做不同,我讓同事加入直接進行計畫發想協作,架構協作。圖面協作,程式協作。
全部都用共筆的概念,只是我先想好架構流程,總架構和運行的知識我懂,然後再手把手教他建立Docker,建立資料庫。
操作Linux系統,開需求,寫需求的API,兜畫面設計UI。
這樣來來回回,全部螢幕共享然後EXCEL或程式畫面共享解決問題,很快就近乎達成80%的進度。
原本這個專案,我想了一年卻遲遲無法進行,現在有個人幫著一起做事,產線有狀況我就去坦外面產線的需求。
他就專心負責剛剛講的,產線我問題告一段落以後,馬上回來跟他一起協作。
於是我們完成了一個可靠且架構足以信賴的作品,接著剩下細節的部分,還有一個禮拜可以微調。
果然還是那句老話:
想,都是問題。做,都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