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9-06 乙巳年七月十五(蛇年)
人員:學員19人+1人(不下水),俊丞、Fiona、阿達教練、李老師。
裝備:11艘平台舟(學員與教練共乘)、1艘單人舟。
大潮,滿潮09:38(+149cm),東至東南風、三級,陣風五級。
集合時間訂在早上八點,秋班開學的第一堂課,很多很多事情要交代。
奇妙的是獨木舟的課程裡總是女性成員比較多,年齡分布難得很平均。
過半數的人有運動的習慣及專項的嗜好。
這一班也沒有任何怕水的人,顯然台灣的水域運動的風氣正在慢慢成長。
三分之一的人是不曾接觸過獨木舟的勇者,拍拍手!
多半都說是來體驗跟休閒的─這件事就很掙扎了,
淡水河固有舟楫之利的意思就是:她是自然力量的展現。
風、浪、潮、流,無不影響航行,而山與河、陸與海也都在這裡交會。
體驗愉不愉快,也不是人力能完全控制的。
拿今天來說,前些天預報是2級風、東至東南。
計畫上學員認識完彼此、聽一點學科應該是到達平潮後半,只要貼著河岸往上游划一點點,練習一下直行、轉彎,沒力氣讓退潮水帶下來就好。
但今天出門覺得是至少3級,河面小波起伏。
李老師講到一半,一陣狂風掃過、樹枝樹葉嘩啦嘩啦,感覺是5級,果然翻開手機就是。
整裝下水之後,別說前行,每個都是直奔下游碼頭啊。
對好船頭再次出發,又是陽光又是風又是飛濺的河水...
─維持直線已經非常不容易了,還要前行。
因為不划、就真的會往大海去喔!
這跟陸地很不一樣,每個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不知道有沒有划不回去的恐懼?
但我想用盡全力划船、卻收效甚微的感覺一定有,自然之力總在迫使人類臣服。
我豪爽地帶著同學直接先上近岸的小碼頭,
撤退並不是承認失敗,對我來說,勇敢承認自己力有未逮,下次再來而已。
今天的航行直線距離是500公尺、來回完成一趟的理論上是1公里。
如果有開航跡紀錄,應該是遠遠超過,來回在河面上左右蛇行的總里程數累積起來通常很可觀。
而任何活動安全與否,取決於技術與體力能扛得起多少風浪,能力越好當然選擇就多,勇敢當然也是技術的一種,需要一次次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