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銀將雪花(SNOW)由中立升至買進,目標價上調至240美元,指向近兩成潛在上行。分析指出資料倉儲需求轉強,Cortex AI、Snowpark動能提升。股價收在194.68美元、跌1.08%。本週同場消息還有微軟調高目標價、輝達對中國展望保守與PANW獲升評。
本週多家券商針對AI與軟體股給出最新觀點。美銀看好雪花(SNOW)長期AI與資料服務機會;Truist調高微軟目標價;KeyBanc提醒輝達可能因中國不確定性給出保守指引;PANW財報優於預期獲升評。整體脈絡顯示,AI應用擴散正帶動軟體與雲端需求回溫。
**美銀升評與目標價,上看240美元**美銀將雪花(SNOW)評等由中立升至買進,目標價自220美元上調至240美元,約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194.68美元有近22%潛在空間。美銀引用三組專有數據,顯示雪花核心資料倉儲需求回升,且新產品線Cortex AI與Snowpark開發者平台獲得更高關注與採用。對第二季(公司為產品營收指引)美銀預估約10.6億美元,較公司指引高出約2.5%。此外,合作夥伴回饋顯示,企業把雪花視為AI堆疊的核心平台,銷售週期縮短、AI預算上調,為後續成長奠基。
**AI與資料業務,帶動需求與客戶預算**
美銀的調查指出,超過半數雪花(SNOW)客戶已在平台上運行AI工作負載,顯示其角色由「資料倉儲」擴大為「AI資料平台」。客戶預計未來一年在雪花的支出將增加12%,高於先前的9.5%。Cortex AI可加速企業把資料接入生成式AI,Snowpark則讓開發者更容易在雪花上建模與部署應用。當企業把資料與AI緊密結合,遷移與擴充的支出更具黏性,也提高跨產品的消費強度。美銀並以1550億美元的AI軟體市場為長期藍圖,認為雪花有機會在資料與AI交會的關鍵層位持續擴張。
**短期財測與風險,消費型計費是關鍵**
短期看,市場仍會檢視雪花(SNOW)的產品營收成長與消費動能。美銀預估Q2產品營收約10.6億美元,優於公司指引。正向因子包括網站流量回升、通路回饋改善、AI專案預算增加。不過,風險在於雪花採「依使用量計費」模式,若企業在季末控管雲支出,實際消耗可能波動;同時,公有雲原生方案與其他資料平台的競爭仍在。投資人也需留意毛利率與現金流走勢,證明AI新產品不僅能帶動採用,也能轉成可持續的營收與獲利曲線。
**同業動向與估值,影響雪花股價節奏**
同週訊息面上,微軟(MSFT)因雲端與AI動能被Truist調高目標價至675美元;輝達(NVDA)雖供應增長、Blackwell世代推進,但KeyBanc示警可能在10月季的指引對中國貢獻偏保守;帕羅奧圖網路(PANW)財報亮眼、長期展望上修獲美銀升評。Barclays並預期軟體股短線回升。這些訊息代表資金對AI基礎設施與應用層同時布局,但對估值也更挑剔。雪花目前股價194.68美元,-1.08%,在AI軟體族群中仍具想像空間,但股價節奏將受大盤AI情緒與同業財報表現牽動。
Josh 評論:
- 產業面來看,AI從硬體往軟體與資料層加速滲透,雲端工作負載與AI用例擴張帶動訂閱與用量並進。短期股價主要看財報季數字與管理層對下半年的需求指引;中長期則取決於產品在AI工作流中的不可替代性、現金流質量與擴張效率。若輝達(NVDA)對中國需求採保守口徑,可能壓抑整體AI題材的熱度,但硬體供應提升與生態成熟,仍有利軟體層持續受惠。
- 受惠者包括雪花(SNOW)受AI資料平台定位強化、微軟(MSFT)憑Azure與Copilot生態受惠、帕羅奧圖網路(PANW)以平台化安全訂閱推進、賽富時(CRM)在Agentforce題材下有催化、Elastic(ESTC)受混合搜索與向量資料庫導入推升。相對受壓者可能是競品資料平台或雲端原生倉儲方案,以及對AI中國需求依賴度高的供應鏈;另外,若超微(AMD)與輝達(NVDA)的出貨節奏波動,也可能影響市場對AI軟體花費的風險偏好。
美銀升評凸顯雪花從資料倉儲走向AI資料平台的關鍵轉折。短線看數字,長線看產品黏性與AI變現效率,股價將隨整體AI情緒與同業表現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