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起床後,招呼古兄夫婦一起吃早餐,席間古兄提到去那兒走走,好打發直到下午的報到時間。問他車子現在何處?他說就在停車場,他昨晚送胡兄他們回家,然後把車子開回來,早上都可以使用,胡兄他們會自己設法來旅館。因此,決定,九點準時大廳見。回房趕快把打包得差不多的行李整理好,檢查過後,拖著行李下樓辦退房及繳費,結果胡兄已經整筆繳付(含來此參加同學會今晚在此住宿的所有房間。),讓地主破費招待一餐,這可理解,代壂房費則有點過火了,因此決定收費時齊繳。(結果收費同學說他們按照名單及收費數額收費,最後只好私下退還給胡大嫂了。)
惡地行
會合後,古兄問我去過惡地嗎?答以未曾,他提到上次來台東時,另一同學—在地的吳兄—帶他去逛過,覺得還不錯,因此準備上那兒走走。路崎嶇蜿蜒,路標含糊不明,到了也不知是否即是目的地。而且,古兄提及當時好像可以站在高地俯瞰整個台東市……行車途中,古嫂突地提及過世的兒子,說她當時事忙心煩,因此有次兒子好像有話準備跟她說,她心煩的斥責並轉身離開,從此之後,兒子就不再和她說任何心事,一直到後來的意外過世,已經二十多年了,她想起來還覺愧疚和心痛,我們聽著她的悲泣,尷尬的不知如何安慰和回應。
聯絡吳兄
途中,古兄對地主之一的吳兄避不出面,連接送都安排外地同學極不諒解,因此在逛了惡地一圈後,問我要不要打個電話問問?如果是兩個地主因故各執己見,有個台階下,讓活動順利進行,似乎也沒什麼不好,何況多年同學了,因為細故,連同學之誼都不顧了,也說不過去。剛好,停車處旁邊有個當地的水果攤,古嫂買了幾個水果,古兄打電話詢問近況,果然是兩個地主因故翻臉,雙方都拉不下臉,古兄電話一打,吳兄立即招呼我們前往坐坐,中午就在他那兒用午餐。到了之後,打過招呼,我因為十一點有約腳底按摩,因此就先行離開,期間,吳兄決定中午左右到達的,他都會去接來他家,在他這兒用過午餐,等到兩點左右,再一起前往旅館繳交活動費和相見歡。腳底按摩
吳神父的腳底按摩技術似乎一直在演進中,以往是越痛越好,現在則是有條不紊的依序按摩,不止被按者的所有部位都有被關照到,按者的姿勢,力道,及施力步驟方法等也都有了順序和要求,現在甚至在服務的天主堂內訓練了當地人和外籍勞工此技術,讓她們得以顧個溫飽,只是不知此師父的功夫和書上所見是否一致?進門是兩張按摩椅,先問我有什麼狀況?然後就座洗腳,開始處理,他的手法及部位與書上所見有很大出入,不是以腳底為重點,而是以小腿為施力重點。他說自己原為醫護出身,雖然學過腳底按摩,但認為見效偏低,因此加入自己較熟知的筋肌膜觀念,慢慢把糾結的膜打開放鬆,酸痛處自然得到抒解,他說我的左小腿有許多結節,因此他順著結節逐一緩慢的解開…(有次半夜抽筋後,左小腿就一直有感覺,好像肌肉是結合起來的,結合處有感覺,會疼痛,而且疼痛的位置還會移動……)他碰到的說有結節的地方,都會有疼痛感,他的手法似乎將痛感減輕減小……單單處理兩個小腿就花了一個小時還多一點(臨走時問及腰酸問題,他說似乎跟髖骨有關—似乎不是很有把握了)因此致謝之後就轉回吳兄家了。
吳兄家相見歡
進門發現已來了十多個同學,正在他家吃便當,你知道嗎?進門見到的同學,好像自然而然的就聊了起來,好像中間未碰面的時間被凍結了,直到見面才又延續著之前在師專時的互動情節,凍結的時間又恢復了流淌,很難形容那種感覺和氛圍,熟悉又親切的同學和友人,一切都那麼的自然,那麼的溫馨和親切……後來的報到場,此種感覺持續,戴著口罩,三十年未見,一眼認出,提到某個學生時期的環節,自然交談,善意和溫馨自然流竄……誰誰誰帶了什麼東西來分享,能夠拿出來表達歡迎的,花東兩地的同學似乎都儘可能拿出來意分享,從花蓮帶過來幾十個包子,自己種的愛玉和……自然而然的坐到一起,聊在一起,當年的歳月彷彿仍在眼前,當年的情誼似乎仍在目前……一個同學和他老婆做了圍巾和一些小飾品送我,因為我在他遭遇誤解時仍堅定相信他;一個同學在牫提前離開時,準備了一盒釋迦,因為我每年送他葡萄;一個同學提到我去探訪學生時,他只能請人代課六節,只因為我遠道而來;一個同學提到當年我獨走南橫時,他陪我上甲仙,擔憂了一整路……
情誼仍存
跟曾兄提及楊兄對他的文章讚不絶口,他驚喜的說都沒人跟他提過,讓他每天上傳都不知道有沒有人欣賞……跟台東同學提到楊兄在我來前請我致意:他對台東同學的感謝……跟花蓮同學提及在花蓮時受到的關照……跟專注原始點的同學提及楊兄的關注和佩服……跟同學提及他在校時的豐功偉績,他一臉驚喜的陳述當時情景……相聚的時間好像一下子就過去了,好像還有許多想說的還沒說,但又好像有沒有說也沒有什麼關係,因為情誼在,我們也都還在;(事實上,即令已經不在的,同學們提起來也都好像他們都還在……)
依依離別
因為星期五內人白天整天課。因此,見過同學們,聊過,也一起用了餐,無法終席我們就得趕晚班車回宜。承胡嫂好意特地抽身送我們前往。(原先是要搭計程的,但她執意相送,途中胡嫂提及五十年的婚姻生活,以及剛結婚時,妯娌間和婆媳間的種種,但又感嘆的說道:一切都過去了,現在全都放開了,把自己顧好最重要--因此還去學了國標……。但,一切真的都過去了嗎?放下了,過去了,應該就不會再去提及了吧?所以:一切真的都過去了嗎?我心裡暗自想著…)
後記
回來後,楊兄來拿台東同學給他準備的土產,提及多年來的同學會,成也胡兄,沒有他的熱情和執著,無法持續如是之久,但有糾紛也是因胡兄,容易堅持己見,而且好惡分明……每個人背後都有故事,個性問題好像不會因年紀而見緩和。什麼放下什麼的,說,很容易,真正面臨了,越想放下,卻越放不下…。

老古夫婦在小黃山

內子與我在小黃山

依<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的說法:
鄰近臺東市區的利吉惡地,分佈於海岸山脈南端,長度約70公里,之所以稱為惡地,乃由於這裡遍佈孔隙小、透氣性與滲水性差的泥岩,乾燥時地表看似堅硬,但大雨來襲時,雨水沿著脆弱的地表侵蝕出一條條雨蝕溝,少有植物能在這樣嚴峻的地表上生存,放遠望去,宛如置身寸草不生的月球表面。

下午報到後,先到台東公園走走,再前往就在附近的晚餐地點。台東公園整建過,與之前來此時多了人工的痕跡。當時和大女一起來此散心,樹上的蟬聲悽厲長嘶,此次離夏天還有一段距離,只有寧靜悠閒,以及時不時出現的噴射機那刺耳欲聾的呼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