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技股小八卦:主持人提到生技股曾經有一些內幕八卦,但因涉及敏感或可能帶來麻煩,無法公開分享,暗示該產業曾有潛在消息。
🔹 年輕人投資與探索:主持人建議年輕人不要過度焦慮,24歲薪水不代表一生,20幾歲仍處於探索階段,真正的財富累積通常在40-50歲。
🔹 資產小時難以抱股:小資產投資者即使看對行情,也可能因壓力過大而無法持有,導致錯失機會。
🔹 資產與生活影響:輸贏影響家庭支出時,難以理性判斷;當輸贏僅影響心情與自尊時,理性判斷機率提高。
🔹 資產累積過程難度:主持人反思資產累積過程,認為資產越小越難,因為心理壓力大,影響投資判斷;當資產增長時,壓力減輕,判斷更理性,但成長速度會變慢。
🔹 選股與資金配置:主持人強調選股需考慮題材性、技術突破與籌碼狀況,並分享早期以小資金操作時,曾對單一股票高槓桿重壓至資金的250%以上。
🔹 台股短線動能策略:主持人說明短線動能策略:突破就先做,但要注意假突破,建議即使短期破底仍需觀察大趨勢是否支撐,不要過早出場。
🔹 使用正二的經驗:主持人分享在市場崩跌時會短期持有正二,但不會長期持有或形成信仰派操作,強調動態思維。
🔹 正二與金融股策略:主持人認為正二屬於工具性質,僅在特殊情況使用,例如市場極端狀況會配置金融股,不會盲目追隨固定操作派別。
🔹 HVDC與0050正二投資比較:聽眾詢問HVDC未來潛力及0050與0050正二投資差異,主持人認為正二曝險理論上類似,但因震盪或線性行情可能產生脫鉤,不建議成為固定『教派』式操作。
🔹 台達電與Power Rack:主持人提及 台達電 的 Power Rack 解決方案,認為是明顯的成長趨勢,但承認因回檔未布局而錯過機會。
🔹 處置股影響與操作:主持人分析處置股期間交易量低,主力有動機維持股價,提醒投資人注意這段時間的特殊市場行為。
🔹 高速傳輸解決方案:主持人提及 NVLink 與 Broadcom,表示高速傳輸是關鍵市場,可能採取「全包」策略以確保獲利。
🔹 Retireer 與 Switch 機會:主持人提及 NVIDIA、retireer 與 switch,認為這些技術在市場中有明顯機會,但難確定最終贏家。
🔹 材料與高速傳輸需求:AWS 引爆市場注意高速傳輸與材料升級,顯示該領域可能成為長期新方向。
🔹 電動車與AI的選擇:電動車與AI的發展過程顯示市場對新興技術存在分歧,需要投資人憑自身判斷力選擇。
🔹 買貴與買錯的差異:主持人強調投資核心在於選對標的而非價格高低,買貴終將解套,但買錯可能造成重大損失。
🔹 盤勢難度與震盪成本:投資人普遍期待回檔卻未出現,導致頻繁進出,消耗大量震盪成本,反映市場不確定性下的焦慮操作模式。
🔹 市場機會與材料供應:市場聚焦在速度與延遲降低,但材料供應不足導致部分廠商需尋找替代方向,代表下一波可能的市場機會。
🔹 傳輸方向與材料供需:主持人認為若材料供應持續吃緊,傳輸相關領域將受市場重視,因此個人持股亦朝此方向布局。
🔹 軟體股與右上角投資:主持人檢討軟體股過早減碼,導致錯過大漲行情。強調市場在想像階段最容易推升股價,提醒投資心態管理。
🔹 Scale up與Scale out策略:主持人指出市場核心重點為scale up與scale out,NVIDIA靠NVLink優勢明顯。投資人可留意交換器、高速傳輸等相關機會。
🔹 Scorpio PCI Switch與市場地位:公司Labs憑藉Scorpio PCI switch 表現優異,獲得市場信心,維持高檔股價,可能成為材料不足情境下的替代解法。
