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滴單調地敲打著窗戶,彷彿應和著林曉心中那揮之不去的焦慮節拍。案頭上攤著未完成的報告,電腦螢幕的光刺得她眼睛發酸,但更沉重的是那種無以名狀的孤單與壓力,像一團濕冷的霧,籠罩在整個房間,也籠罩著她。
她癱在沙發上,感覺自己的神經就像一根繃得太緊的弦,隨時都會斷裂。就在這時,一團溫暖無聲地躍上她的膝蓋——是「麻糬」,她那隻橘白色的米克斯貓。
牠沒有看她,只是自顧自地選了個最舒服的位置,像一團融化的太陽,穩穩地、溫暖地安頓下來。曉下意識地伸出手,指尖陷入牠柔軟豐厚的毛髮裡,開始規律地、一遍又一遍地撫摸。這重複的、近乎儀式性的動作,奇異地讓她的心跳漸漸緩和下來,紛亂的思緒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她只是感覺著掌心下的溫暖和生命起伏。麻糬發出了呼嚕聲。
那聲音起初細微,繼而變得深沉穩定,像一具微小而精密的馬達,從牠的胸腔深處啟動,透過身體的接觸,傳導到曉的體內。那低頻的震動彷彿直接叩擊著她緊繃的神經,溫柔地將那些糾結一一震鬆。她記得看過文章說,這頻率能促進癒合,現在她真切地感受到了,那是一種生理上的、無法抗拒的鬆弛。
她低頭,發現麻糬正用那雙琥珀色的眼睛望著她。然後,牠極慢極慢地眨了一下眼睛,就像電影裡的慢動作。曉知道這個貓語的祕密——「我愛你,我信任你,我在你身邊很放鬆。」她不由自主地,也對著麻糬慢慢地眨了眼。就在這無聲的交流中,一種深厚而安穩的連結感取代了孤單。牠不需要理解她報告的難處,牠只是存在於此,全然地在當下陪伴她。
曉感到一種熟悉的暖意從心底擴散開來。她明白,這是催產素在流淌,是擁抱愛侶或嬰兒時才會有的感覺。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就像被那持續不斷的呼嚕聲驅散了一般,節節敗退。多巴胺和血清素悄悄佔領了高地,帶來了純粹的平靜與愉悅。
麻糬從不過問過去,也不擔憂未來。牠的世界就是此刻這個溫暖的膝蓋,這隻撫摸的手。這份專注當下的純粹,將曉從焦慮的漩渦中打撈起來,安放在此時此刻的寧靜裡。她把臉埋進麻糬帶著陽光氣味的毛裡,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語言在這一刻顯得多餘而蒼白。沒有任何一句安慰的話,能比這具小身體所散發出的安定力量更強大。世界依然紛擾,報告依然難解,但在這小小的客廳角落,她重新找到了平靜的錨點。
因為,當語言失效時,一隻貓的呼嚕聲,便是最溫柔的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