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異度空間》(Inner Senses)是羅志良執導、楊倩玲編劇、並且由爾冬陞監製的一部驚悚片。不得不提的是,本片是張國榮生前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
電影的開頭,很可能會讓觀眾以為本片是典型的「鬼屋」題材。在房東先生(由徐少強飾演)的帶看與介紹後,家人都在澳洲的章欣(昕)(由林嘉欣飾演)決定一個人租下了沒有升降梯的舊公寓,而剛搬進租屋不久後,她就在走廊的角落、以及浴室鏡子裡見到了鬼魂。
場景切換到精神科的羅醫生Jim(由張國榮飾演)的一場公開演講,不信鬼神也沒有宗教信仰的他主張用科學來解釋世事,所謂的「鬼」是人的腦袋透過各種不同途徑接收資訊的呈現,Jim說:「你相信有鬼,鬼就會存在。」演講結束後,Jim回到自己的診所,同事Wilson(由李子雄飾演)透過電話留言來拜託他處理一個棘手的案件,原來Wilson老婆(由周嘉玲飾演)的表妹就是不時會看到鬼魂出現的章欣。在一次次的診療過程中,章欣對於Jim漸漸產生了依賴與曖昧的情愫,而同時Jim也不知不覺喚起自己壓抑潛藏已久的「內在意識」(inner senses)。意識,就是這部電影要探討的主題,只是加上了恐怖驚悚的包裝。
電影中的房東先生,他總是在家裡擺放了二雙室內拖鞋,準備讓遇到山泥傾瀉而意外去世的太太與兒子回家可以換穿,每餐也都會多煮一些,等待他們母子回來飽餐一頓。在房東先生的內心,始終等待著他的太太與兒子有一天會回到家裡團聚。
每每因為失戀就割腕又見鬼的章欣, 她的心裡存在著一個心結,源自於父母離異的欠缺安全感與衍生的佔有慾。羅醫生Jim鼓勵她:接受一切,做真實的自己,可將心中的不滿與埋怨全部都宣洩出來。終於解開了心結而完全痊癒的章欣,從此不再疑神疑鬼。
編導是否對於心理治療的效果過於樂觀了呢?這倒也不是,而是將本片劇情的焦點轉向了羅醫生Jim。若有機會重溫這部電影的話,可能會驚覺Jim在對於章欣的診療過程所說的言論也完全適用於他自身,諸如:「長期失眠的惡性循環造成了精神恍惚」、「最大問題是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出了問題」、……。

在這部電影的後半段,揭露了Jim的內在意識中的傷心往事,一段不堪回首的年少記憶。此後的敘事節奏明顯加快,整個進入了恐怖片的模式:女學生小魚(由潘美琪飾演)在校門口拿著剪刀自殘的濺血畫面、殯儀館的瞻仰遺容、小女生的詭異笑聲、以及窮追不捨的鬼影。無路可逃的Jim,最終來到了女學生小魚跳樓輕生的樓頂。
如《異度空間》的英文片名所示,編導試圖提出一種解釋,「鬼」其實是人的「內在意識」(inner senses)所創造出來的幻覺或假象。本片的劇本,基本上都在這個命題。此外,本片也談到了醫生與病人要有適當的距離以及「醫者不能自醫」的情況。再者,一段感情結束時的妥善處理與後續影響,也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本片的主要演員演出都相當傳神,包括飾演房東先生的徐少強、飾演章欣的林嘉欣、以及飾演羅醫生Jim的張國榮。尤其是張國榮的演出,他在這部電影後半段的憔悴面容、驚恐神情、以及在樓頂邊緣的絕望身影,一切一切,恐怕會讓他的影迷們不忍卒睹。
遺憾的是,張國榮在拍完這部電影的隔年,2003年4月1日於香港中環文華東方酒店跳樓自殺身亡,本片因此成為了他生前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得年46歲的張國榮,死因究竟是抑鬱症、遭下降頭而中邪、還是因為拍攝本片時入戲太深的後遺症,眾說紛紜。
由於上述憾事,原本就顯得沉重的這部電影又增添了悲傷的情懷。儘管如此,作為驚悚片的這部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編導在本片的前半段以「內在意識」的學理角度來探究「鬼」的源由與樣貌,而到了後半段又像是傳統的鬼片。眼中所見,到底是鬼還是自己的心魔,這個問題留給觀眾思考。
最後,張國榮演出的心理醫生Jim,有別於他以往在大螢幕上的所有角色,有著更為貼近現實的人物情感。再回到這部電影的幾句台詞,無助的Jim對著章欣大聲哭喊:「幫我啊,人來幫幫我啊!」以及在樓頂的Jim對著女學生小魚說:「一直以來我都沒有開心過……」聽在影迷們的耳中,不由得感到心疼的是,那不僅是Jim的台詞也像是張國榮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