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公布了其 2026 財年第二季的最新財報,數字再度打破了所有分析師的眼鏡,無論是營收、獲利還是對下一季的展望,都繳出了極為亮眼的成績。然而市場的反應卻相對冷靜,甚至在盤後交易出現了下跌。
文章僅為分享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總體成績單:再次超越預期的驚人表現
NVIDIA 仍然是最核心的AI供應商
- 總營收: 本季總營收達到 467.4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了 56%,也比上一季增長 6%。這個數字不僅超越了普遍預估,更顯示出 AI 相關的龐大需求沒有任何減緩的跡象。
- 每股盈餘 (Non-GAAP): 調整後的每股盈餘為 1.05 美元,同樣優於市場預期,顯示公司不僅營收擴張,獲利能力也極為穩固。
- 第三季展望: 最讓市場振奮的是,NVIDIA 預測下一季(Q3 FY26)的營收將達到 540 億美元(正負 2%),意味著管理層對未來三個月的需求能見度非常高,且抱持樂觀的態度。
成長引擎分析:資料中心、Blackwell 與網路業務
- 資料中心 (Data Center): 作為公司的金雞母,本季營收貢獻了驚人的 411 億美元,佔總營收近 88%,年增長率高達 56%。從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到各國主權 AI 的建置,再到企業端的 AI 應用,對 NVIDIA 高效能運算平台的需求幾乎是無上限的。
- Blackwell 新架構動能: 新一代的 Blackwell 架構產品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包含 Blackwell Ultra 在內的新產品線,營收季增長了 17%。執行長黃仁勳更以「非凡 (extraordinary)」來形容其需求,並表示正在全力推進生產。證明產品世代交替非常順利,市場對於更強大算力的渴望,成功轉化為對新產品的強勁訂單。
- 網路業務 (Networking): 本季財報中一個容易被忽略的亮點,網路業務營收達到 73 億美元,年增率高達 98%,季增率也達到 46%。代表客戶採購的不僅僅是單獨的 GPU 晶片,而是包含 NVLink 高速互連技術、InfiniBand 和乙太網路解決方案在內的「整個運算平台」。這大幅加深了 NVIDIA 的生態護城河,從單純的晶片供應商,轉變為整個資料中心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提高了客戶的轉換成本。
遊戲業務(年增 49%)、專業視覺化(年增 32%)和車用電子(年增 69%)也都表現出色,而真正的成長故事,仍然圍繞著 AI 資料中心。
潛在的隱憂:為何市場用下跌回應?
- 資料中心季增長率的放緩: 儘管資料中心業務的年增長率高達 56%,但其「季增長率」為 5%。這是 AI 熱潮爆發以來,首次看到這個數字降至個位數。在過去幾季,市場已經習慣了動輒雙位數的季增長。這個 5% 的數字,讓部分投資人開始擔憂:在經歷了數個季度的爆炸性增長後,AI 基礎設施的建置需求是否會進入一個相對平緩的「高原期」?增長的天花板是否正在靠近?
- 中國市場的監管不確定性: 財報中明確指出,本季對中國的 H20 晶片銷售為「零」,並且在下一季的財測中,也「沒有假設任何對中國的出貨」。雖然目前全球其他地區的需求足以填補這個缺口,但從長期來看,地緣政治風險無疑為公司的未來增長增添了一層不確定性。
利多、利空可能性
- 利多因素 (Bull Case):
- Blackwell 產品週期動能強勁: 新一代 Blackwell 平台營收季增 17%,CEO 確認需求「非凡」,且正在全速量產。這證明 NVIDIA 在技術換代後,不僅未出現需求空窗,反而迎來更強的增長動能,鞏固其在 AI 加速運算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
- 極度樂觀的財務指引與股東回報: 公司預測 Q3 營收將季增約 15% 達到 540 億美元,遠超市場預期,顯示短期營收能見度極高。同時,董事會批准新增 600 億美元股票回購,展現了強大的現金流產生能力與對未來股價的信心。
- 利空因素 (Bear Case):
- 資料中心季增長放緩引發擔憂: 資料中心營收季增長率從過去數季的雙位數大幅放緩至 5%,是 AI 熱潮以來首次出現個位數季增長。 這可能預示著在經歷了爆炸性增長後,市場需求進入高原期或波動期,引發投資人對未來能否維持超高增長率的疑慮。
- 中國市場的監管不確定性: 財報明確指出 Q2 對中國的 H20 晶片銷售為零,且 Q3 展望也未計入任何相關銷售。中國仍是重要市場,出口管制對長期增長構成地緣政治風險。
支持TN科技筆記,與科技共同前行
我是TN科技筆記,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點選愛心、轉發給我支持鼓勵~~~也歡迎每個月請我喝杯咖啡,鼓勵我撰寫更多科技文章,一起跟著科技浪潮前進!!>>>>> 請我喝一杯咖啡在此也感謝每個月持續請我喝杯咖啡的讀者們,讓我更加有動力為各位帶來科技新知!
文章僅為分享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