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拜訪了新校區,舊的校區怎可放過?
隔天標好路線,走149鄉道轉149甲鄉道入東和村,除了要去看東和派出所和東和小外,還要去傳說中的維多利亞私校瞧瞧。
舊校區在新校區往北約5.4公里,里程不遠,但是149鄉道路幅不寬,雖然不是叢嶺小道,但有幾段也是臨著崖邊走,車速不過40。
學校在樟湖村,說是「村」,但在這山區的村可沒有集村印象,就是一條路,民宅錯落兩邊散布,學校在一個轉彎處,校門在岔路進去10公尺左右。

校門名銜已經不存在,入內後看到國父銅像站在二樓穿堂上
,讓我想到北投國小的銅像同樣在二樓,每日瞧著小娃們上學,挺有趣。

校地不到一公頃,站在校門就一覽全校。右邊雙層一字建築,升旗台立於穿堂二樓頂,前面一座草地小操場。
學校目前作為社區藍染教室,取名「有間靛」,諧音哏,活動教室在二樓,當天到訪時沒有開放,甚憾。這邊樟湖村原來是客籍先民入墾村落,一開始就是採伐附近密集的樟樹製腦而成地名。
後來樟腦產業沒落,居民改以種植茶為主,不論是樟腦或是茶葉盛產期,藍染也一直是當地的副產業之一。
校園中有一顆很大的生痕化石,是921地震後居民在竹林中發現,搬運到學校當生態教學教材。

學校不是因為地震而遷校,卻是因為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造成校區邊坡鬆動成為危險建築而遷校。
當年這颱風造成草嶺地區大災難,1038毫米的時雨量造成我一路走來的149鄉道柔腸寸斷無法通行,多處崩塌,學校的邊坡也造成校舍岌岌可危乃有後來的遷校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