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陽光斜斜地灑進巷口,我正好出門買菜,與鄰居在門口不期而遇。她穿著淡紫色的襯衫,笑容裡藏著一點旅行過後的餘韻。
聊著聊著,她忽然說起最近迷上了大陸的山水。我一邊撥著手上的菜單,一邊隨口問她:「怎麼會這麼喜歡?」
她語氣輕柔,像是說著某種被風藏了很久的故事:「爸爸是安徽人,媽媽來自貴州,有一點苗族的血統。雖然我是在台灣出生的外省第一代,但我想,我骨子裡還是對那片土地,有點說不清的眷戀。也許是口味遺傳吧,我從小就愛吃辣,越辣越開胃。」她說這話時,眼角彷彿有一絲遠方的雲。那不是旅遊雜誌裡的風景,而是某種潛藏在基因深處的歸屬感,像故鄉的回音,輕輕地在心底敲了一下。
她最近迷上了一個人旅行,沒有刻意安排什麼壯闊的行程,只是去了台東看看老朋友,又自己跑到花蓮走走。她說,沒有特別的目的地,也沒有非做不可的事,就是想看看山海、吃點想吃的東西、住進一間喜歡的民宿。
「每天吃吃喝喝、走走看看,其實比困在家裡愁眉苦臉好多了。」她笑著說,語氣帶著一種曬過陽光的釋然。
那一刻我忽然覺得,她不只是踏上一段旅程,而是學會與自己重新相處。原來一個人的旅行,不是寂寞,而是一種重新與自己對話的方式。當身邊不再有人催促或等待,你才有機會好好問自己:「我現在,想去哪裡?」
風景從來不是為了炫耀,而是讓你在某個轉角,突然覺得——「啊,我還在這裡,還願意走。」
她走過的,不只是地圖上的城市,更是一段人生的釋懷。而那份釋懷,或許正是她從爸媽身上學會的某種堅韌,只是現在換成用她自己的方式,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