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樟湖國小,1933-2013|雲林古坑|小學廢校|有間靛藍染教室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既然拜訪了新校區,舊的校區怎可放過?


隔天標好路線,走149鄉道轉149甲鄉道入東和村,除了要去看東和派出所和東和小外,還要去傳說中的維多利亞私校瞧瞧。


舊校區在新校區往北約5.4公里,里程不遠,但是149鄉道路幅不寬,雖然不是叢嶺小道,但有幾段也是臨著崖邊走,車速不過40。


學校在樟湖村,說是「村」,但在這山區的村可沒有集村印象,就是一條路,民宅錯落兩邊散布,學校在一個轉彎處,校門在岔路進去10公尺左右。


raw-image


校門名銜已經不存在,入內後看到國父銅像站在二樓穿堂上,讓我想到北投國小的銅像同樣在二樓,每日瞧著小娃們上學,挺有趣。

raw-image


校地不到一公頃,站在校門就一覽全校。右邊雙層一字建築,升旗台立於穿堂二樓頂,前面一座草地小操場。


學校目前作為社區藍染教室,取名「有間靛」,諧音哏,活動教室在二樓,當天到訪時沒有開放,甚憾。這邊樟湖村原來是客籍先民入墾村落,一開始就是採伐附近密集的樟樹製腦而成地名。
後來樟腦產業沒落,居民改以種植茶為主,不論是樟腦或是茶葉盛產期,藍染也一直是當地的副產業之一。

校園中有一顆很大的生痕化石,是921地震後居民在竹林中發現,搬運到學校當生態教學教材。


raw-image


學校不是因為地震而遷校,卻是因為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造成校區邊坡鬆動成為危險建築而遷校。

