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前兩日公佈派出 Petra Volpe 嘅新作「Late Shift (德﹕Heldin)」出戰第98屆(2026)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算係眾望所歸;台灣 光年映畫 Light Year Images 已安排8月29日上映本作,定名「失控夜班」 ,在台朋友請多支持﹗
Floria 係一位經驗老到,面面俱圓嘅腫瘤科護士。一日,佢如常搭巴士返到醫院,準備迎接佢嘅夜班(香港稱「P更」,見下述)工作,但今日卻難上加難--同事因病告假,只能夠由佢一個護士面對超過20名病人、佢地嘅親屬,同時仲有帶領新手實習護士同助理工作。面對病床爆滿、突發狀況、各種需要特別看顧嘅老病患、小小事就瘋狂投訴嘅私家房西客,都令Floria 身心俱疲,臨近壓力爆煲邊緣……究竟佢捱唔捱得過呢8個鐘呢?


Petra Volpe。(圖:IMDB)
「失控夜班」係導演第三部長片,源自佢同護理行業相處嘅經歷﹕曾經任職醫護助理嘅 Petra,喺柏林讀書果陣就係同一位女護士合租;每日同房返到屋企就會同佢分享喺醫院發生嘅事情,Petra深深被護士嘅專業精神打動,又關心佢地嘅身心狀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嘅數據,全球護理人員數目嚴重不足,到2030年將需要1300萬位護士;而高壓嘅工作環境亦增加護士流失率;即使係以醫療完善見稱嘅瑞士,到2040年都欠缺40000個護理人員。
Petra 希望可以拍出一部以護士工作為題材嘅電影,以表達佢對護理人員嘅敬意同關注--德文片名(女英雄)已經說明一切--但就諗唔到一個合適嘅切入角度。逆晴期間,Petra 讀到德國女作家 Madeline Calvelage 嘅自傳「Our Profession Is Not the Problem – It’s the Circumstances.」,令佢搵到拍攝方向--曾經任職護士多年嘅Madeline,喺書入面描繪出護士驚心動魄嘅夜班工作。

Madeline Calvelage。
於是Petra請 Madeline 擔任劇本顧問,又訪問大量嘅護理人員;亦同好友兼本片攝影師 Judith Kaufmann 商討,好似戰地記者咁全程以長鏡頭緊跟主角貼身長拍攝,事前更到醫院跟隨護士工作,務求真實呈現出護士嘅工作節奏。「失控夜班」喺蘇黎世一間荒廢醫院入面拍攝,更搵到一位喺瑞士有25年深切治療(加護)經驗嘅護士喺現場指導,全程用咗28日拍攝。
值得一提係導演選擇咗香港稱為「P更」嘅夜班時段(大約是15:00~23:00)拍攝,一來醫生陸續放工(片中亦有相關情節),方便集中描述護士;二來藉由日落到入黑嘅變化去營造醫院嘅孤獨感。另一個挑戰就係點樣將一更8小時嘅工作濃縮成90分鐘嘅電影,呢層就考驗剪接師 Hansjörg Weißbrich,以及曾為「倫敦生之慾(Living)」「我們都是陌生人(All of Us Strangers)」配樂嘅Emilie Levienaise-Farrouch嘅功力。
Floria一角由喺2023年德國奧斯卡代表「(港)權鬥教員室/(台)失控教室 (The Teacher's Lounge,2023)」技驚四座嘅 Leonie Benesch 擔當。導演一直想同 Leonie 合作,但起初都擔心佢唔願意連續出演兩部同樣講求張力嘅職場劇,所幸最終都成事, Leonie 亦交出精彩演出;咁啱本片嘅攝影師同剪接師分別同 Leonie 喺「權鬥教員室」同提名金像姣最佳改編劇本嘅「九月五日:人質危機 (September 5)」合作過,都算夾慣夾熟。

Leonie Benesch。
「失控夜班」喺本年度柏林影展以特別呈獻的方式首映,當日亦邀請咗一班護理人員出席,佢地喺紅地毯拉開「#wirsindfloria(我們都是Floria)」的橫額,希望大眾關注醫療資源嘅問題;佢地睇完都話相當寫實。電影2月公映後亦成為大熱話題作,穩佔德語三國(瑞士、德國、奧地利)票房榜首長達4星期,入場觀眾近百萬,收穫超過220萬歐元。至於 Petra,佢最近就完成首部英語電影「Frank & Louis(暫名)」嘅拍攝,而且仲跳出女性框框,以男子監獄為題材,希望有機會睇到成品啦。

「失控夜班」柏林首映夜
瑞士至今派出52部電影參賽,當中憑1984年(第57屆)嘅「危險行動(Dangerous Moves)」同1990年(第59屆)嘅「希望之旅(Journey of Hope)」獲獎;此外亦1970-1981年間3度入圍最後5強。而最近一次入選Shortlist嘅就數到2016年(第89屆)嘅動畫「(港)翠玉瓜的歲月/(台)酷瓜人生(My Life as a Courgette)」。
此外雖然以德、法雙語為主,但作為唔少外來人口嘅落腳點,瑞士不時會出現以其他語言攝製嘅作品,例如上年嘅代表「Queens(西班牙語﹕Reinas)」,就係由原藉秘魯嘅 Klaudia Reynicke 執導,講述兩姊妹喺移民前重遇失聯多年嘅爸爸,從而引起嘅去留掙扎。

「Queens」劇照
有強勁嘅台前幕後支撐,「失控夜班」可唔可以更進一步?香港又有冇機會公映?我諗對同樣面臨醫療資源嚴重不足,睇急症都就快要 $400 嘅香港,電影可能會俾到一啲共鳴,甚或乎我地都可以講出自己嘅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