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沒有聽過父母的床邊故事,溫馨的家庭氣氛也不多,所以在「表達愛」以及「如何愛」這兩件事上顯得笨拙及不知所措。 結婚後,我本來不想要有小孩,因為我覺得照顧小孩是很麻煩的事情,而且我不確定自己能不能當個好媽媽。 不過,顯然是我想多了,因為我的意願不重要,命運會替我決定———我懷孕了,在我婚後的第一個月。 懷孕之後,我告訴自己不能再抗拒,既然這個小生命與我有緣,我也應該勇敢地承擔這個責任。 我對著肚子裡的寶寶說:「寶寶,媽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你照顧好,但你一定是相信我才來的,對吧?媽媽會努力的!」 當自己也成了母親之後,我常常想起自己童年的缺憾,想著:我童年缺什麼,我就給孩子什麼。 我很慶幸當時我住在國外,總能看到當地的爸爸媽媽們,與孩子之間親親、抱抱、牽手、溫柔說話,這些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從沒看過更沒經歷過。 我這一代之前的人,都是愛你在心口難開,想親親抱抱會被說肉麻當有趣,甚至打你罵你是因為愛你。 但是看看當地人對孩子表達愛的方式是這麼直接、沒有心理負擔,我真的好開心! 如果生氣讓人覺得憋屈,為什麼愛一個人也要這麼憋屈?「愛」明明是很美好的一件事,不是嗎? 從那之後,我心中抑制多年的愛意與熱情終於掙脫枷鎖,盡情地向我的孩子輸送。 就寢與起床的儀式感: 我會在兒子睡前及起床後,親一下他的臉頰,也讓他親我一下(愛是雙向的,所以讓孩子回親媽媽很重要)。 為兒子說睡前故事: 意外的是,他告訴我說不想聽故事,而是想聽我唱歌。我承認當下心裡有點錯愕,因為我準備了好幾個故事,歌曲是一首都沒有! 那時還沒有智慧型手機,家裡也沒有申請網路,我只能憑記憶回想小時候聽過的兒歌。幸好兒子很知足,就算我想不起歌詞,用哼的也可以,聽完之後才心滿意足地閉上眼睛。 我心想:這孩子真的很喜歡音樂吧!
孩子的確是上帝賜的禮物,有如天使般慢慢地溫暖我冷漠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