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鉅構】東海徐氏四詠:一部用血、淚與風骨寫成的台灣家族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引言:一個家族的遷徙史,往往就是整個時代的縮影。后庄徐氏家族,自清乾隆年間從廣東陸豐渡海來台,開基墾拓,歷經林爽文事件、閩客械鬥、乙未抗日,直至日據時期。家族先祖們的每一次抉擇,都與這片土地的命運緊密相連。他們是義民、是總理、是抗日英雄、是傲骨文人。今以四種古典文體,楚辭之悲愴、樂府之質樸、史記之雄渾、賦體之壯麗,書寫這橫跨兩百年的壯闊史詩,以為紀念。

(一)〈東海徐氏行〉(楚辭體)

皇天蒼蒼兮,后土茫茫。 哀我先祖兮,東海發祥。 粵陸開基兮,德業孔彰; 懷匡復之丹心兮,渡海何其倉皇!
子千公乘草蓆之破舟兮,凌黑水之巨浪; 誓不為清國之奴兮,寧為海上之魂殤。 幸存者三成兮,墾拓於新豐之崗; 聚財義以待時兮,志未嘗一日或忘。
熙耀公奮武兮,義民聲名赫赫; 奈何爽文之亂兮,客莊遭其荼毒。 轉「反清」為「保鄉」兮,心內悲與痛交錯; 功成而身退兮,終遭猜忌與逼迫。 遂南遷於后庄兮,路漫漫其修遠; 擔竿挑稚子兮,淚灑盡沿途之顛連。
琳盛公繼起兮,任總理於危難之間; 調閩客以和眾兮,一時聲譽滿人間。 歲在乙未兮,天綱絕,地維崩; 日寇逞其兇狂兮,山河一片血腥。 公乃散家財兮,聚義旅於尖筆之峰; 然勢單而援絕兮,終不敵彼鐵與銅。 英雄氣短兮,聞戰友之陣亡而嘔血; 石華遭枉死兮,宗族心慟何其烈! 早榮公睹此慘變兮,遂棄武而從文以立節; 傲骨撐天地兮,不向倭奴作一揖。 嘆先祖之多艱兮,立後世之楷模; 惟「清白」之家風兮,歷百代而不磨。 吾輩當繼此志兮,莫使英魂嘆奈何!

(二)〈后庄謠〉(漢樂府詩體)

十世祖,子千公,出廣東,為避官府走新豐。 草蓆船,渡海東,十人出門三人還。

十三世,熙耀公,莊丁五百真英雄。 林爽文,亂台中,客家庄子被害慘。 不得已,助官兵,保得鄉里人安寧。 功勞大,心不平,搬家又到后庄城。

琳盛公,做總理,排解紛爭有道理。 閩客事,他處理,五穀宮前留名姓。 甲午年,馬關約,日本人來心如割。 尖筆山,打一仗,武器不如人精良。 戰敗後,氣難消,第二年上命歸天。

街頭巷尾人傳唱:「氣死徐琳盛、哭死徐石仁。」 還有一個「窮死徐早榮」,不食日本糧。 秀才郎,有骨氣,教書先生傳道義。

再傳下,阿輝公,為人篤厚又知命。 萬善祠,捐題名,好壞都是一世人。 祖宗言,記心頭,勤儉持家度春秋。 徐家事,代代傳,一部史書血淚篇。


(三)〈東海徐氏世家〉(史記體)

東海徐氏,其先粵之陸豐人也。清乾隆間,天下禁結社。十世祖子千,任天地會香主,以「反清」為己任。會事泄,乃率族人會眾浮海東渡,曰:「寧為海上亡魂,不為清國奴隸。」舟行遇風,傷亡甚眾,殘部抵新竹紅毛港,墾荒立業。

傳至十三世熙耀,家勢頗盛,有莊丁數百。值林爽文亂起,其部將侵擾客庄,燒殺擄掠。熙耀為保鄉里,不得已從官軍,擊破爽文部。亂平,敘功五品,然熙耀以「扶清」為恥,終身未仕。後為閩人所忌,焚莊南遷,定居苗栗后庄

