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到安全地點
江筱晴回到租屋,將今晚錄下的影像仔細檢查。
——
2. 初步分析
她發現一些共通點:
- 白花尾隨者出現的時間總在目標行動後的3-5分鐘
- 距離目標保持固定距離,避免被正面發現
- 每次留下的暗示,都帶有微小符號或標記(如鄭子豪的紙條角落符號)
江筱晴意識到,白花的心理操作不僅是威脅,更像是一種規律可分析的系統。
——
3. 尋找突破口
她打開筆記本,把前五個目標的事件、暗示與尾隨模式整理成表格。
然後比對第六個目標的線索:
- 桌角徽章
- 鄭子豪暗示紙條
- 尾隨者動作模式
她逐步歸納出一個可能的公式:
每個目標的行蹤 + 心理試探 = 白花下一步行動的預測
——
4. 心理策略
江筱晴開始計劃下一步:
- 利用規律預測尾隨者動作
- 故意留下小訊號測試白花的反應
- 將掌握到的規律作為反向誘導工具
她知道,這將是與白花心理博弈的關鍵一役。
——
5. 發現關鍵訊息
在第六個目標的暗示紙條底部,她發現一個微小符號,像是白花專屬的標記:
「⋆」
這個符號在前五個目標的現場也曾出現,江筱晴心中一震:
這可能是白花留下的真正線索——不只是威脅,而是規則與提示。
——
6. 結尾
江筱晴握緊筆記本,心中暗暗下定決心:
白花以為她掌控一切,但我已經開始破解規則。
下一步,我要掌握主動,甚至引導她的行動。
夜深了,窗外霓虹閃爍,她的眼神冷冽,充滿了策略與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