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週報內容包括投資洞察、投資組合個股分析、買賣策略與對帳單、觀盤重點與投資計畫,透過方格子訂閱專題每週發佈,提供投資朋友參考。

❶ 投資洞察:美中台三地股市領頭羊的投資分析
AI是近年全球股市最熱門的話題,美股由輝達領軍,台股由台積電帶動,陸股由寒武紀擔任領頭羊,成為美台中三地股市的市場焦點,本周來帶您認識這三檔股票,並且分享阿福的投資策略。
① 輝達(NVDA)
- 輝達 Nvidia 是美國一家以設計和銷售圖形處理器(GPU)為主的晶片設計公司,成立於1993年1月,創辦人為黃仁勳,公司名稱希望一個既涵蓋「NV」這兩個字母、又能展現對於未來憧憬,「NV」意思是下一個版本,拉丁語invidia,意思是「仰慕」。
- 1999年1月在NASDAQ掛牌上市,2024年6月18日,輝達取代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2025年7月9日,輝達成為首家市值突破4兆美元的公司,目前是全球市值排名第一大的公司。
- 輝達是圖形處理器上重要開發工具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s Architecture,統一計算架構)的發明者,透過這個技術,使用者可利用輝達的GPU進行圖像處理之外的運算,朝向人工智慧運算和機器視覺的市場發展,CUDA平行運算平台成為AI開發的實質標準。主要產品線包括:GeForce系列(消費者遊戲與創作)、RTX A系列(專業工作站)、H100 Tensor Core GPU(AI運算)、Blackwell B200(AI晶片),輝達在AI用途GPU市場擁有超過95%的市占率。
- 阿福投資策略:投資 Invesco納斯達克100指數ETF(QQQ),輝達目前是這檔ETF成分股持股比例第一大。
② 台積電 (2330)
- 台積電 tsmc 是臺灣一家專注於半導體晶片製造的公司,成立於1987年2月,創辦人為張忠謀,是以工研院技術移轉衍生成立的一家半導體製造公司,公司原來打算命名為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因當時已被註冊,後定名為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 1994年9月5日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1997年10月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發行美國存託憑證(ADR),以TSM為代號掛牌交易。台積電市值在2016年9月首度超越IBM,2017年3月市值首度超越英特爾,張忠謀於2018年6月卸任董事長和總裁,2020年12月市值首度超越波克夏,2024年7月4日,台積電股價正式突破新台幣千元大關。
- CoWoS (Chip-on-Wafer-on-Substrate)是台積電研發的一種先進封裝技術,可以拆分為 CoW 和 WoS 兩種技術,CoW 為 Chip-on-Wafer,是將晶片放在矽中介板上, WoS 則是 Wafer-on-Substrate,把矽中介板放在載板上,這個矽中介板負責傳遞多個晶片之間的訊號,讓晶片的距離更接近,封裝完後的成品體積更小,提高通訊和資料傳輸速度,使效能更好,主要用於 7 奈米(先進製程)以下的晶片,例如輝達的 AI 晶片架構 Blackwell 就採用 CoWoS 封裝技術,以及超微、蘋果、博通等科技巨頭都是客戶。
- 阿福投資策略:台積電為台股投資標竿,列入投資組合,目前持股繼續持有。
③ 寒武紀 - U(688256)
- 寒武紀科技 Cambricon(上交所:688256,簡稱:寒武紀-U)是北京市一所人工智慧技術公司,成立於2016年3月,創辦人為陳天石,公司名稱取自寒武紀大爆發,認為人工智慧改寫世界的曙光已經出現。
- 2020年7月20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股東包括阿里創投、湖北聯想﹍等,2025年8月28日股價曾經超越貴州茅台 (600519-CN),登上 A 股新股王,主要原因來自2025 年半年度報告,公司營收相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實現轉虧為盈,超乎市場預期。第二季度營收與淨利潤均加速增長,營業現金流由負轉正。
- 寒武紀的估值飆升來自中美晶片限制為中國的AI 晶片創造國產替代浪潮,寒武紀作為「國產 AI 晶片第一股」,是此趨勢的最強催化劑。潛在風險為估值泡沫化,預估本益比超過500倍,遠超過輝達的60倍。
- 阿福投資策略:台股市場中連結中國的ETF,永豐中國科技50大(00887)和富邦上證(006205)均將寒武紀列為成分股,00887投資於中証科技50 指數,波動風險大,006205投資於上証180指數之成分股,波動相對00887穩定,阿福考慮投資風險後,將006205列入投資觀察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