🔹 Retimer趨勢與公司Labs:NVIDIA趨勢是減少retimer使用,改由自家晶片(如C8、C9)取代。但另一家公司Labs在retimer表現強,產業圈高度關注,雖未獲NVIDIA採用,仍具市場價值。
🔹 材料替代方案:主持人討論若無法取得頂尖材料,可透過主板上多放幾顆retimer改善訊號。此為產業替代解法之一。
🔹 NVIDIA搶料與競爭者挑戰:主持人認為NVIDIA因地位優勢搶料能力強,競爭對手如ASIC玩家、Amazon、OpenAI、Broadcom等可能因搶不到材料而需尋找替代方案。
🔹 材料供應與設計調整:主持人提到若材料短缺,部分廠商可能需調整設計。即使短期供應不確定,材料題材仍是中長線重點。
🔹 板材以外的受惠產業:主持人提醒不要只聚焦在板材,應思考其他可能受惠的產業或環節,並指出市場觀點分歧,需持續探索。
🔹 AWS Titan需求推動材料升級:AWS Titan需求推動信號傳輸改善,進一步帶動銅箔、玻纖布與Q布等材料升級,成為市場狂潮的核心原因。
🔹 材料解方與資金輪動:市場資金快速輪動至M9與Q布相關解方,主持人持股涉及波線布與Q布,認為兩者屬於不同階段的解決方案。
🔹 CCL材料升級與供應鏈動態:市場聚焦CCL材料從M7至M9的升級趨勢,相關銅箔與玻璃布材料供應鏈受益,日商與台廠動態成為關注重點。
🔹 NVIDIA供應鏈問題:主持人提到NVIDIA供應鏈的線材良率問題,以及海外組裝良率偏低,導致產出效率受影響。
🔹 板材與材料升級潮:市場熱議板材升級,包括銅箔、玻璃布與Q class材料,成為繼過去熱門話題後的新一輪投資焦點。
🔹 市場研究報告與核心機會:市場上有越來越多研究報告釋出,透露權值股相關機會成為市場核心焦點,顯示市場資金正持續聚焦。
🔹 未來回檔操作策略:主持人反思操作策略,認為下次回檔時會比這次更保守,不會立即加碼,因為市場背景與當下情況不同。
🔹 處置股恐慌與部位調節:主持人描述在恐慌時逆勢承接,之後市場轉熱則調節持股、降低水位,展現靈活的操作方式。
🔹 市場熱絡與槓桿盛行:主持人提到市場處於熱絡階段,越來越多人槓桿打滿。舉例金居期貨的通知顯示市場過熱,提醒過度槓桿風險。
🔹 槓桿與風險:主持人指出歷史經驗顯示,當市場上槓桿過度時,總會有人受傷。強調不宜過早預測,而是要隨機應變。
單集重點
---------------------------------------------------------------------------------
09:54:槓桿與風險
操作反思:主持人指出歷史經驗顯示,當市場上槓桿過度時,總會有人受傷。強調不宜過早預測,而是要隨機應變。
09:54:市場熱絡與槓桿盛行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市場處於熱絡階段,越來越多人槓桿打滿。舉例金居期貨的通知顯示市場過熱,提醒過度槓桿風險。
10:12:風險管理建議
操作原因:主持人提醒市場風險無法精準預測,投資人必須隨時做好風險管理。槓桿過高需承受高報酬與高虧損風險,持倉較少則能降低回檔損失,但也可能在別人賺錢時感到痛苦。
10:31:內心面對與投資心態
操作反思:主持人強調投資最終是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經驗豐富的人會理解操作背後是心理素質與自我管理,提醒聽眾投資需要心態成熟。
10:48:操作心理與心魔對抗
操作反思:主持人提到投資操作的最大挑戰是內心的心魔,強調買賣決策更多是與自己對話的過程,而非外界對抗。
11:19:處置股恐慌與部位調節
股票操作:主持人描述在恐慌時逆勢承接,之後市場轉熱則調節持股、降低水位,展現靈活的操作方式。
11:40:未來回檔操作策略
