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台灣首部自製高鐵災難動作片!」的《96分鐘》 9月5日正式上映,真的蠻樂見臺灣也能開始拍這種類型片,當然要進戲院來支持國片!(還要支持我們 (?) 柏宏 )
畢竟是"首部",能改進的地方還是不少,但有個開始總是好的。
* * *【以下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96分鐘》描述歹徒在兩班高鐵列車放下炸彈,拆了這班車上的炸彈,就會引爆另一班車的炸彈,途中如果停下任何一班車疏散民眾也會立即引爆炸彈,危機該如何解除?
一開始,看到故事以「炸彈」作為主軸,我內心不由自主拿出《拆彈專家》做比較,但我發現我走錯路線,導致我看完的印象只剩下「這條是絆線」或「是抗動還是抗剪」,無法感受到「拆彈專家」宋康任(林柏宏 飾)的專家感(對不起🙇♀️)。
緊張氛圍不足 的問題,還出現在片名的「96分鐘」。
其實主角們的行動主要是被炸彈所牽制,並不是列車到站與否,炸彈的倒數又牽涉到列車速度,我整個看不懂剩多久,更別說要弄懂劉楷(王柏傑 飾)怎麼算出來剩幾分鐘。所以,我完全沒有「96分鐘」的倒數體感,或許能告知列車所在位置,或是倒數時間提示更常出現的話,可以有所改善,這就留給專家傷腦筋好了。

圖片來源:華影國際
另外,《96分鐘》在議題處理上是野心大了點。
《96分鐘》以「炸彈」為基礎,加上「高鐵」元素,不僅來個跳車戲碼,又同時想塑造出「誰才是兇手」的詭譎感,還有民眾恐慌、對立的人性描寫,最後還要強調「犧牲少數,拯救多數」的道德論述。
光是把其中幾個環節拆出來看,就能想到《拆彈專家》、《名偵探柯南》、《東方快車謀殺案》、《密探》、《末日列車》等等的作品,所以要將這麼多面向的議題融合在一部作品裡,其實是有其困難度。
但出人意料的結局我倒是喜歡的,我最喜歡這種非主流的勇敢設計了。

圖片來源:華影國際
如果說複雜議題的整合度是非戰之罪,我比較不喜歡的缺點是「犧牲少數,拯救多數」的論述過重,而且太煽情。
更何況,最後的爭點早就不是「少數 vs 多數」而是「自己 vs 他人」,應該受到非難的應該是製造悲劇的歹徒或是難以違抗的天命,而不是試圖解決危機的執法者。所以,儘管被害者跟家屬都非常無辜且悲痛,導演想藉此勾出人性掙扎,但我覺得該救的少數還是多數根本不應該被強調,我相信如果可以,大家都想要救下所有人。

圖片來源:華影國際
不過還是必須說《96分鐘》的一大看點,在於華麗演員群的演技表現。
林柏宏、宋芸樺、王柏傑、李李仁、姚以緹、蔡凡熙、李銘忠,真的是一時之選,動作戲也拍得很好看(對,這部戲還要演動作戲,有沒有超忙)
這部電影其實也蠻適合改成一些宣導片,像是留意陌生簡訊(詐騙宣導也可以借來宣傳一下),或者是遇到緊急事情應聽從指示勿慌張,避免發生踩踏危機等等,大家共勉之。
* * *
這海報我是很喜歡

圖片來源:華影國際
96分鐘 | 96 Minutes
- 上映日期:2025.09.05
- 導演:洪子烜
- 主演:林柏宏、宋芸樺、王柏傑、李李仁、姚以緹、蔡凡熙、李銘忠
- 片長:117分鐘
⭐ 私心推薦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