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 Yahoo 奇摩新聞主要有兩大重點:
一、黎明前 2 小時與「財富高度」
- 核心觀念:華爾街常說「黎明前的兩小時,決定一整天的財富高度」。
- 原因:
- 早起可在市場開盤前掌握資訊,先人一步做決策。
- 增加專注學習、財務規劃的黃金時段。
- 長期累積能在事業與財富上創造優勢。
- 研究佐證:
- 《Financial Samurai》指出每天早起 1-2 小時,能多出專注時間並搶先布局。
- 多倫多大學研究:早起者比夜貓族更快樂、更有活力。
- 哈佛學者 Christoph Randler:早起者更有主動性、規劃力與自律,轉化為生產力與財富。
- 健康影響:晚睡晚起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中風風險;早睡早起能改善作息、提升深度睡眠。
二、成功人士實例
- 霍華德.舒茲(前星巴克執行長):每天 4:30 起床,先運動再工作。
- 蘋果執行長 Tim Cook:凌晨 3:45 起床,處理郵件、追蹤市場。
- 共通點:清晨時間被當作「隱藏資源」,成為競爭優勢。
📌 結論:早起不只與健康有關,也直接影響事業與財富。提早兩小時起床,可能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自我投資方式。
以下設計一份 「早起成功學行動清單」,分成三個部分:作息調整 → 晨間儀式 → 長期堅持技巧。
🌅 早起成功學行動清單
一、作息調整(讓身體願意早起)
- 固定睡眠時間:每天盡量同一時間上床,建議 22:30 前睡。
- 睡前關機習慣:睡前 1 小時不用手機,改看紙本書或做伸展。
- 環境助眠:臥室保持黑暗(遮光窗簾)、安靜、涼爽(約 24℃)。
- 循序漸進:先提早 15 分鐘起床,適應後再慢慢提前。
- 避免夜晚刺激:少喝咖啡因、酒精,避免宵夜。
二、晨間儀式(善用早起的 2 小時)
- 身體啟動:5–10 分鐘伸展或運動,讓血液循環。
- 心靈專注:冥想 / 靜坐 / 感恩日記,幫助情緒穩定。
- 學習黃金期:利用 30–60 分鐘閱讀、寫作、語言學習。
- 財富規劃:檢視投資市場、記錄收支或思考副業。
- 能量早餐:避免高糖,選擇蛋白質+好碳水(燕麥、全麥、雞蛋)。
三、長期堅持技巧
- 設定早起獎勵:早起後才能享用咖啡 / 喜歡的音樂。
- 找責任夥伴:與朋友互相打卡或提醒。
- 利用科技:可用睡眠追蹤 app、日曆提醒。
- 正向暗示:起床前在腦中告訴自己「早起=比別人多一份優勢」。
- 週末不放縱:就算假日,也盡量與平日相差不超過 1 小時。
📌 一句話總結:
早起的兩小時,不只是時間,而是創造財富與幸福的「隱形資產」。