操作反思:主持人反思操作策略,認為下次回檔時會比這次更保守,不會立即加碼,因為市場背景與當下情況不同。
12:27:市場研究報告與核心機會
市場新聞:市場上有越來越多研究報告釋出,透露權值股相關機會成為市場核心焦點,顯示市場資金正持續聚焦。
12:48:板材與材料升級潮
市場新聞:市場熱議板材升級,包括銅箔、玻璃布與Q class材料,成為繼過去熱門話題後的新一輪投資焦點。
13:25:NVIDIA供應鏈問題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NVIDIA供應鏈的線材良率問題,以及海外組裝良率偏低,導致產出效率受影響。
14:34:CCL材料升級與供應鏈動態
市場新聞:市場聚焦CCL材料從M7至M9的升級趨勢,相關銅箔與玻璃布材料供應鏈受益,日商與台廠動態成為關注重點。
15:01:材料解方與資金輪動
市場新聞:市場資金快速輪動至M9與Q布相關解方,主持人持股涉及波線布與Q布,認為兩者屬於不同階段的解決方案。
15:59:AWS Titan需求推動材料升級
市場新聞:AWS Titan需求推動信號傳輸改善,進一步帶動銅箔、玻纖布與Q布等材料升級,成為市場狂潮的核心原因。
16:43:產業高峰期與市場提前反應
市場新聞:主持人指出產業 EPS 高峰期預估在明後年,但市場往往提前反應,時間點不確定。強調產業趨勢已提前反應,投資者需留意市場超前動作。
17:03:板材以外的受惠產業
操作原因:主持人提醒不要只聚焦在板材,應思考其他可能受惠的產業或環節,並指出市場觀點分歧,需持續探索。
17:39:技術路線與潛在利空
市場新聞:主持人表示技術發展路徑多元,市場缺貨可能性高,但也存在潛在利空(如僅能驗證小板),不過認為影響有限。
18:09:材料供應與設計調整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若材料短缺,部分廠商可能需調整設計。即使短期供應不確定,材料題材仍是中長線重點。
18:32:NVIDIA搶料與競爭者挑戰
提及標的:主持人認為NVIDIA因地位優勢搶料能力強,競爭對手如ASIC玩家、Amazon、OpenAI、Broadcom等可能因搶不到材料而需尋找替代方案。
18:56:材料替代方案
操作原因:主持人討論若無法取得頂尖材料,可透過主板上多放幾顆retimer改善訊號。此為產業替代解法之一。
19:21:Retimer趨勢與公司Labs
提及標的:NVIDIA趨勢是減少retimer使用,改由自家晶片(如C8、C9)取代。但另一家公司Labs在retimer表現強,產業圈高度關注,雖未獲NVIDIA採用,仍具市場價值。
20:03:Scorpio PCI Switch與市場地位
提及標的:公司Labs憑藉Scorpio PCI switch 表現優異,獲得市場信心,維持高檔股價,可能成為材料不足情境下的替代解法。
20:29:Scale up與Scale out策略
股票操作:主持人指出市場核心重點為scale up與scale out,NVIDIA靠NVLink優勢明顯。投資人可留意交換器、高速傳輸等相關機會。
21:21:軟體股與右上角投資
操作反思:主持人檢討軟體股過早減碼,導致錯過大漲行情。強調市場在想像階段最容易推升股價,提醒投資心態管理。
21:41:傳輸方向與材料供需
操作原因:主持人認為若材料供應持續吃緊,傳輸相關領域將受市場重視,因此個人持股亦朝此方向布局。
22:07:市場機會與材料供應
市場新聞:市場聚焦在速度與延遲降低,但材料供應不足導致部分廠商需尋找替代方向,代表下一波可能的市場機會。
22:26:盤勢難度與震盪成本
操作反思:投資人普遍期待回檔卻未出現,導致頻繁進出,消耗大量震盪成本,反映市場不確定性下的焦慮操作模式。