十六世琳盛,文武兼資。時中港堡閩客械鬥頻仍,鄉紳張維垣進士等患之,乃公推琳盛為總理。琳盛以其威望及姻親關係,調和其間,械鬥乃息。光緒乙未,日人侵台。琳盛大怒曰:「我輩不為清奴,豈為倭奴!」遂召集義軍,與日軍血戰於尖筆山。初,義軍伏擊,頗有斬獲,傳日軍統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亦於是役受創。然日軍三面合圍,艦炮助攻,義軍終因器械、兵員、後援皆不如人而敗。琳盛聞諸將敗亡,嘔血數升,翌年憂憤而卒。其子石仁亦以父喪過哀,同年繼逝。

琳盛有孫曰早榮石仁之子也。早榮年少中秀才,目睹伯父石華因械鬥枉死,祖、父復因國殤接連而亡,乃大慟,遂棄武習文。其為人狂狷,有傲骨,日人授紳士牌,不受。以教書為業,雖貧困,志不改。嘗曰:「被欺勝於欺人。」其風骨為時人所敬。

太史曰:傳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然觀徐氏,自子千公渡台,歷十餘世,其「反骨」與「清白」之氣未嘗稍減。熙耀之抉擇,琳盛之赴義,早榮之堅守,皆大丈夫也。家族之史,即邦國之史。讀徐氏之史,可知台灣之民,其志何其剛,其命何其苦,其精神又何其不朽也!


(四)〈東海徐氏賦〉(賦體)

壯哉徐氏,望出東海!溯其源也,根植粵陸之鄉;觀其流也,葉茂蓬萊之島。想我子千先祖,懷匡復之丹心,乘一葉之扁舟。渡黑水之驚濤,擊狂瀾於怒流。誓言錚錚,猶在耳畔;義氣凜凜,可貫日虹。遂闢土於新豐,始立業於荒陬

🔹荒陬ㄗㄡ:偏僻荒遠的地方。

爾乃時移世易,風雲變幻。有熙耀之武勇,為保鄉而戰;有九龍之艱辛,因遷徙而嘆。及至琳盛繼起,中港堡總理之任;排難解紛,閩客稱善。

歲在乙未,天傾地覆。馬關約成,山河易主。倭寇西來,如狼如虎。於是琳盛公,奮袂而起,散財聚旅。列陣於尖筆,揚旗於山麓。炮聲震天,殺氣塞路。敵騎披靡,將星遽殞。然敵眾我寡,勢孤援阻。艦炮齊發,漫山火樹;三面合圍,無以御侮。英雄飲恨,義士曝骨。山河變色,日月無光,風雲慘霧。嗚呼!此戰之悲,非關勇怯;此役之敗,實乃國故!

戰塵既落,悲歌未央。有早榮之傲骨,對倭寇而昂藏。棄武從文,以筆墨為劍芒;傳薪書院,守節操於窮巷。又有阿輝之篤厚,承祖訓於日常。知足樂天,名鐫乎后庄萬善祠之捐題碑。

嗟夫!一部家族之史,半卷血淚文章。祖有德,宗有功,源遠而流長。後昆當繼其志,永葆此東海之光。

🔹「葆」草字頭(艹),其本義是「草木茂盛」,引申為「保持」、「保護」,使其像草木一樣維持茂盛的生命力。永遠保持、守護這份源自東海堂的榮光,讓它持續茂盛、永不衰減。使用「葆」字,比單純用「保」字(保護、保全)更增添了一層生命力和生長感的意象,彷彿家族的榮光是一種需要滋養、使其不斷繁茂的生命體。這在文學上是更為生動和優美的用法。

結語:寫作這四篇作品的過程,是一次與先祖靈魂的深度對話。在史料與韻律之間反覆推敲,只求能無愧於他們所經歷的壯闊時代與艱難抉擇。但願此篇能不僅是家史,更是所有台灣家族記憶的一個側面。歷史從未遠去,它流淌在我們的血液裡。


