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計畫準備
江筱晴坐在租屋,將前六個目標的事件、符號、尾隨模式再度整理。
她在筆記本上寫下策略步驟:
- 放置符號紙條,誘導白花尾隨
- 記錄尾隨者的時間、位置與反應
- 設置心理陷阱,測試白花對規則變化的應對
——
2. 第一個反擊行動
深夜,她選擇前往鄭子豪最近經常出現的街道,故意留下小白紙條符號在一個明顯角落。
然後她躲在不遠處的巷口觀察。
幾分鐘後,黑影出現。
江筱晴透過手機攝影,記錄下尾隨者的每一步反應。 她心中暗笑:白花以為仍在操控局勢,卻不知我已設計陷阱。
——
3. 心理陷阱
江筱晴利用路燈與陰影製造假動作,故意改變行進方向,觀察黑影是否跟隨。
黑影猶豫片刻,似乎在判斷她的真實路線。 江筱晴內心明白:這就是心理反擊的第一步——讓白花錯判我的意圖。
——
4. 規則反轉
她在筆記本上做註記,確認黑影出現的時間點、距離與角度。
利用這些資訊,她計劃下一步:用規律反向誘導白花行動。
白花可能已經預期她會沿某條路線前行,但江筱晴故意偏離,創造對方心理錯位。
——
5. 自我肯定
夜空下,街道靜默,江筱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掌控感。
她回想過去被白花掌控的恐懼,此刻已被她化為行動策略的力量。 心中暗暗下定決心:
不再被動,不再受控。
我要讓白花感受到,遊戲規則,我也能書寫。
——
6. 結尾
江筱晴收好筆記本,將錄影影像存檔。
她知道,下一步將更加危險,但也更加有機會反制白花。 夜色深沉,她的眼神冷冽,充滿策略與決心。
心理反擊,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