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這一天,我想到的不只是牛郎織女隔著銀河的故事。
而是兩個人,如何在同一條路上,用各自熟悉的步伐前進。
有人快,有人慢;有人享受沿途的風景,有人只想趕快走出去。但若願意停下來等一等,也許就能發現:我們並沒有走丟,
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學著靠近彼此。
於是,我想起前陣子我們一起做的那場心理測驗……
我是在一集 podcast 裡聽見那場心理測驗的。
主持人問:如果你要過一條河,必須帶上四樣東西──背包、蛇、猩猩和鳥,你會怎麼帶它們過去?
我一邊陪女兒玩磁力片,一邊拉筋,一邊聽,聽著聽著,不知為何心裡被某種情緒輕輕撩動。
於是我停下手邊的事,查了其他版本,還自己做了一次。
覺得有趣,於是也邀請了他一起玩。
我問他:「你想要做完一題就聽解析?還是先聽我的版本?還是全部做完再聽解析?」
他幾乎沒有猶豫,說:「全部做完吧。」
那時我以為他會好奇我的版本,結果沒有。他只是完成三題,靜靜聽我唸完解析,最後只問我一句:
「你聽完有什麼想法?」
也是這一句,讓我開始真正看見他──在這場對話裡是怎麼出現的,他的距離,他的靠近。
⸻
第一題:牽著蛇,丟下鳥
他說:鳥在肩上或頭上;我和猩猩中間牽著蛇;背包背在背上。
我問他如果要捨棄一樣東西,他毫不猶豫地說:「鳥吧。」
解析裡,背包是責任,蛇是金錢,猩猩是伴侶,鳥是孩子。
而我呢?我選擇把蛇裝進背包,責任背著,金錢藏著,手牽猩猩,鳥停在肩頭,飛向對岸。
他則是把蛇當作繩子,和我──猩猩,一人牽著一頭。孩子就這麼被放下。
我忍不住問:「你不是怕蛇嗎?為什麼還牽著它?」
他說:「不知道耶,感覺還是要帶過去。」
我聽見的,是一種潛意識裡的緊繃——即使是怕的、壓力大的,也要扛著;即使不喜歡,也不能放下。
蛇變成他和我之間唯一的連結。金錢,變成了關係的繩索。
我更好奇的是:他為什麼選擇丟下鳥?他明明不怕。
我後來才明白:
他可能不是不在意孩子,而是還沒準備好承擔孩子帶來的親密與依附。或者說,比起孩子,他最怕的,其實是我把他丟下。
不是責任,不是金錢,也不是孩子,
是猩猩——是他自己,最怕成為那個被放下的。
⸻
第二題:我走森林,他穿雨林
這題請他想像自己走進森林。
他說那裡像熱帶雨林,很悶、很濕,讓人想趕快穿越。
他遇見一隻老鷹,離他很遠,沒有互動。
看到水源,他說會裝一點水再上路。
發現一間舊舊的小木屋,他會想進去看看有沒有人。
離開時,他回頭看著那片森林,說:「終於走出來了。」
而我的版本呢?
我看見陽光灑進葉縫,聽見嬰鳥聲,感受到風,是一段舒服的獨旅。
遇見一隻鹿,正悠閒地吃草,雖然被我驚嚇跑了,但我依然記得牠的樣子。
看到湖水,我坐下來吹風,看風景。
發現一間童話裡的小屋,我拍照打卡。
離開森林時,我回頭看,心裡想的是:改天要帶家人來走一趟。
我才發現,我們明明走在同一條森林路,卻像走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裡。
我覺得情感的世界是舒服的,他卻覺得是壓迫的。
我想留下來看看,他卻只想趕快出去。
我會坐下來吹風,他只裝水就走。
我享受情緒,他處理情緒。
而那隻動物——他看到的是老鷹。
後來我查到,動物在這題代表伴侶。
我驚覺,也許在他眼裡,我就像一隻老鷹。
很厲害,很遠,高高在上,離他太遠了,連靠近都不敢。
那一刻,我突然心疼起來。
他不是不想靠近,是這條路對他來說太難走,太陌生,太容易迷路。
他不是沒走,他只是走得太不舒服了。
我說:「你走得那麼慢,我以為你沒在走。」
但現在我知道了:不是沒走,是走得太難受,讓他只能小心翼翼地前進。
⸻
第三題:鏡子、鑰匙與那朵不敢碰的花
這一題是在沙漠。
他說鏡子半埋在沙中,看起來像別人掉的;鑰匙像童話裡的那種,會偷偷放進口袋;馬像駱駝,是路過的;房子像碉堡,沒燈,但有人住過;花放在瓶子裡,看起來鮮豔但乾乾的,他只是看看,沒有碰。
我想起我的版本。
鏡子是我自己照見自我的方式,鑰匙是我渴望理解與被理解的能力,花是愛,是我願意靠近的溫柔。
但他呢?
• 鏡子,是別人掉的,不屬於他。
• 鑰匙,他拿了,但沒打開任何門。
• 馬,只是經過,沒有互動。
• 房子,是防衛性的堡壘。
• 花,是乾的,他只敢看,不敢靠近。
我突然意識到:他其實很小心地活著。他選擇帶走,但不打開;靠近,但不碰觸;看見,但不進入。
不是因為他冷漠,而是因為他不熟悉。
那不是他的安全地。
他說「好像蠻值得參考的」,那是他給我最大的靠近。
不是我想像中的那種「我們來討論你怎麼看我」,
而是「我知道妳看見了,也接受我這樣。」
⸻
我慢一點,你走得舒服一點
我曾在自我房寫下:
〈我帶著鏡子、鑰匙與那朵花,走過成為媽媽的第一年〉
而這一次,我走進了他的世界,看見他也帶著鏡子、鑰匙與那朵花,
只是鏡子被沙蓋住,鑰匙還沒用,花在瓶子裡。
他背著責任,牽著壓力,放下孩子,用他唯一熟悉的方式,悄悄跟在我身後。
我突然明白,為什麼他總是退回自己的世界。
不是因為他不愛我,而是因為那是他唯一熟悉的安全地。
我一直以為自己在等一個不願意靠近的人,
但原來,我等的是一個在陌生地形中,小心學著怎麼靠近的人。
當我知道原來在他眼裡,這條路是這樣的困難,
我可以再慢一點。
只要他願意走,
我可以牽著他,慢慢走出這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