🔹東海徐氏_插畫咒語(Prompt)

《東海徐氏賦》(賦體 → 壯麗悠遠) 中文:

壯麗長卷插畫:一幅橫向的史詩壁畫,從左到右依次展現四幕場景——草蓆船(烏篷船)渡海、先祖持岳家槍守客家庄、義勇軍奮戰於尖筆參山嶺、文人授徒於書堂。遠處山川與大海連綿,象徵血脈綿延。整體色彩明亮莊嚴,氣象萬千,題首以古篆書「東海徐氏」。16:9

English:

Magnificent panoramic mural style illustration: A grand horizontal epic scroll showing four symbolic scenes—on the left, a small boat braving stormy seas; next, an ancestor guarding the village with spear in hand; then, warriors rallying on a mountain; finally, a scholar teaching in a humble study hall. Mountains and seas stretch across the background, symbolizing an unbroken lineage. The artwork is majestic and radiant, with the title “東海徐氏” (Donghai Xu Clan) inscribed in ancient script.16:9

🔹註:AI 生成圖像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所以不同時間生成的圖片可能會有差異。

從技術角度來看,AI 模型的訓練數據是動態更新的,新的訓練數據會讓模型的生成能力與風格傾向發生變化。而且每次生成時,模型內部的隨機採樣過程也不相同,這會導致畫面元素的組合、色彩的調配等出現差別。

