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英國迷你影集《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混沌的是?青少年?還是這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前言

2025年在Netflix播出的《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是一部關於青少年犯罪的英國迷你影集,總共有四集(傳聞第二季正在洽談中),每集的片長約1小時。除了聳動的少年殺人事件題材,這部影集最被廣為討論且幾乎都給予了高度評價的是每集都採用一鏡到底(one shot)的拍攝手法。

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呈現的效果像是紀錄片( documentary)也像是實境秀(reality show),追求的是極盡可能地模擬真實,尤其是時間感(time perception),觀眾看了多長的時間,就是攝影機的鏡頭一氣呵成所攝錄下來的真實時間長度。當然,不同於號稱沒有劇本、強調百分百真實的紀錄片或實境秀,《混沌少年時》這部迷你影集絕對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劇本規劃、準確的實地勘景計時、以及長時間的重複彩排,包括參與其中演出的全體演員的走位、台詞、與表情控制,每個環節都沒有容錯的空間,必須要一次到位,否則只能中斷再重來,拍攝難度之高可想而知。

除了拍攝技術層面上的巨大挑戰之外,《混沌少年時》這部迷你影集要如何在短短四集的篇幅內,設法還原少年犯案的過程、找到犯案的動機、進而延伸到少年的心理分析、並且概觀對於犯案少年家人的後續影響,在在都考驗著編劇敘事的能力與導演取捨的智慧。

第1集:Day 1(第一天)|依法行事的警方

raw-image

平靜如常的早晨,探長盧克·巴斯科姆(由Ashley Walters飾演)與警探米莎·法蘭克(由Faye Marsay飾演)二人在警車裡閒話著家常,隨後率領一隊全副武裝的警察,強行破門進入了一棟民宅,探長巴斯科姆拿著搜索票以涉嫌謀殺的罪名當場逮捕了13歲的少年傑米·米勒(由Owen Cooper飾演),時間是早上6點15分。

少年傑米的父親艾迪·米勒(由Stephen Graham飾演)、母親曼達·米勒(由Christine Tremarco飾演)、與姊姊麗莎·米勒(由Amélie Pease飾演)隨後趕到警局。接下來,就像是紀錄片,鉅細靡遺地完整展示了英國警方辦案的詳細過程,包括在適當成年陪同者、律師、護理師在場時進行搜身、拍照、抽血採樣等等程序。傑米與他選擇的適當成年陪同者,他的父親米勒先生,經過和律師的簡單對話之後,傑米知道在面對可能對於自己不利的問題時一概答覆:「No comments」(中譯:無可奉告)。

在展開偵訊過程之前,觀眾可能會對於英國警方辦案是否有執法過當的質疑?另一方面,就像少年傑米的父親米勒先生一樣,實在很難想像看來瘦弱無害的傑米怎麼可能犯下如此殘忍的殺人案件。時間是早上6點58分,探長巴斯科姆與警探米莎開始進行全程錄音錄影的偵訊,首先拿出了傑米在IG(Instagram)發佈的照片,進而根據監視器的監視畫面,整理出了傑米與被殺害的少女凱蒂·雷納德(由Emilia Holliday飾演)在當晚的行蹤的時間軸。早上7點12分,結束偵訊。

值得思考的是,少年傑米再三強調:「I didn't do anything wrong」(中譯:我沒有做錯任何事),而不是「I didn't kill her」(中譯:我沒有殺她)。

第2集:Day 3(第三天)|失控的校園

raw-image

一鏡到底的拍攝技術而言,這集的難度應該是最高,不僅是在多個場景快速切換,參與的演員人數也是最多。在事發後的第三天(Day 3),探長巴斯科姆與警探米莎來到了少年傑米與遭到殺害的少女凱蒂所就讀的學校,任務是找到犯案的凶器以及犯案動機。

