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安田現象』製作的第一部動畫電影,總體來說我覺得挺不錯的,但可能也是第一部電影的關係,人物架構和情節比較簡單甚至單調,但是表達的東西有打動我。
先說說安田現象,這位作者我很早就有追蹤它的YT頻道,很多都是短影片,部分的影片是一個頭尾相連的小迴圈,我覺得畫面品質很高,而且隱隱約約我覺得作者有想要表達一些東西或故事,雖然一部部很像沒有關連的短影片,但是同一個人物的表現一直有保持固定的性格,所以我覺得作者總有一天會出一部作品來講述它心中的故事,這種感覺很像我在看『黃色書刊』的短篇或是看『蠟筆小新』臼井儀人版本時候的感覺,很隱晦,但總有一些有趣的思想在其中。言歸正傳,所以作者推出這部伊人製造,半年前在日本上映,我以為這種小眾故事乏人問津,台灣沒機會看到,但好在我仍有機會和榮幸在台灣的影院觀影,謝謝角川謝謝作者安田現象。
對了,推薦一下電影主題曲「花星」,很契合電影也很好聽。
防雷線雷區倒數=====================
5…
4…
3…
2…
1…
我覺得整體很恪守起承轉合的規律,時間點也很一致,一小時三十分的電影,先「起」,在30分時「承」,在1小時時「轉」,最後「合」,然後由於角色很少,劇情線只有主線,其實蠻好猜幕後黑手是誰,但是我覺得最後的收尾雖不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而且是最打動我的主題,「在理智的行為下做出最感性的選擇」,這點讓零號和明表現的很好,極為理性的人類和極為理性的機器卻雙雙衍生出感性的最後選擇,這點我真的很喜歡。
最後故事上說幾點好猜的故事走向的點和一些有趣的小細節,首先是第一次零號暴走,要突破「機器人三鐵律」這裡大約是電影30分多,就已經可以知道結局是零號肯定能突破或是類似的發展來突顯情感的誕生不是來自於程式預先設計好的。
第二點是繪里和莊一在談話時,繪里展示高機動賽爾特(Salt),然後馬上被神秘人綁走,其中莊一和繪里的反應截然不同,莊一顯得驚訝甚至有點坐不穩,反觀繪里,像是早就知道一般,沒為自己的發明被奪走而感覺到任何一絲情緒波動。
其三,電影的最後,有一位媽媽牽著孩子過馬路,孩子一到斑馬線便立刻舉起右手,這是日本的小孩受過的安全教育,過馬路高舉手來提醒駕駛有小孩經過,雖然只是個小細節,可有可無,但我很喜歡這種細節,很細心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