另外,即便 prompt 文字相同,但不同階段模型對 prompt 的理解與解析也可能存在細微差異,進而影響最終生成的圖像風格,使得前後生成的圖片在視覺呈現上出現明顯不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甲子辰八字養心能量站 的沙龍
0會員
22內容數
在人生的轉捩點、在2024開始的20年九紫離火運「離中虛」──外在看似豐盛、内心卻很空虛!跌在谷底也要開花🪷,沉在海底也要望月🌕,玄之又玄的「玄學」是“養心”的最佳港灣,停泊──是為了下次遠航❗
2025/09/09
粵東徐脈,勝堡開基。 歸善遷陸,三溪建祠。 子千渡台,紅毛港棲。 天地會志,反清為旗。攜子啟享,啟顯同隨。 墾荒新豐,功跡初輝。 乾隆林亂,戰火陡起。 熙耀公出,莊丁勇銳。武精岳拳,槍術世稀。 初欲從義,見暴乃離。 扶清剿逆,白沙屯捷。 敕封五品,榮耀門楣。閩忌焚莊,南遷避危。 永和兄弟,
Thumbnail
2025/09/09
粵東徐脈,勝堡開基。 歸善遷陸,三溪建祠。 子千渡台,紅毛港棲。 天地會志,反清為旗。攜子啟享,啟顯同隨。 墾荒新豐,功跡初輝。 乾隆林亂,戰火陡起。 熙耀公出,莊丁勇銳。武精岳拳,槍術世稀。 初欲從義,見暴乃離。 扶清剿逆,白沙屯捷。 敕封五品,榮耀門楣。閩忌焚莊,南遷避危。 永和兄弟,
Thumbnail
2025/09/09
羽翼下的家園・義勇與風骨的百年史詩 本篇承《史記》紀傳體,分卷書寫徐氏家族四位關鍵人物的生平事蹟。他們分別代表了家族在不同時期的精神與轉折。 卷一・徐子千列傳 🌊 開基奠基 — 渡海始祖,奠定家族「義」與「勇」的基石 徐子千者,廣東陸豐縣南ㄚ祠人也,為廣東渡海來台東海堂徐氏第十世孫。
Thumbnail
2025/09/09
羽翼下的家園・義勇與風骨的百年史詩 本篇承《史記》紀傳體,分卷書寫徐氏家族四位關鍵人物的生平事蹟。他們分別代表了家族在不同時期的精神與轉折。 卷一・徐子千列傳 🌊 開基奠基 — 渡海始祖,奠定家族「義」與「勇」的基石 徐子千者,廣東陸豐縣南ㄚ祠人也,為廣東渡海來台東海堂徐氏第十世孫。
Thumbnail
2025/09/07
這首詩描繪石華公短暫而悲壯的一生,以及他為家族帶來的深遠影響。 總理之子,弱冠之年。武藝超群,氣盛血燃。 械鬥忽起,鄉里狼煙。閩客相爭,積怨難填。 為護宗親,挺身陣前。拳腳無眼,生死一線。 惡鬥之後,人命關天。官府問罪,府尹閩偏。 公堂之上,凜然一肩。「罪責在我,無涉眾賢」
Thumbnail
2025/09/07
這首詩描繪石華公短暫而悲壯的一生,以及他為家族帶來的深遠影響。 總理之子,弱冠之年。武藝超群,氣盛血燃。 械鬥忽起,鄉里狼煙。閩客相爭,積怨難填。 為護宗親,挺身陣前。拳腳無眼,生死一線。 惡鬥之後,人命關天。官府問罪,府尹閩偏。 公堂之上,凜然一肩。「罪責在我,無涉眾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關於探索家族過去的文章,充滿了豐富的家族故事以及日治時期的歷史線索。來自臺北大學歷史學系畢業的吳淳畇老師為大家解密日治時期戶口名簿中的小祕密,並分享她對家族史的興趣。這是一次瞭解家族歷史的絕佳機會。
Thumbnail
關於探索家族過去的文章,充滿了豐富的家族故事以及日治時期的歷史線索。來自臺北大學歷史學系畢業的吳淳畇老師為大家解密日治時期戶口名簿中的小祕密,並分享她對家族史的興趣。這是一次瞭解家族歷史的絕佳機會。
Thumbnail
浪子娇娘作孽缘,枭雄受辱怒冲冠。 陈兵百万危城下,不报家仇誓不还。
Thumbnail
浪子娇娘作孽缘,枭雄受辱怒冲冠。 陈兵百万危城下,不报家仇誓不还。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w-SrWwZyEo 「厓山之後,無中華」─談「近代中國的蠻族化」 2024.05.17~鰲峰筆 前言: 「現在的台灣好似南宋末年。"台灣一定會投降""台灣人已經充滿恐懼,很多人已經準備投降""只要解放軍越強悍,台灣就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w-SrWwZyEo 「厓山之後,無中華」─談「近代中國的蠻族化」 2024.05.17~鰲峰筆 前言: 「現在的台灣好似南宋末年。"台灣一定會投降""台灣人已經充滿恐懼,很多人已經準備投降""只要解放軍越強悍,台灣就
Thumbnail
《南渡》《北歸》《傷別離》,三大本書裡描述的是民國時期學術大師們冒著抗戰的炮火,隨著中研院與西南聯大的遷徙,由中原流亡西南(昆明 重慶),再回歸中原的故事。 傅斯年、胡適、梅貽琦、錢穆、陳寅恪、吳晗、聞一多、朱自清………
Thumbnail
《南渡》《北歸》《傷別離》,三大本書裡描述的是民國時期學術大師們冒著抗戰的炮火,隨著中研院與西南聯大的遷徙,由中原流亡西南(昆明 重慶),再回歸中原的故事。 傅斯年、胡適、梅貽琦、錢穆、陳寅恪、吳晗、聞一多、朱自清………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五   正當父親少年時期,中日戰起,初期砲火從瀋陽、華北、上海而至華中,國民政府已將首都遷往重慶。國共不管政治主張如何分歧,在西安事變後表面上已經是全民全面抗日。在台灣方面日方於西元1937年開始徵用台民當軍伕。   根據家鄉【九都鎮誌】(南安市九都鎮):「民國27年(西元1938年)5月廈門淪
Thumbnail
五   正當父親少年時期,中日戰起,初期砲火從瀋陽、華北、上海而至華中,國民政府已將首都遷往重慶。國共不管政治主張如何分歧,在西安事變後表面上已經是全民全面抗日。在台灣方面日方於西元1937年開始徵用台民當軍伕。   根據家鄉【九都鎮誌】(南安市九都鎮):「民國27年(西元1938年)5月廈門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