少年傑米的朋友萊恩(由Kaine Davis飾演)、少女凱蒂的好友潔德(由Fatima Bojang飾演)、以及同樣就讀這所學校的探長巴斯科姆的兒子亞當(由Amari Bacchus飾演)都是這集的關鍵角色。透過警方偵辦以及校方協助配合的過程,編導將混亂失控的英國校園現況直接展示在觀眾的眼前。學校的管理原則、老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態度,或許不是放諸四海而皆準,在網路世代的次文化盛行的今日,學校教育究竟應該如何與時俱進,又是一個大哉問。

在這集的劇情中,最重要的是揭露青少年在IG(Instagram)的身分認同,看似正常發佈的照片與底下的留言竟然有著全然不同的解讀,甚至引發後續的網路霸凌( bullying)。青少年在網路上崇拜的名人偶像所發表的言論,造成了潛移默化的模仿效應與深遠影響。此影集中的少年傑米無故被貼上「非自願單身」(Incel, Involuntary celibate)標籤,亦即他是基於非自願因素而單身或沒有性生活,從此他蒙受了難以言說的同儕壓力,最終釀成一場無可挽回的悲劇。

同樣值得思考的是,警探米莎可能說出了部分觀眾的心聲,她憤憤不平地對探長巴斯科姆說:「焦點永遠都是在惡人的身上,大家都會記得傑米,沒人會記得凱蒂」。確實是如此,或許是受限於迷你影集的篇幅,也或許是編導的用意不在於所謂的平衡報導,而是偏重在對於當代青少年沉溺使用網路社群所造成的影響提出了警示與省思。

這集的最後一幕,遭殺害的少女凱蒂的好友潔德在放學後一個人孤單地走著,空拍的鏡頭俯瞰著校園周圍,停留在凱蒂的遇害地點所特別圍起來的角落,少年傑米的父親米勒先生緩緩走過來獻上一束花。背景的音樂是兒童合唱團的純真歌聲,唱著英國男歌手 Sting(史汀)的名曲〈Fragile〉(中譯:脆弱)。

第3集:7 Months(7個月)|臨床心理學家與少年

raw-image

相較於第2集在校園出現的大量群戲與快速場景切換,第3集的場景變換與出場人物相對較少,卻是戲劇張力最大的一集。在事發後的7個月(7 Months),臨床心理學家布萊妮·亞歷斯頓(由Erin Doherty飾演)來到少年傑米暫時拘留在的安全訓練中心,進行對於傑米的心理評估,進而完成獨立的量刑前犯罪調查報告。

這集的劇情,以心理學家亞歷斯頓的視角,記錄了她與傑米的談話過程,二人從一開始的故作輕鬆閒聊,接著是讓人透不過氣的言語攻防,強弱態勢的對峙與翻轉,最後定格成了暴怒的少年傑米與驚魂未定的心理學家亞歷斯頓。特別要讚許的是,飾演傑米的年輕演員歐文·庫柏(Owen Cooper)以及飾演心理學家亞歷斯頓的英國女演員艾琳·多赫蒂(Erin Doherty)在這集都展現了驚人的演技,精準詮釋了種種情緒變化的起承轉合。

在心理學家亞歷斯頓與少年傑米的大量談話中,值得注意的是:其一,傑米聊到不擅長運動的他有次踢足球的事,當他搞砸時,他父親米勒先生會把頭轉開而假裝沒看到;其二,直到此刻,傑米仍然堅稱他沒有殺害少女凱蒂,影片都是偽造的;其三,在談話結束時,傑米對著正要離去的心理學家亞歷斯頓問她是否喜歡自己,問她覺得自己怎麼樣,最後還請她轉告他父親米勒先生說他沒事。由此看來,追求認同感,包括他父親米勒先生與甚至是心理學家亞歷斯頓的認同感,可能是少年傑米最在乎的事。

