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
我們終於在傍晚,到了巴黎愛樂廳(Philharmonie de Paris)。

這棟建築是建築師 尚‧努維爾(Jean Nouvel) 的作品,2007 年開始動工,卻一拖再拖,直到 2015 年才正式開幕。原本的預算大概 1 億 7 千萬歐元,最後蓋出來直接噴到超過 3 億 9 千萬歐元,巴黎媒體當時笑說這不是音樂廳,是「預算黑洞」。不過黑洞也有它的厲害之處:它的主廳可以容納 2400 人,特別設計的「浮動陽台」讓你無論坐在哪裡,距離指揮都不會超過 36 公尺。換句話說,就算你買最便宜的票,也可以被舒伯特盯著唱情歌,逃不掉。
燈光一暗,我最愛的皮耶斯出場,等著今晚的鱒魚。結果突然一個人突然披著翅膀登場,天使就這樣在我眼前亮相。接著要上場的樂手也是粉墨登場,一邊演戲一邊演奏。
「古典音樂圈什麼時候變得這麼難混?」長谷川低聲地說。的確是,這種又古典又前衛的表演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尤其是出自於八十歲的皮耶斯手中,也只能再次敬佩了。

演出結束的時候,我竟然有點感激這個「偏僻」的設計,因為在這種地方,你不會有心思分心去想要不要買紀念品,或是等一下要去哪裡吃宵夜。整座音樂廳就像一個把你關進來的黑盒子,逼你在兩個多小時裡只和舒伯特、天使,還有從天而降的突發創意待在一起。然後散場的瞬間,我看到幾對白髮阿公阿嬤觀眾,剛剛還沉浸在舒伯特的慢板裡,現在一臉驚慌,迅速手牽手往出口衝,好像後面不是小提琴,是搶匪在追他們。有人甚至連安可曲都不等,直接用短跑的速度衝進地鐵口,下一秒人影全沒了,現場只剩我們還在想要不要搭下一班車。
走出音樂廳,我和長谷川對看一眼,我們慢吞吞走去地鐵站,街上真的空蕩到連路燈都懶得存在,風一吹過,鐵皮聲響比人聲多。長谷川嘴巴說著「這就是巴黎夜晚的純粹」,腳步卻默默加快,還不時回頭張望,好像下一秒就要有人拿著大提琴盒衝出來搶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