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深夜記錄
會是我的快樂時光。
沒想到,夜裡十一點半左右,
她突然嚶嚶地哭醒了。
一開始,我試著拍拍她、輕輕抱起她安撫,
但她整個人像是陷入一個聽不見任何聲音的世界,
越哭越大聲,掙扎著,怎麼抱都無法安撫。
情緒累積上來,我焦躁得把她丟回床墊上,
結果,她崩潰得更厲害,尖叫大哭。
我忍不住對她說:「你剛剛自己睡著了,現在到底怎麼了?一直哭……」
(其實我知道,那句話是說給自己聽的。)
回應我的,是她更傷心、更無助的哭聲。
我無奈又心疼地再度抱起她,
也許是姿勢改變,她開始咳嗽、打嗝、換氣卡住,
最後,忍不住地大口大口嘔吐了出來,邊吐邊哭。
那一刻,我突然完全冷靜下來。
她不是故意的。
她是真的不舒服。
我拍拍她,輕聲告訴她:「沒事沒事,媽咪在,不舒服就吐出來沒關係。」
她還在啜泣,緊緊抓著我不肯鬆手。
—
就在這時,先生從隔壁書房推門進來了。
他先詢問:「要不要開燈?」
我請他開外面的走道燈,避免太亮刺激到女兒的眼睛。
他照做了,回來又問:「防水床單只有兩套對嗎?」
我點頭,他便主動去拿了行李箱裡備用的乾淨床單。
這次,他不再是站在旁邊等指示的人了。
他語帶溫柔地問我:「我該怎麼幫你?」
我告訴他:「她吐了很多,我需要帶她去廁所沖洗。」
他問:「是我抱她,還是你可以走?」
我說:「我想擦擦腳,帶她一起去沖洗。」
他迅速離開,拿來了餐巾紙和濕紙巾,
遞給我幫忙擦拭吐到床墊和身上的部分,
然後伸手拉我一把,讓我能穩穩地站起來。
走出房間時,廁所已經開著熱水。
我抱著還在啜泣的女兒進去,調好溫度,準備幫她清理。
先生也跟了進來,送來我的換洗衣物。
當我說想順便幫女兒洗個澡,他立刻理解,
主動把水龍頭讓給我,並去拿女兒的沐浴乳。
我們四手迅速地,幫還在驚嚇中的女兒邊安撫邊沖洗乾淨,接著他打算抱起女兒,我出聲提醒,沒有浴巾,他出聲「忘記了!我去拿」
這一次,他沒有自責、沒有生氣,
只是很快地補回動作,不讓情緒卡住彼此的節奏,接著擦拭才穩穩的抱著女兒,等待我沖洗一起離開廁所。
—
當我沖好澡、換好衣服走出來時,
有一點發抖地覺得好冷。
先生看見了,立刻出聲:「你們先去客廳地墊上,房間有冷氣。」
接著他把女兒交給我,又溫柔地說:「媽咪幫你穿尿布和衣服喔。」
而他自己,轉身回房間,默默地把吐過的床單、髒衣物送進洗衣機,
再回頭換好新的床單,整理好房間。
等一切就緒,他才回來抱起女兒,說了一句:
「你們可以睡覺了~爹地也要睡覺了。」
女兒這次沒有掙扎,
喝了幾口奶,就安靜地又睡回夢鄉。
時間,大約是午夜十二點。
這一次,我沒有感覺到疲憊,
沒有被情緒拖著累積更多的重擔。
這一夜,
不只是女兒被重新安撫,
更是我們之間,靜靜搭起了一座小小的橋。
在疲憊與混亂裡,
我們沒有彼此責怪,沒有落單,
而是用一次次的詢問、一次次的伸手,
慢慢地、慢慢地,
走到同一邊。
在成為父母的路上,
我們也還在學習成為彼此的隊友。
這樣的夜晚,
或許還會有很多次,
但這一夜,
我想記得——
這一次,我們一起撐過了。
—
這一夜,
女兒崩潰了,
我也一度焦躁了,
但我們沒有在混亂中彼此丟下。
而是,在嘔吐與啜泣之間,
先生學會了主動參與,
我學會了溫柔指引,
我們一起把女兒重新抱回了安全感裡。
這一夜,不只是女兒被重新安撫,
更是我們彼此之間,
一次深夜裡靜靜完成的陪伴與接住。
在婚姻裡,這樣的「一起走過」,
是我想記得、也值得記得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