第4集:13 Months (13個月)|內疚自責的家長

raw-image

在事發後的13個月(13 Months),這天是少年傑米的父親艾迪·米勒的50歲生日,傑米的母親曼達·米勒在廚房準備著英式早餐,老夫老妻的米勒夫婦互動依然親暱熱情。艾迪看到兒子傑米寄來一張畫了艾迪頭像的生日賀卡,沉默不語。傑米的姊姊麗莎·米勒氣急敗壞地通報:艾迪的貨車被噴漆寫上了一個單字「NONSE」(中譯:戀童癖)。

因為貨車遭到噴漆又清除不掉的緣故,艾迪決定載著老婆曼達與女兒麗莎到五金行。三人在車上聊著稍後去看電影再去吃大餐,夫妻二人異口同聲地說:「嘗試解決今天的問題」,他們的治療師是這麼說的。在車上播放音樂時,艾迪提到老婆曼達是挪威流行樂團a-ha的歌迷,夫妻二人聊起在13歲時的初次舞會(13歲也正是他們的兒子傑米的犯案年紀)。米勒先生一家三口說說笑笑,就在女兒麗莎的手機播放著〈Take on me〉(中譯:接受我)的音樂聲中,抵達了五金行。

在離開五金行的路上,電話鈴聲響起,少年傑米從他被拘留安置的安全訓練中心的來電。他祝父親艾迪生日快樂,聊到了生日賀卡上的畫,最後說他決定要認罪。開著仍未清除掉噴漆的貨車回到家後,艾迪與老婆曼達二人持續談著兒子傑米的事情,聊到他帶傑米去踢足球的事情又想起傑米愛畫畫的往事,最後聊到他們幫傑米買了電腦後的種種變化,夫妻二人不斷內疚自責他們應該做得更多……。最後的鏡頭,艾迪推開了兒子傑米房間的門,他環顧房間內的一切,忍不住啜泣。艾迪幫枕頭上的小熊娃娃蓋上了被子,親吻了小熊的額頭:「對不起,兒子,我應該要做得更好」。

這集的劇情,調性看似輕鬆日常,卻又有種危機四伏的詭譎氣氛。米勒先生一家三口努力維持的表面和平,因為惡作劇的噴漆或是鄰居的過度關心,甚至是被五金行店員認出後的尷尬與後續反應,輕易地擊潰了他們想要待在原來的地方繼續生活下去的決心。同樣地,或許會有部分觀眾認為編導怎麼不關心一下被殺害的少女凱蒂的家人往後又該怎麼生活?在僅有四集的這部迷你影集中,面面俱到的平衡報導可能真的不是編導的訴求重點。

值得一提的是,《混沌少年時》這部迷你影集的最初構想正是來自飾演父親艾迪·米勒的英國男演員史蒂芬·葛拉翰(Stephen Graham),而他也身兼這部迷你影集的編劇。

結語

悲觀地說,無論在校園、在職場、或甚至在網路,霸凌( bullying)的現象恐怕永遠都不會真正消失,根本的原因是恃強凌弱的人性使然,有關當局也是束手無策,頂多只能夠針對個案來處理。《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這部英國迷你影集並非由真人實事所改編,編導試圖由一起少年殺人事件來剖析其背後的家庭、學校、與社會環境因素,尤其是網路名人偶像的言論所造成的影響。在劇本編寫、導演調度、演員演出、以及各個技術層面上,這部迷你影集都達到相當高的水準。儘管有些沉重,《混沌少年時》的故事內容發人深省,值得推薦給家裡有青少年孩童的家長、教育工作者、以及所有人。