22:57:買貴與買錯的差異
操作原因:主持人強調投資核心在於選對標的而非價格高低,買貴終將解套,但買錯可能造成重大損失。
23:22:電動車與AI的選擇
市場新聞:電動車與AI的發展過程顯示市場對新興技術存在分歧,需要投資人憑自身判斷力選擇。
23:41:判斷力與卡位策略
股票操作:主持人強調投資需靠判斷力,策略是先行卡位,即使價格偏高,也要在看到未來潛力時布局,之後再視回檔加碼。
24:14:材料與高速傳輸需求
市場新聞:AWS 引爆市場注意高速傳輸與材料升級,顯示該領域可能成為長期新方向。
24:42:Retireer 與 Switch 機會
提及標的:主持人提及 *NVIDIA*、retireer 與 switch,認為這些技術在市場中有明顯機會,但難確定最終贏家。
25:10:高速傳輸解決方案
提及標的:主持人提及 *NVLink* 與 *Broadcom*,表示高速傳輸是關鍵市場,可能採取「全包」策略以確保獲利。
26:04:處置股影響與操作
股票操作:主持人分析處置股期間交易量低,主力有動機維持股價,提醒投資人注意這段時間的特殊市場行為。
26:42:台達電與Power Rack
提及標的:主持人提及 *台達電* 的 Power Rack 解決方案,認為是明顯的成長趨勢,但承認因回檔未布局而錯過機會。
28:04:判斷與勝率
操作反思:主持人反思操作勝率與節奏掌握,強調不要過度梭哈單一標的,維持自己的進出節奏,才能在長遠中獲利。
28:30:減碼與軟體股經驗
操作反思:回顧4月減碼經驗,前段因軟體股表現不錯而績效佳,但未能掌握後段槓桿飆升行情,提醒不要複製他人方法,需建立自己的操作邏輯。
29:15:HVDC與0050正二投資比較
提及標的:聽眾詢問HVDC未來潛力及0050與0050正二投資差異,主持人認為正二曝險理論上類似,但因震盪或線性行情可能產生脫鉤,不建議成為固定『教派』式操作。
30:17:正二與金融股策略
股票操作:主持人認為正二屬於工具性質,僅在特殊情況使用,例如市場極端狀況會配置金融股,不會盲目追隨固定操作派別。
30:57:使用正二的經驗
股票操作:主持人分享在市場崩跌時會短期持有正二,但不會長期持有或形成信仰派操作,強調動態思維。
31:34:台股短線動能策略
股票操作:主持人說明短線動能策略:突破就先做,但要注意假突破,建議即使短期破底仍需觀察大趨勢是否支撐,不要過早出場。
32:00:選股與資金配置
股票操作:主持人強調選股需考慮題材性、技術突破與籌碼狀況,並分享早期以小資金操作時,曾對單一股票高槓桿重壓至資金的250%以上。
39:30:資產累積過程難度
操作反思:主持人反思資產累積過程,認為資產越小越難,因為心理壓力大,影響投資判斷;當資產增長時,壓力減輕,判斷更理性,但成長速度會變慢。
39:55:資產與生活影響
操作反思:輸贏影響家庭支出時,難以理性判斷;當輸贏僅影響心情與自尊時,理性判斷機率提高。
40:23:心態耐受度與資產大小
操作反思:小資產階段因全家壓力集中在單筆投資,難以承受風險,心理壓力極大。錢多時反而能更穩定操作。
40:43:資產小時難以抱股
操作反思:小資產投資者即使看對行情,也可能因壓力過大而無法持有,導致錯失機會。
44:19:年輕人投資與探索
市場新聞:主持人建議年輕人不要過度焦慮,24歲薪水不代表一生,20幾歲仍處於探索階段,真正的財富累積通常在40-50歲。
48:01:生技股小八卦
提及標的:主持人提到生技股曾經有一些內幕八卦,但因涉及敏感或可能帶來麻煩,無法公開分享,暗示該產業曾有潛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