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編劇兼導演Petra Biondina Volpe的電影《失控夜班》,由《失控教室》女星萊奧妮貝內主演,是一部能讓所有人切身明白護理師日常處境的精采電影。
《失控夜班》描繪的是一個關於醫院夜班護士的故事,但它並不從病房開始,而是始於輸送帶上一件又一件洗淨的護理師制服,一切整潔、俐落、有效率,但它的單調色彩與冰冷氛圍也暗喻了無止盡的循環及消耗。之後,觀眾會看到一名護理師搭著公車、到醫院換上制服,開始忙碌的工作。她是護理師Floria(萊奧妮貝內),《失控夜班》會一路緊跟著她的視角,呈現神經緊繃、考驗不斷的護理師工作日常。
Floria一換好衣服進入醫療現場,就進入高壓狀態。第一個考驗,就是同事告知Floria,有人請假,今晚的病房只有兩位護理師輪班再加上一位實習生,而護理師們交接時的會議,氣氛跟戰情室沒兩樣。攝影師常以長鏡頭搭配手持攝影拍攝,加上生動聰明的剪輯,讓觀眾沉浸在萊奧妮貝內所飾演的Floria的每一步驟中,她臉上永遠有一股強大的專注,她穿梭病房、不苟言笑、不斷消毒手部、不斷重複測量病人生命數值,她有錯綜複雜的任務,每一次製作針劑、給藥、多工處理都不能犯錯(導演完整地讓觀眾看到調製一份止痛藥劑需要多少程序與時間),同時還要盡可能滿足病人與家屬的情緒,她甚至記得帶棒棒糖給來探病的孩童。
各病人大小危機不斷,每一個危機都需要與其他危機做比較與權衡,在一個病患的小危機這邊花掉的時間,都可能讓另一個病患的大危機走上不可逆轉的悲劇。然而從病患與家屬的視角,他們無法看到那麼宏觀的角度,只希望護理師能夠專注在他們身上,護理師成為面對病患與家屬的第一線,也是面對責怪的第一線,於是,很多不在護理師可控範圍的問題,在家屬眼中都成為護理師的錯。

《失控夜班》的攝影機常常對著Floria特寫,她在人前的忍讓與對病人情緒的考量,壓抑在眉間的瀕臨崩潰情緒,以及終於捱到某個躲進電梯的瞬間,那股洩氣無力感,全都逃不過鏡頭。
但《失控夜班》沒有落入善惡兩元的陷阱,全片除了某位「有錢奧客病人」角色以外,其實多數病人與家屬的擔憂或抱怨,並非不合理,那些情緒也是難免的,但當你跟著本片攝影機那樣全程站在護理師女主角身邊承受那些情緒時,每一句話、每一種情緒,都重重壓在她一個人身上時,就能明白,即使所有家屬都合情講理,以護理師現在的工作量與壓力來看,都仍是太大的負擔。觀眾看得出Floria充滿同理病家的意願,她真的明白,但她也真的要承受不住了。
《失控夜班》在片尾特別提到一些警訊,2030年,瑞士將空缺30000位護理專業人士,四年內有36%受過訓練的護理師辭職,而且這是個全球的現象,WHO估計在2030年全世界護理師的空缺將高達一千三百萬人。醫護人力荒的問題很棘手,但至少,如果你看過《失控夜班》,下次在醫院裡,記得在你能承受的範圍裡,盡可能替眼前那位不苟言笑、疲憊不堪的護理師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