最後,分享一則資訊,2025年美國電視界的最高榮譽第77屆黃金時段艾美獎(Emmy Awards)在日前已經公布入圍名單,《混沌少年時》入圍共計13項,其中包括:最佳迷你影集、最佳迷你影集或電視電影男主角:史蒂芬・葛拉翰(Stephen Graham)、最佳迷你影集或電視電影男配角:歐文・庫柏(Owen Cooper)、艾許利・華特斯(Ashley Walters)、最佳迷你影集或電視電影女配角:艾琳・多赫蒂(Erin Doherty)、克莉絲汀・特雷馬可(Christine Tremarc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范夫俗子的人生
0會員
42內容數
看一部電影,聽一首歌。 談一場戀愛,想一個人。 住一座城市,走一段路。 來一趟旅行,讀一本書。 拍一張照片,寫幾個字。
范夫俗子的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7/26
2013年的台灣電影《明天記得愛上我》是以《一頁台北》而嶄露頭角的美籍華裔導演陳駿霖所編導的第二部劇情長片。雖然並未深入觸及同性戀者隱身在婚姻生活的虛假真實與道德爭議,整體的敘事相當流暢,喜劇的節奏感拿捏恰到好處,編導企圖以魔幻的手法將主角們的異想世界融入在現實的日常生活,確實也製造出許多的驚喜。
Thumbnail
2025/07/26
2013年的台灣電影《明天記得愛上我》是以《一頁台北》而嶄露頭角的美籍華裔導演陳駿霖所編導的第二部劇情長片。雖然並未深入觸及同性戀者隱身在婚姻生活的虛假真實與道德爭議,整體的敘事相當流暢,喜劇的節奏感拿捏恰到好處,編導企圖以魔幻的手法將主角們的異想世界融入在現實的日常生活,確實也製造出許多的驚喜。
Thumbnail
2025/07/21
2024年上映的台灣電影《我在這裡等你》像是寫給已故的巨星張國榮的一封情書。在電影文本的字裡行間,處處藏有對於張國榮的追思與致敬。本片當初的宣傳與海報似乎都導向二個男主角天宇(由劉俊謙飾演)和阿翔(由范少勳飾演)的同性戀情,若以此來觀之,可能會大失所望。除了相遇故事之外,本片的前半段也像是公路電影。
Thumbnail
2025/07/21
2024年上映的台灣電影《我在這裡等你》像是寫給已故的巨星張國榮的一封情書。在電影文本的字裡行間,處處藏有對於張國榮的追思與致敬。本片當初的宣傳與海報似乎都導向二個男主角天宇(由劉俊謙飾演)和阿翔(由范少勳飾演)的同性戀情,若以此來觀之,可能會大失所望。除了相遇故事之外,本片的前半段也像是公路電影。
Thumbnail
2025/07/17
2006年上映的台灣電影《盛夏光年》是一部關於友情與愛情的文藝電影,由陳正道執導,改編自許正平的短篇小說《光年》。電影同名主題曲〈盛夏光年〉由五月天的主唱阿信(陳信宏)創作演唱。張睿家以本片獲得第43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這部電影的片名很美卻寓意不明,就像故事劇情從偶像劇設定開始,語焉不詳而結束。
Thumbnail
2025/07/17
2006年上映的台灣電影《盛夏光年》是一部關於友情與愛情的文藝電影,由陳正道執導,改編自許正平的短篇小說《光年》。電影同名主題曲〈盛夏光年〉由五月天的主唱阿信(陳信宏)創作演唱。張睿家以本片獲得第43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這部電影的片名很美卻寓意不明,就像故事劇情從偶像劇設定開始,語焉不詳而結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如何與內在小孩和解?每個大人都該看的一部吉卜力動畫電影:兒時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如何與內在小孩和解?每個大人都該看的一部吉卜力動畫電影:兒時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在《腦筋急轉彎2》中,皮克斯再次帶領觀眾進入複雜的情緒世界,這次聚焦於青春期的劇烈變化。這部續集不僅延續了前作的創意,更深入探討了青少年面臨的情緒挑戰,為觀眾帶來一場既有趣又富有洞察力的觀影體驗。
Thumbnail
在《腦筋急轉彎2》中,皮克斯再次帶領觀眾進入複雜的情緒世界,這次聚焦於青春期的劇烈變化。這部續集不僅延續了前作的創意,更深入探討了青少年面臨的情緒挑戰,為觀眾帶來一場既有趣又富有洞察力的觀影體驗。