當年這颱風造成草嶺地區大災難,1038毫米的時雨量造成我一路走來的149鄉道柔腸寸斷無法通行,多處崩塌,學校的邊坡也造成校舍岌岌可危乃有後來的遷校行動。


@雲林古坑,樟湖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7會員
808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Claralk Chu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31
這是一座新的學校,有國中小,位在149縣道十字關旁的212-1路上,校門前路口有座方尖塔,校名全銜在上,校門往後十數公尺,也是一塔柱二進門,警衛室在左邊,整座學校在右邊駁崁坡上,此處不得見,需要爬梯子上得去。 事實上,這2.8公頃大的校地大約有十棟校舍,是沿著這山丘地形低低高高依山勢而建,建物各棟
Thumbnail
2025/08/31
這是一座新的學校,有國中小,位在149縣道十字關旁的212-1路上,校門前路口有座方尖塔,校名全銜在上,校門往後十數公尺,也是一塔柱二進門,警衛室在左邊,整座學校在右邊駁崁坡上,此處不得見,需要爬梯子上得去。 事實上,這2.8公頃大的校地大約有十棟校舍,是沿著這山丘地形低低高高依山勢而建,建物各棟
Thumbnail
2025/08/24
在大間崎飽餐了大腹黑鮪魚後,應該要啟程回青森市區,要趕在5點前還車,但圖資一看,還有150多公里,這半島的東部諸校,看來是沒法瞧瞧了。 但是剛才放過的奧戶小學該要去嗎?一問沒有意見,想來溫飽才是底層建築,於是咱就一踩油門,望奧戶奔。 學校在國道邊小丘上,門口簡單二方碑,左右對稱都有嵌校名,這
Thumbnail
2025/08/24
在大間崎飽餐了大腹黑鮪魚後,應該要啟程回青森市區,要趕在5點前還車,但圖資一看,還有150多公里,這半島的東部諸校,看來是沒法瞧瞧了。 但是剛才放過的奧戶小學該要去嗎?一問沒有意見,想來溫飽才是底層建築,於是咱就一踩油門,望奧戶奔。 學校在國道邊小丘上,門口簡單二方碑,左右對稱都有嵌校名,這
Thumbnail
2025/08/14
從半島的南邊脇野沢港到目的地的大間崎,這是一開始設定的終點(或是中點),為的就是大間崎是日本本州的最北點,也是為了這邊傳說中的黑鮪魚大肚(大トロ)--鮪魚肚子中油脂最豐,口感最是入口即化的部位。 這段山路崎嶇不說,更崎嶇的是我一路的小學探訪,車上的人是個不情願,但是握著方向盤的就是任性,走著走
Thumbnail
2025/08/14
從半島的南邊脇野沢港到目的地的大間崎,這是一開始設定的終點(或是中點),為的就是大間崎是日本本州的最北點,也是為了這邊傳說中的黑鮪魚大肚(大トロ)--鮪魚肚子中油脂最豐,口感最是入口即化的部位。 這段山路崎嶇不說,更崎嶇的是我一路的小學探訪,車上的人是個不情願,但是握著方向盤的就是任性,走著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從竹山走151縣道往溪頭,在初鄉村有另外一條路可以北往集集,這是139縣道,初鄉國小就在這三角叉路上。 進入這小村,就是一個寧靜可以形容,路兩旁就是房子夾著茶園,天際線低矮,還摻著高大的檳榔樹,綠意成了這邊的潑墨,我來時天色稍晚,已經瀰漫著淡淡的薄霧,到這十字路口紅綠燈,就給學校打停。 校門
Thumbnail
從竹山走151縣道往溪頭,在初鄉村有另外一條路可以北往集集,這是139縣道,初鄉國小就在這三角叉路上。 進入這小村,就是一個寧靜可以形容,路兩旁就是房子夾著茶園,天際線低矮,還摻著高大的檳榔樹,綠意成了這邊的潑墨,我來時天色稍晚,已經瀰漫著淡淡的薄霧,到這十字路口紅綠燈,就給學校打停。 校門
Thumbnail
從角板山下來後,我沒有照著來時走北橫往大溪,而是在學校前這三叉路右轉往北,走台7乙往三峽插角走。 這條台7乙路幅不大,一路更見蜿蜒,路上也有頗多測速桿,不過這樣挺好,除了不時會有重機族竄出壓彎外,這路堪稱山明水秀,風情秀麗。 學校在三叉路口,校門口有個小小圓環,校門呈雙短柱,二丁掛素色底,腰
Thumbnail
從角板山下來後,我沒有照著來時走北橫往大溪,而是在學校前這三叉路右轉往北,走台7乙往三峽插角走。 這條台7乙路幅不大,一路更見蜿蜒,路上也有頗多測速桿,不過這樣挺好,除了不時會有重機族竄出壓彎外,這路堪稱山明水秀,風情秀麗。 學校在三叉路口,校門口有個小小圓環,校門呈雙短柱,二丁掛素色底,腰