Thumbnail
那段情節除了刻劃出電影發展至今的兩種思路「專注影像本身的『純電影』」與「追求快節奏的新媒體創作」都有相同的源頭之外,也點出了電影最初的樣貌:見證、紀錄、保留與創造驚奇。最初的那些影響僅僅是把動態真切記錄下來,就已經帶給無數人震撼與感動。而電影要探問一大主題即是:「這樣的追求,在今天發展成什麼模樣?」
Thumbnail
那段情節除了刻劃出電影發展至今的兩種思路「專注影像本身的『純電影』」與「追求快節奏的新媒體創作」都有相同的源頭之外,也點出了電影最初的樣貌:見證、紀錄、保留與創造驚奇。最初的那些影響僅僅是把動態真切記錄下來,就已經帶給無數人震撼與感動。而電影要探問一大主題即是:「這樣的追求,在今天發展成什麼模樣?」
Thumbnail
最近進戲院看了一部電影「幻幻之交」,英文片名Imaginary Friends, 本以為是部兒童電影,意外地發現這是一部很適合大人看的電影。 ​ ​ 劇情主要闡述每個成年人在童年時期都曾有一個想像中的好朋友半歲我們長大(電影中稱之為「幻幻」= IF),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為了求生存,我們開始關
Thumbnail
最近進戲院看了一部電影「幻幻之交」,英文片名Imaginary Friends, 本以為是部兒童電影,意外地發現這是一部很適合大人看的電影。 ​ ​ 劇情主要闡述每個成年人在童年時期都曾有一個想像中的好朋友半歲我們長大(電影中稱之為「幻幻」= IF),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為了求生存,我們開始關
Thumbnail
《深夜秀》電影深刻探討了年齡、性別、種族等社會問題,引發對快速消費媒體和自由與規範的平衡的思考。
Thumbnail
《深夜秀》電影深刻探討了年齡、性別、種族等社會問題,引發對快速消費媒體和自由與規範的平衡的思考。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齣怪異、童真(?)、賞心悅目的電影,但2.5小時的篇幅,實在不夠時間將一位女性由幼兒直到成熟的探索和成長過程娓娓道來 此篇短文的標題是有點繞口兼看似學術論文,但確實是我觀影和思考這套電影的角度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齣怪異、童真(?)、賞心悅目的電影,但2.5小時的篇幅,實在不夠時間將一位女性由幼兒直到成熟的探索和成長過程娓娓道來 此篇短文的標題是有點繞口兼看似學術論文,但確實是我觀影和思考這套電影的角度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週末看了《可憐的東西》,這部以超現實手法呈現的電影,探索了女性成長和探索之旅,同時挑戰了觀眾的道德底線。影片中的對話引發了對人性與現實的深刻思考,也探討個人的成長與道德規範之間的微妙關係。透過這部作品也提醒了自己,在人生的旅程中,抉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無論框架如何,我們都擁有自由。
Thumbnail
週末看了《可憐的東西》,這部以超現實手法呈現的電影,探索了女性成長和探索之旅,同時挑戰了觀眾的道德底線。影片中的對話引發了對人性與現實的深刻思考,也探討個人的成長與道德規範之間的微妙關係。透過這部作品也提醒了自己,在人生的旅程中,抉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無論框架如何,我們都擁有自由。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這是一部概念很有趣的電影,以科幻的設定帶出一個新生如何從無到有,慢慢發展出自己的人格跟思想,以及這個人如何與這個社會展開互動跟連結,在各種傳統價值觀中展開矛盾跟碰撞 蛻去嬰兒的外表,省略時間的馴化,將人類至今為止的成就和難題全都擺在主角貝拉面前
Thumbnail
這是一部概念很有趣的電影,以科幻的設定帶出一個新生如何從無到有,慢慢發展出自己的人格跟思想,以及這個人如何與這個社會展開互動跟連結,在各種傳統價值觀中展開矛盾跟碰撞 蛻去嬰兒的外表,省略時間的馴化,將人類至今為止的成就和難題全都擺在主角貝拉面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