Thumbnail
這次我們沒有去南庄老街和人群擠,離開了台3線,走苗20鄉道奔南埔國小。 南埔在老街西北邊大概十餘分鐘車程,這邊已經遠離觀光區,所以一路上的人車相當的少。 事實上,要往這邊的路口連標誌都沒有,但是路口卻有台3的99K標誌,取左邊就是苗20鄉道,這道路筆直,兩邊就是標準的鄉下風情,一邊田園、一邊是山
Thumbnail
這次我們沒有去南庄老街和人群擠,離開了台3線,走苗20鄉道奔南埔國小。 南埔在老街西北邊大概十餘分鐘車程,這邊已經遠離觀光區,所以一路上的人車相當的少。 事實上,要往這邊的路口連標誌都沒有,但是路口卻有台3的99K標誌,取左邊就是苗20鄉道,這道路筆直,兩邊就是標準的鄉下風情,一邊田園、一邊是山
Thumbnail
從大豹溪走台7乙接台3回北,這匯入銜接前500米左側就看到學校。這邊是上坡路,一層樓高的駁崁上遠遠就看到數株大王椰子在招搖著,我心底歡喜道: 「又有小學了!」 古樸的水泥框白瓶干的圍牆,一路延伸往前,紅磚校舍漸次在樹稍縫隙間分明起來。再前就看到階梯上的校門,雙柱單進,雙柱上有半圓虹桿,桿上鐵
Thumbnail
從大豹溪走台7乙接台3回北,這匯入銜接前500米左側就看到學校。這邊是上坡路,一層樓高的駁崁上遠遠就看到數株大王椰子在招搖著,我心底歡喜道: 「又有小學了!」 古樸的水泥框白瓶干的圍牆,一路延伸往前,紅磚校舍漸次在樹稍縫隙間分明起來。再前就看到階梯上的校門,雙柱單進,雙柱上有半圓虹桿,桿上鐵
Thumbnail
城南,南出辛亥隧道後的辛亥路和興隆路口,方圓500m周圈,大概就是這文山區學校最密集的地方。這邊有大學、專科、高中、國中、國小、幼兒園,通通都有了。住在這邊基本上可以一路念到大學畢業,都不用出城,是好處,當然,也是壞處。 小學就有「興」字輩的興華小、興隆小、興德小三所,若要牽拖一點,遠點還有景
Thumbnail
城南,南出辛亥隧道後的辛亥路和興隆路口,方圓500m周圈,大概就是這文山區學校最密集的地方。這邊有大學、專科、高中、國中、國小、幼兒園,通通都有了。住在這邊基本上可以一路念到大學畢業,都不用出城,是好處,當然,也是壞處。 小學就有「興」字輩的興華小、興隆小、興德小三所,若要牽拖一點,遠點還有景
Thumbnail
揮別沄水國小後,續行台3北往番路,打算去仁義潭水庫。 沒多久看到路邊對面竟出現一個城堡,城堡門口還有霜淇淋裝飾,一棵綠藤直上三樓塔樓還站著貓頭鷹。 停車借問才知這是中埔遊客中心,有霜淇淋我是一定要停,何況日頭赤炎正上火。 停車入內發現這壓根就是溜小娃的地方,童話世界的氛圍已經有不少帶小娃的
Thumbnail
揮別沄水國小後,續行台3北往番路,打算去仁義潭水庫。 沒多久看到路邊對面竟出現一個城堡,城堡門口還有霜淇淋裝飾,一棵綠藤直上三樓塔樓還站著貓頭鷹。 停車借問才知這是中埔遊客中心,有霜淇淋我是一定要停,何況日頭赤炎正上火。 停車入內發現這壓根就是溜小娃的地方,童話世界的氛圍已經有不少帶小娃的
Thumbnail
苗栗北往新竹不走高速公路還可以選擇走台1線或是台13線,這次我們走台13一路北上,經過造橋、頭份、竹南到新竹市香山,在香山前的內湖,這兩條路就會合在一起。 永貞國小就在台13線旁,不過我是先認
Thumbnail
苗栗北往新竹不走高速公路還可以選擇走台1線或是台13線,這次我們走台13一路北上,經過造橋、頭份、竹南到新竹市香山,在香山前的內湖,這兩條路就會合在一起。 永貞國小就在台13線旁,不過我是先認
Thumbnail
七堵車站的正後方有個山邊社區,這是一個大約1700戶人家的長興社區,學校就在這邊,正對著車站的後門。 校地2.1公頃,250娃11班的規模,典型的社區小學。校門中短柱、左矮牆右警衛室的雙進口,週邊圍以小葉欖仁、黑板木等綠樹,俯瞰校地呈東西向長條狀,東邊是呈現倒C型校舍,西邊則是操場。 學校北側與
Thumbnail
七堵車站的正後方有個山邊社區,這是一個大約1700戶人家的長興社區,學校就在這邊,正對著車站的後門。 校地2.1公頃,250娃11班的規模,典型的社區小學。校門中短柱、左矮牆右警衛室的雙進口,週邊圍以小葉欖仁、黑板木等綠樹,俯瞰校地呈東西向長條狀,東邊是呈現倒C型校舍,西邊則是操場。 學校北側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